中美貿易再現亂流 關稅戰會否再起?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年1月15日,中美雙方簽下貿易第一階段協議,令持續近兩年的貿易戰得以稍息。然而,美國特朗普政府近來為了轉移自己應對新冠肺炎不力的事實,頻頻要脅將要懲罰中國,甚至一邊恫嚇要增加關稅,一邊又放話指如果中國無法履行第一階段的協議將會撕毀協議。這些動作引發國際恐慌,擔憂才休戰不久的貿易戰又再復戰。然而,上周中國公布4月外貿數據後,翌日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政部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通話,一反近日中美緊張關係。美方發聲明指雙方討論了第一階段協議,並同意在創造政府基建上取得良好進展,以及同意即使在疫情下,兩國預期按時履行協議承諾。中方的聲明也指應努力為協議落實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取得積極成效。中美貿易亂流不斷,讓不少人摸不着頭腦,到底應該如何理解當中的虛虛實實?

中國4月外貿數據的啟示

上周四(7日),中國海關公布4月中國外貿數據。雖然外貿整體仍面臨相當大的挑戰,但4月出口數據竟然不跌反升,同比以美元結算增加3.5%、以人民幣結算增加8.2%,大幅高出於下降一成以上的預期。中國外貿於4月超出預期,雖然未至於過於樂觀,但在當下世界經濟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下,無疑已是相當不俗的成績。

當然,4月出口超預期未必代表中國出口一面倒樂觀。很多經濟評論提出擔憂,包括出口訂單PMI未有明顯向好的趨勢、一個月的的數據不能代表什麼,以及數據有滯後等。中國外貿能否繼續保持安穩向好,的確不是一個月的數據能夠斷言。但毫無疑問,中國的外貿經濟即使面對新冠全球大流行下,仍有如此的韌力,是值得令人期許。

美疫情大爆發後,國外需求急降,中國很多外貿企業訂單被取消或是減少,引致了市場上有一種「無工可復」的講法。(新華社)

特朗普政府仍寄望中國

在新冠疫情全球爆發的情況下,中國外貿數據顯然是一支獨秀。在此情況下,特朗普政府恫嚇、威脅的確可能是想打壓中國貿易環境並不意外。但真正令人意外的是,在中、美關係充滿張力的條件下,在是外貿數據公布後一天(8日),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及財政部部長努欽的通話,卻一反雙邊緊張關係升溫的預期。雙方共同表示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取得良好進展,並且同意即使在疫情下,兩國預期按時履行協議承諾。

這個發展奇怪的地方是,協議從今年2月14日執行至今不到三個月,中間更夾雜了新冠疫情,中國真的有履行承諾嗎?從中國最新的外貿數據,可以看到今年度中國首4個月自美國進口同比下降5.9%,對比1至3月整體下降3.7%進一步深化,而對比2018年1至4月未受貿易戰影響時更下降了34.2%。而且,第一階段協議提及的一些重點商品也未見增加入口,如大豆首4月進口以美元算同比下降5%、原油更下降10%。

雖然同時間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貨品也錄得相當多的降幅,2020年首4年錄得降幅18.2%,令貿易順差收窄了24%。但整體而言,中國在協議執行至今,以金額而言的確未能增加自美國的進口的貨品。當然,年初的新冠疫情嚴重打擊全球經濟,加上原油價格因多種因素「跳樓式」下跌,以至於美國自己受疫情影響而「無貨可出口」等都影響中國進口貨品,屬於不可抗力。但在中、美對抗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美國大可如總統特朗普宣稱,不管任何理由,照樣發難指控中國沒有遵守貿易協議。

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的實施據報取得良好進展。(路透社)

然而,劉鶴與萊特希澤通話後,竟然指進度良好,並預期按時履行協議,這證明了美國此刻根本未真正打算與中國再爆發貿易戰,不然的話,根本無必要降溫,反而可以借此機會再加中國的關稅。可以估計,美方知道即使現時數據尚未轉好,但寄望中國強大的經濟韌力,幫助美國在下半年的經濟復蘇。也可以說,在特朗普與一些鷹派人物表面不斷的「口水」攻勢下,美方並沒有打算「放飛」經濟在此時刻再次大打貿易戰,背後仍然有人冷靜地盤算如何能盡力恢復經濟。在此情況下,關稅戰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