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法巴相繼裁員 股票分析淪夕陽產業?
早前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宣布業務重組計劃,將大幅裁員1.8萬名員工,料2022年保留7.4萬人,裁幅高達20%,消息震撼業界。有指德銀將退出股票市場業務,並削減投資銀行規模,以重新回歸企業銀行、融資、外匯、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等傳統核心業務。
無獨有偶,繼德銀之後,法國巴黎銀行(法巴)也傳出裁員消息。據報法巴計劃將亞洲證券研究部,外判予美國投資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變相縮減旗下的亞洲證券研究部團隊。
大體來說,德銀是次業務重組,反映歷史性戰略調整,即代表過去20多年,德銀一直致力於進軍華爾街,欲躋身全球主要投資銀行之列,挑戰高盛等美國投資銀行巨頭的行動已徹底失敗——早在1994年,德銀進軍世界金融腹地紐約,再於1999年斥資102億美元併入紐約的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
正如不少分析指出,德銀的結構性不利因素,包括金融海嘯後歐洲長期奉行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導致銀行的淨息差受壓,市場對德銀擅長的固定收益債券和利率產品需求下降。當邁入投資領域後,德銀又因貪婪和野心擴張而不斷涉足非法操作,包括將品質不良的按揭抵押,重新包裝為金融商品售予投資者;非法操控倫敦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利率;以及與美國制裁名單上國家進行交易,導致不斷被監管機構巨額罰款,財務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最近法巴繼德銀之後,也針對證券相關部門「開刀」,亦令人留意到德銀的歷史性業務重組計劃,除了本身的業務能力外,更有其他面向可以解釋,包括新興金融科技公司的挑戰,例如更快的轉帳服務。而坊間也有評論從股票分析產業的角度,指現時已鮮有人願意花費不菲的價錢購買研究報告,其困局與傳媒行業有相類似之處,即隨着資訊更為流通,人人可在網上評論股票,收費服務便只能「靠邊站」。
當然,我們可能會質疑,即使在傳媒行業,吸引忠實讀者以月費捆綁,讓內容服務長做長有,並不乏成功案例。何以這些舉世知名的大行,反而未能阻止研究部被裁的命運呢?
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行也會落場進行投資,於是他們發放的研究報告,就必然會有利益衝突之嫌。事實上,只要稍有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必須抱持批判的態度來看待大行發放的研究報告。不少人甚至認為,當大行研判需要沽出一隻股票時,反而會預先發放一份樂觀的報告,吸引散戶購入,用以拉高股價和提供流動性助其「散貨」。上述說法雖不一定屬實,但市場上確實普遍存在這類「陰謀論」,導致大行報告的可信性向來受到市場質疑。
換言之,股票分析產業本已面臨發展困局,亟待變革。最近法巴雖然縮減旗下的亞洲證券研究部團隊,但也不是全盤放棄,而是將服務外判予晨星——即一間獨立的投資研究機構和國際基金評級機構——其最大特色是自身並不進行基金和股票投資,而只專注於研究分析,避免上述提及的利益衝突問題。
除了上文提及利益衝突的原因之外,由經濟金融等「專業」背景分析師寫出來的股票分析報告,也不一定較值得信賴。他們可能精於財務分析工具,但不一定能深入熟悉不同的產業,更遑論千千萬萬的企業。因此,近年也有美國初創公司想吸納群眾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用於證券評級,包括將有關用戶組成一支「評委會」,根據不同用戶的具體身份、專業及預測準繩度予以信賴權重,綜合這些人的評價得出預測數據,再透過付費API提供給其他對沖基金公司、投資機構、學術界或開發商等團體,而廣受歡迎。
在股票分析產業百花齊放的情況下,不難想像大行的股票分析部門陷入四面楚歌,沒落自然是想像中事,連帶過去作為窮家子弟投身行業的分析員門路,卻也愈見狹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發展未見突出,不僅會影響本港的長遠競爭力,更會令本地優質工作機會漸被侵蝕,各界——尤其是政府——必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