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藥石亂投 飲食零售業尚待支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二(22日)公布新一輪「撐企業,保就業」措施,涉及開支近20億元,主力補貼運輸業的基本開支。示威衝突曠日持久,對運輸業打擊甚深,政府出手打救絕對合理,但業界內所受的影響迴異,統一補貼顯然藥石亂投,而且受衝突嚴重影響的更有餐飲、零售業,政府援助卻明顯不足。
運輸業補貼藥石亂投
政府周二公布第三輪支援企業措施,包括為運輸業提供燃料補貼,資助的士、小巴及渡輪等行業其三分之一的實際燃料開支,為期半年;擴闊政府物業租金寬免,涵蓋地政總署、產業署、康文署轄下的公眾收費停車場、餐飲和零售場所等,為期半年;及向本地商用船提供一筆過檢驗費補貼。三項措施料涉約20億元支出,而單是燃料補貼已佔其中的13.65億元。
政府新一輪措施明顯着重對運輸業提供支援。毋庸置疑,四個多月來示威連連,對本地交通造成不少干擾,對陸路交通的影響尤深,打擊交通服務營運商、司機及商用車主收入,加上社會衝突仍未有停息之勢,恐怕本地運輸業會繼續受之影響,政府實有出手相助的必要。而實際上,業界對政府措施亦有正面回響,例如不少的士、紅色小巴司機目前須自力承擔油費,業界估計政府補貼可為他們每月節省數千元的支出,可減低生意受阻、收入減少的影響,實解其燃眉之急。
修例風波固然影響運輸交通,但並非所有交通營運商均需政府津貼。諸如巴士公司,不得忽略連月來港鐵多次停駛,巴士服務作為替代品明顯有所受惠,更不用說有市民發起罷坐港鐵的行動,即使在港鐵如常運作時,巴士一樣接收其部分乘客,故巴士公司生意難言受到太大影響。加上巴士公司若已享有盈利,亦不會因政府補貼而降低車資,故市民不會因而受惠。然而,五間專營巴士公司將可獲發還三分之一的燃料支出,九巴更估計可獲近1.6億元補貼,幾乎佔其稅後盈利的四成,明顯政府未能善用公帑,浪費財政資源補貼未見急切需要的行業。
餐飲、零售業損失 政府不能推卸責任
浪費公帑尚且事小,其反映出更大之問題乃財爺不諳民間之苦,未能為目前經濟情況準確斷症。例如深受社會動盪影響生計的,還有餐飲、零售業,但政府卻關注不足。社會氣氛打擊市民外出消費意慾,以上行業自然成為重災區。而且示威衝突除了打擊商店的生意,有時更會中斷商店營運;即使個別商戶願意在示威活動進行中維持營業,亦有機會因所在商場的業主決定要被迫關門,惟不少商戶反映商場業主一般不會承擔其生意損失,甚少為示威活動提供租務寬免。此外,最近港鐵晚上10時停駛亦打擊市民消費,依靠晚市生意的飲食業營運更是大受打擊。
歸根究柢,零售、飲食業生意受阻,「燈油火蠟」的支出或許未致滅頂,更嚴峻的問題是本港租金騰貴,商戶收入的一定部分須用作交租,故當收入大減而業主卻不願減租,經營壓力自然難以估計。而在自由市場下,政府亦難以干預私人業主的租賃安排,故某程度上政府對私人商戶的困境大概是愛莫能助,充其量只能呼籲業主按情況酌情減租,與商戶共渡時艱。
「愛莫能助」乃迷信市場化之惡果
如說政府對商戶目前困境全無責任,絕對難以說得過去。首先,引發整場修例風波,及未能及時平息社會衝突,港府須負上責任,故應為商戶盡力提供支援。更何況政府多年來推動公共物業私營化,諸如房委會出售公共屋邨附屬商場物業、地鐵上市、合併等,主動放棄其相關物業的擁有及管理權,甚至促成領展及港鐵等唯利是圖的企業,否則政府自然可直接對所屬商戶施予援手,不至於今時只能有限對僅餘的公共物業實施租金減免,對業界的幫助實在是微不足道。
事實上,房委會及房協早於9月,已宣布向其旗下商戶提供半年的租金減免,相反港鐵只為個別受影響商戶按比例退還租金及雜費,及為調整部分生意影響較大租戶的租金,領展更是未有明言有否調整租金,可見今天相關商戶承受的苦況,政府不得不負上責任。
事到如今,政府除了繼續呼籲業主減租,亦須游說發展商及領匯等調整租金,減低租戶壓力。更重要是,政府擁有港鐵七成以上股分及全資擁有機管局,應可充分發揮其影響力,要求相關機構在旗下物業提供更多、更廣的租務寬免,盡力為業界提供多一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