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特首應訂產業藍圖 推進大專教育升級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周二(10月30日),恒生管理學院升格大學;同日,科大宣布將在廣州設立研究院。這兩則消息令人亦喜亦憂:恒管升格,標誌大學普及化邁進了重要一步,實屬喜訊;廣州政府資助科大在內地設研究院,是對香港科研水平的肯定,但當中亦隱含危機,隨着內地經濟日趨發達、資助日增,會否有更多本地學術機構北遷?

回歸以來,歷屆政府都表示要推動產業多元化、知識型經濟,然而,或因管治者懶政無為,或因志大才疏,至今香港仍倚重金融、旅遊等四大傳統產業。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金融產業地位大不如前,世界各地政府都深刻反思,着力發展創科產業。香港經濟也進入轉型期,產業升級刻不容緩,推動創科為其中要務。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訪日歸來,便稱要加強創科研究與人才培育。要推動創科發展,必須提升大專教研質素,為了配合產業升級,教育體制更應與時俱進。林鄭上任後增撥了教育經費,確為善政,但解決資源不足的底層結構問題後,她還須提出清晰的發展藍圖和展現執行政策的魄力,教育質素才有望大幅提升。

改革大專教育體制乃提升市民質素與學養的重要途徑,政府不應忽視。同樣地,教育是香港的優勢產業,在提升教育質素的同時,政府應推進教育產業化,創建香港大學城,成為地區的學術中心。

近年私立院校增加,政府也開始為入讀指定自資院校的學生提供每年三萬元學費資助,學位普及化邁進一大步。接下來,政府應着力提升私營院校的教研質素,並發揮公營院校的既有優勢,鞏固科研中心的地位。

提升私校教育質素 壯大公校既有優勢

毋庸諱言,私營院校的資源難與公營大學匹比,無論在教學還是研究質素方面,要趕上公營大學仍需時日。按現行標準,學生在文憑試考得「3322」(中文和英文3級,通識和數學2級),或完成副學士、高級文憑,就符合入讀自資學士學位的資格。為達致學位普及化,大專院校採取「寬入」的政策實屬應當,但是,倘若院校的畢業標準過寬,學位會因為欠缺認受性而乏人問津。另外,如果學生在讀畢四年大學後仍一無所獲,就算學位普及化,市民的質素也難望提升。故此,政府在課程審核上必須從嚴,確保學生在畢業後,知識水平與其學歷相稱。

恒生管理學院升格大學,標誌香港大學普及化邁進了重要一步。(羅君豪攝)

對於院校發展來說,資金不可或缺。相對於歐美國家,香港商界資助大專院校的風氣並不旺盛。自資院校的名氣不及公營院校,自然更難覓得大額資助,故政府應提供發展資金,以為提升院校質素。的而且確,現時自資院校質素參差,部分院校本學年收生不過寥寥數人,要求政府向所有院校撥出補助金,並不合理。相對合理的做法是以擇優的方式,為自資院校提供撥款。政府近年不定期為自資院校提供年度配對基金,院校從民間募得一定款項,政府會提供相應的補助金,這類計劃應該恒常化,並增加配對撥款金額。

另一邊廂,公營大學的教學、研究發展都相對成熟,政府應發揮其優勢,進一步提升教研質素。在研究方面,去年香港的頂尖科學家繞過港府,向中央表達研究經費不足,是對港府的警示。一些北上的科研人員指出,在內地可以收到國家、省、市級的資助,科研環境遠勝香港。林鄭雖然提出在任期內將香港的研發開支增加至佔本地生產總值1.5%,但與深圳的約4%仍有差距,政府應急起直追。在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林鄭亦提出向教資會轄下研資會注資200億元,以期改善香港的研究環境,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仍遠不足夠。同時,政府應該改變重理輕文的資助方針,在壯大科研的同時,增加對人文學科的支援。

改革大專教育體制乃提升市民質素與學養的重要途徑,政府不應忽視。(吳煒豪攝)

在教學方面,由於院校排名以至教資會的撥款,都相對着重研究成果,這影響到大學對本科教育的資源投放。有學界中人反映,學校現時聘請的教職員多只專精研究,教學興趣與能力不受重視。世界排名、研究水平值得大學繼續追求,但是,提供優質本科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基本步,「重研輕教」絕非理想現象。為了提升教育質素,政府應增撥資源聘請集中本科教學的長約講師,向「教研兼備」方向發展。

教育產業化非萬惡 英國經驗值得參考

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也是首要追求的目標。其次,政府應該善用教育優勢,推動產業化發展。觀乎Universities UK的數據,英國的大學在2016/17年度一共收取了442,375名國際生;在2014/15年度,國際生為英國帶來達258億英鎊(約2,626億港元)的經濟產出。香港大專院校在國際排名上一直表現頗佳,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今年10月公布的排名來說,港大、科大、中大均位列亞洲十大。另一方面,縱然近十年來本地大學國際生學費錄得增加,卻不愁無人報讀。以港大為例,本學年國際生學費為16.1萬元,比起2013年的13.5萬元上升19%,但報讀者仍眾,足見本地大學具吸引力,政府應發揮教育產業的優勢。

事實上,教育產業化並非新鮮事,2008年,時任特首曾蔭權就提出六大優勢產業,教育是其中之一,可惜在他2012年離任時,教育產業仍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1%,比2008年的1%,只上升0.1個百分點。梁振英上任特首後,隨即將教育、醫療剔出產業政策之列。

許多香港人擔心教育產業化必然影響到大專教研質素,然而,將教育和產業對立,是一種狹隘的認識。(鄧倩螢攝)

當年許多香港人擔心教育產業化必然影響到大專教研質素,梁振英遂「從善如流」。然而,將教育和產業對立,是一種狹隘的認知。如果院校質素差、認受性低,家長根本不會願意支付學費;按此理,提升教研質素,應是教育產業化之本。牛津、哈佛等大學都收取高額學費,卻一直是世界最佳。當然,澳洲、英國、美國等地,的確出現了一些買賣學位的「學店」,香港過去也有自資院校超收學生。但是,香港的院校數量遠不如英澳,較易監管。而且,院校受既定條例監管,只要政府從嚴,當能防止亂象重演。

更何況,就算政府不推動教育產業化,也不代表院校不走這條路。近年來,不少院校都計劃在內地開設分校,這並非最理想的結果。教育產業所帶來的收益,除了學費,還有學生的校外消費。2014/15年度,英國國際生校外消費的毛附加價值,已達130.6億英鎊(約1,329億港元)。同年,國際生創造了206,600個全職職位;香港的博士生正愁沒有出路,在本地推動教育產業化後,教研職位可望增加。由是觀之,政府應引導院校在港招收更多國際生,而非在境外設校。

其實,不少院校都希望增收國際生。科大校長史維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便表示,認同香港應培養更多人才,但礙於土地匱乏、宿位不足,現實上不可行。

在滿足大學硬件需求的同時,政府應進一步增加國際生收生比率。(吳鍾坤攝)

坊間一直認為,增收國際生會減少本地生學額。實際上,八大院校每年共有15,000個受資助學額;就算多收國際生,也不會影響本地生入學機會。話雖如此,去年的施政報告反映本地大學共欠13,000多個宿位,多收外地生,本地學生將更難入宿。無論是從產業角度看來還是教育角度看來,政府都應該增建宿舍。

在滿足硬件需求的同時,政府應進一步增加國際生收生比率。現時,公營院校只可以收取20%的國際生,而獲准招收境外生的私營院校,招收內地、台灣、澳門學生的限制則為學生總數10%。這些限制並不合理,應該廢除。就私營院校而言,在2022/23年度起,文憑試考生人數將會下跌,影響收生,政府應未雨綢繆,放寬限額,讓私營院校做好準備。

林鄭月娥的確增撥了教育資源,解決了一些歷屆政府無能所致的積弊。接下來,她還須提出配合產業政策的教育藍圖;這關乎到她是否認識到政府的角色。過去的特首多少囿於自由市場的邏輯,令產業政策名存實亡;這種放任無為的施政方針,蹉跎了香港二十年的光陰。林鄭在首份《施政報告》已提出政府要做「促成者」,意味着她會告別積極不干預政策,但仍與市民的期望相距甚遠。香港多年來發展滯後,已經沒有條件再耽擱政事,林鄭是時候成為「主導者」,帶領市民走出困局,追回失去的二十年。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1月5日出版的第136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