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港校北上插旗成趨勢 不應遺忘本地教育產業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早前與傳媒茶敘時表示,中大(深圳)擬在深圳設立醫學院及附屬教學醫院,希望將來提升大灣區醫療服務;另一方面,報道指香港大學亦計劃在深圳設立醫學院,而科技大學較早前亦宣布,將在廣州設立研究院。
港校紛紛到大灣區發展,原則上無可厚非。但我們認為,若要真正推動大灣區發展,就要讓港人看到這種發展為他們帶來的好處,避免產生「香港蝕底」的觀感。因此,倘若港校能適當增加在本地的投入,包括考慮在香港設立更多醫學院或研究院,同時推動教育產業化,將是一件美事。

毫無疑問,大灣區城市近年在教育方面相當進取。單以深圳為例,它除了促成中大(深圳)在2014年創建,前年亦爭取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在當地成立。當然,撇除深圳市政府的主觀爭取,內地客觀上對境外學者而言也頗具吸引力──有北上的香港科研人員指出,他們在內地可獲得國家、省、市級的資助,科研環境明顯較佳。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一批頂尖科學家去年繞過港府,向中央表達研究經費不足,似乎順理成章。

中大(深圳)擬在深圳設立醫學院及附屬教學醫院,希望將來提升大灣區醫療服務。(資料圖片)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歷屆政府都表示要推動產業多元化、建立知識型經濟,可惜只是紙上談兵,導致香港至今仍然依賴金融等傳統產業。《01周報》社論早就批評,時任特首曾蔭權曾在2008年提出包括教育在內的「六大優勢產業」,可惜在他2012年離任時,教育產業只佔GDP的1.1%,只比2008年的1%多出 0.1個百分點。梁振英接任後,甚至把教育、醫療剔出產業政策之列。

上述情況反映香港曾經錯過機會,這難免令人扼腕。事實上,英國的情況證明,教育產業化只要做得好,其實可為當地帶來不少好處。根據Universities UK的數據,英國的大學在2016/17年度合共取錄442,375名國際生;而在2014/15年度,國際生為英國帶來達258億英鎊(約2,600億港元)經濟產出。

當然,從國際生人數和相關經濟產出量這兩個指標來看,作為城市的香港肯定無法直接與英國相比。縱然如此,香港的條件其實不俗,推動教育產業化並非天方夜譚──單以高等教育來說,港大、科大、中大、城大在2018年便打入全球50大;另一方面,儘管近年本地大學的國際生學費有所增加(港大2018/2019學年非本地生學費便高達16.1萬港元),卻仍然報讀者眾,足見本地大學頗具吸引力。

在2018/2019學年,港大非本地生學費高達16.1萬港元,但仍然有價有市。(資料圖片)

值得留意的是,教育產業所帶來的收益並不限於學費,還有許多難以量化的好處。「01觀點」早前曾探討「流浪講師」的問題,指出許多講師為了維持生計,被迫到不同院校「搵食」。倘若港府積極推動教育產業化,教研職位可望增加,變相為許多朝不保夕的講師、博士提供出路。

這並不是說,教育產業化可以說做就做,因為還需要很多措施配合。我們喜見林鄭月娥上任後增撥教育資源,如果她能進一步展現魄力和決心,說服本地知名院校增加對香港的投入,大力推動教育產業化發展,將是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