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林鄭要求局長轉移焦點 「政治解決」才是關鍵!
自6月起反《逃犯條例》修訂風暴席捲全港,踏入7月仍未平息,反而暴力流血衝突有愈演愈烈之勢,局面令人擔憂。據《香港01》報道,最近特首林鄭月娥已開聲要求其他不干事的政策局長動身協助「救火」,盡量曝光和講解政策,尤其推出經濟民生新措施,以分散社會對反修例運動的焦點,沖淡負面消息的「濃度」。
「01觀點」向來主張,反《逃犯條例》修訂風暴燃燒至今,與條例本身的關係已愈來愈遠。從遊行人數減少可見,社會上部分人已接受林鄭的「暫緩」說即實質等同撤回條例草案。不過,激進示威仍一再升溫,某程度上正反映了香港市民多年來面對嚴峻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問題,包括政府管治認受性低、陷於「去政治化」的公務員治港偏見、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扭曲了利益分配結構、產業發展單調、迷信「滴漏效應」和「獅子山精神」、勞工和社福保障嚴重不足和缺乏配合產業政策的人才戰略等。政府只圖一時轉移視線,顯然是捉錯用神。
長遠來說,港府要不斷推動可根治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問題的經濟民生措施。但是,如果政府只求轉移焦點,想用去政治化的官僚政策來淡化是次波及全港的政治爭議,恐怕過於天真。在經濟和民生領域,如果港府不擺脫「去政治化」的官僚迷思,並從根本革新對經濟及社會等既得利益結構的思維,並不會有徹底的改善,幾年後市民仍會發覺政策只能治標未能治本,屆時若再掀起民意海嘯,恐一次比一次更難以收拾。
舉例來說,政府一直宣稱香港市民的居住問題是緣於土地供應不足,過去多年來政府也一直在覓地建屋,但樓價仍然節節上升,市民安居難的問題從來得不到緩解。何解?第一,當政府面對香港的既得利益結構時,往往就會陷入平衡利益的官僚思維,而不將「居住正義」視為政治綱領。林鄭在今年年初宣布在2023年局部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但竟然只收回32公頃土地將用作建屋,卻完全不觸碰餘下140公頃土地,就是最典型的向既得利益者「跪低」的例子。
第二,政府一直將市民的居住問題簡化為「置業問題」,例如林鄭曾接受報章專訪闡述其「置業主導」理念,認為政府出租單位不必太多,大部分新建公屋可改以綠置居發售,此舉損害基層市民透過「租屋」解決居住問題的權利。即使是填海造地的「明日大嶼」計劃,政府若不從根本將公私營房屋「七三比」的定義由單位比例轉移到土地面積,將來公營房屋可能只會密集在一小撮土地,而大部分土地賣給私人發展商,非社會大眾所能共享。
林鄭不願意直面「居住正義」的問題,一再用「土地供應」和「置業主導」的說法混淆社會視聽,說到底仍然是不敢觸碰社會的既得利益結構,得過且過。港府空有零散政策,卻沒有更高的主導性政治理念,不願意面對最根本的既得利益結構的矛盾,不願意承認港人的「居住正義」問題已經成為政治問題。林鄭政府若不明白政治問題也必須透過政治解決,還妄想以其他民生議題轉移視線,恐怕只會加開戰場,火頭愈點愈多,爭論更會無日無之。
這道理正如反《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原本只是針對條例本身的問題,但後來政府態度消極,被視為利用警隊作為擋箭牌,以警棍、胡椒噴霧、催淚彈、布袋彈和橡膠子彈鎮壓示威者,結果讓戰場延伸至警權的爭議,怒火反而愈燒愈旺。最近連警察隊員佐級協會都忍不住開聲,謂「政治問題應政治解決」。如果政府到了今天仍然認為可以透過個別政策轉移廣大市民的視線,而不願意從根本革新自己的管治思維和「去政治化」的官僚主義謬誤,管治危機相信難除。正如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近日稱不會輕易放棄的「明日大嶼」,若政府忽略其政治本質,可能也會引起另一場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