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只是「封關」問題
醫護罷工持續,周二(5日)行動升級,醫管局指有4000多名員工脫班,對服務造成嚴重影響。他們一直主張「全面封關」,如何「封關」防疫是應該討論的問題,但以罷工作要脅不單有違其專業之嫌,以情緒化代替理性,更可能令社會產生某種錯誤認知,粗率地誤以為「封關」就可以「一了百了」。
罷工的主題「封關」只聚焦於「外來威脅」,容易令社會大眾產生視角盲點。若「全面封關」的論述只強調「內地人」將病毒帶入香港,更只會忽略港人也可能是傳播疫病的媒介。這其實是極為幼稚的講法。香港現有的確診案例以香港人為多,試問又是否「全面封關」就能防止呢?即使發起罷工的醫管局員工陣線「補充」指從內地回港的港人也應接受隔離,但社會支持「全面封關」的聲音仍然有不少只看到內地人的外來威脅,而忽視了本地威脅。
網上流傳威爾斯親王醫院麻醉及深切治療科醫生黃詩靈發出的信息,就如實反映了這問題。黃醫生指出,本月首兩日由內地進入香港人士約83-87%為香港居民,即使政府立即同意讓內地人入境,「我們仍需要時間處理入境的香港居民——他們仍然是有可能讓病毒入境的源頭」,然而不少往返內地的港人都有生活需要,「基於工作而非人享樂需要而出行」,要完全停止他們進出香港「未必是如我們想像中容易」 ,更何況香港也沒有這麼多設施可以供以十萬計從內地返港的港人作隔離。
有支持者認為「全面封關」即便不能全面防疫,但至少有一定作用,那是必然正確的「廢話」(tautology)。問題是社會需要決定用何種防疫方法的效益較大,同時成本或代價較小,而這必然要考慮到更廣泛的社會因素。正如周二澳門特首賀一誠拒絕封關,他亦指出澳門有大量居民居於內地,封關的做法不現實。香港雖然不能完全類比,但「全面封關」對不少於兩地之間工作的港人而言亦有重大影響,不能完全無視。
假若只考慮防阻疫病傳播的公共衛生角度而言,「全面封關」減少人流必然有一定作用。不過如果無限放大這點,那要做的可就不只「全面封關」了。新增的確診案例患者未有外遊經歷,說明本港內已有極高可能出現人傳人的情況。如果真的奉行「防疫至上」信念,不是更應該爭取「全面宵禁」、「全面停工」嗎?
防疫戰並非一些人口中所說的這麼簡單。隨着疫情威脅增加,出入境檢疫管控無疑都必須加強,但亦如黃詩靈所言,港人亦要嚴格做好個人與公共衛生。只是,如果連設置抗疫必須的隔離設施都無法理性配合,甚至用激進方式阻止,香港人真的能救得了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