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理念不清無以前行 燃點希望須展魄力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三(10月10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題目是《堅定前行、燃點希望》。報告內容也許帶來了一點驚喜,但相對於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所謂「歷史性的報告」卻差之甚遠、言過其實。過去兩任特首知而不為、尸位素餐,社會百廢待興,林鄭在這份《施政報告》中至少願意投入資源,一改「守財奴」式施政方針。香港庫房充裕,資源本不應成為推動社會改革的障礙。社會問題能否解決,還關乎管治者對問題有沒有正確認識與理念、是否有治理問題的魄力。所謂認識與理念,是指能否看到問題的本質,直指問題的根源,然後訂立具前瞻性的政策。之後還須展現魄力,移除障礙,勇往直前,落實政策。從這個角度看來,這份《施政報告》仍有不足。

整份《施政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顯然是「明日大嶼」及公私營合作發展土地計劃。據稱,「明日大嶼」項目或會花上5,000至6,000億元,對於如此長遠的計劃,只要開支管理得當,香港當然能夠負擔。某些人,包括部分議員,認為此舉是敗家行為,實屬過激;還有一些人連數字都沒有掌握就無端批評,那是民粹和無知思維所致。

林鄭月娥為釋除公眾疑慮,表明未來這些土地興建的房屋,將以公營為主。為了覓地建屋,她的確花上了資源,但是,報告中公營房屋的理念含糊不清,公私營房屋比例仍以單位而非土地面積計算,掩蓋私營房屋和商業房地產發展,可見她並未充分正視房屋過度市場化所帶來的禍害,也未將適足居住環境視作市民基本權利,更沒有就香港人口分布不均所產生的嚴重社會負擔提出想法,依然以擴大中環核心商業區作為規劃指引。

(李澤彤攝)

公營房屋理念含糊 未敢挑動既得利益

《施政報告》沒有解釋所謂「公營房屋」中,出租公屋、綠置居、居屋、港人首置上車盤的比例是多少,令人憂心。覓地措施不認真區分置業與居住權的定義和社會現實需要,對香港整體社會及人口結構面對的挑戰更難言對症下藥,又如何根本解決出租公屋短缺這個最迫切的問題?縱然綠置居是為了提升公共房屋流轉,釋出一些出租公屋單位,但林鄭沒有徹底區隔綠表市場與私人市場,長遠將損害基層市民的住屋保障。這種安排再次證實她對公營房屋和居住權的本質仍未有足夠認識。

林鄭提出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的確走前了一步,然而,這句話有明顯的誤導性,因為聽者往往會以為這是指開發的土地面積。事實上,林鄭指的是建成居住單位數目比例。私營房屋面積比公營房屋大,如果七三比是指面積,那麼公營房屋將會獲得更多建成居住單位,讓更多人更快上樓。

我們並不反對私人市場提供較低密度的住宅項目,因為改善居住環境是大部分人的期望,但社會基層以至中產同屬社會重要群體,他們目前面對的居住困境只有政府能着力改善。在可以增加土地供應的情況下,政府應先加大力度解決積累已久的公營房屋短缺問題,增加公營房屋的實際佔地比率,讓公屋、居屋在量和質兩方面都有所提升。

(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報告也提及政府會同時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及推動「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所謂「土地共享」,本質上就是「公私合營」,林鄭算是低估了市民對這種塗脂抹粉的不滿。輿論整體對報告評分低,恐怕主要由於她依然在住房權利問題上顧左右而言他。從理念上看來,「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提供的「新增樓面面積」有六至七成是資助出售公營房屋,企圖回應對公私合營只建私樓的批評,但由於「共享」的只是「新增樓面面積」,未必能大幅度提升公營房屋的土地供應。

在共享計劃的說明上,林鄭算是回應了社會對計算地價的指摘,提出了「十足市值地價」的標準,只「扣減」地產商負責興建的基建設施成本。但大家不要忘記,上任特首梁振英亦曾為推動補地價制度化、透明化,推出「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參與者卻寥寥無幾。補地價黑箱作業,久為社會詬病,去年馬鞍山西沙公路一幅超大型農地以「筍價」補地價發展,《香港01》已曾直言有「明益地產商」之嫌。另外,所謂「扣減」,林鄭應該記得她出任發展局局長時處理的馬灣項目,成本是從地價扣除了,但應該在2012年落成的馬灣公園第二期,現實卻是完工遙遙無期。

當然,林鄭在這次共享計劃提出要「設時限和可處理面積上限」,如果真的能夠有效執行,或許會較快活化目前毫無經濟作用的農地,以更柔性的利益誘導私人擁有農地的改劃和開發,加快加大住房供應,同時加大公營房屋的數量。如果她能以更大力度使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土地興建出租公屋,證明政府覓地的決心,同時向地產商提供共享計劃這個誘餌,或許更能事半功倍。

至於粉嶺高爾夫球場去留,林鄭表示要待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年尾的報告才作決定,但收回高球場已然是眾望所歸,是近年少有的社會共識,獲得泛民建制跨黨派贊同。既然特首有不畏反對聲音、發展東大嶼都會的勇氣,那就不應在開發高爾夫球場上裹足不前,更不能在商界強勢脅迫的情況下退讓,打擊大多數市民對她的期望。

(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小農意識小修小補 難解交通擠塞困局

在交通方面,林鄭重提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並指下一年會就先導計劃諮詢。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早於三十多年前提出,至今還是「諮詢」,可想而知政府的效率與認識是如何落後。現今電子地圖等技術早已普及,全面實施電子道路收費作為交通管理體系全面改革的基礎,刻不容緩,其可行性和成本都不再是問題。相比之下,政府建議以東隧、紅隧加價,補貼西隧減價的方式,紓緩市中心的交通擠塞,只會讓大家更清晰地認識官員們的「小農意識」:只知道小修小補,看不見香港交通問題的本質所在,更意識不到交通問題是整體規劃缺失所致。這種小修小補事實上毫無作用,既犧牲了一部分使用東隧和紅隧人士的利益,更說明政府在處理問題時黔驢技窮,無法想像科技可以起到的作用。

香港發展的盲點並非只是土地不足,更關鍵的是完全缺乏規劃,這裏指的不只是城市建築規劃,更是整體人口分布和經濟活動分布規劃。林鄭未有認識到香港經濟活動過於集中,每天有大約188萬人從新界前往港島或九龍上班,他們的大量金錢和時間浪費於通勤,加上道路和公共運輸不勝負荷,讓已經極度不佳的生活品質更為惡化,社會瀰漫怨氣是自然不過的事情。這一次《施政報告》提出的東大嶼計劃如果繼續擴大核心商業區,只會繼續惡化「南北大遷徙」的格局,結果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麼《香港01》一直建議政府在新界建立另一個商業中心,徹底解決這個佈局問題,同時化解因為交通困局所積聚的大量怨氣。

香港的交通問題無法用小修小補的方式應對,不控制私家車的增長,根本無法改變問題。香港目前約有56萬架私家車,過去十年增加了接近50%。私家車的效率遠遠不如公共運輸工具,佔用道路的規模更不成比例,政府必須糾正不干預政策,嚴格限制私家車數目。這種政策或許極端,但考慮到無人駕駛車等先進科技將於數年後成為現實,或許政府有必要全面檢討香港的交通發展戰略,徹底改革,不要繼續蹉跎歲月,耗費香港人的精神。

(資料圖片/龔慧攝)

只懂用錢修補缺口 未能推動實質改革

這一份《施政報告》企圖推動不少改革,教育方面的動作尤其明顯,雖然還是繼續用錢解決問題,無法從教育理念和制度上推動實質改革,但已經看見林鄭在為自己的初心付出。報告還花了不少心血在醫療和勞工福利等方面,特別是回應了社會對全面禁售電子煙的要求。然而,這些措施說到底只是用資源去修補已經存在的千瘡百孔,既顯現一種無力感,更讓人有種敷衍了事的感覺。為什麼這麼用心的《施政報告》卻依然未能「與民同行」?

林鄭在《施政報告》討論民生議題時,心緒不定,她既要「強調香港奉行的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但同時指出民生政策措施「是社會不能迴避的分配問題」。其實,任何曾經有抱負去改變社會的人,只要未忘初心,都會對香港面對的困局心痛。然而,政治家的本質就是要對人民的苦況感同身受,他的工作就是要改變這種苦況,而不是去謹守意識形態的迷障。

中共曾經修正自己的共產主義計劃經濟模式,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張,解除了曾經的思想和制度桎梏,在經濟建設上大步前進。香港也可以既堅守自己的制度原則,但又在制度設計上為自己提供靈活性,以服務市民的利益為依歸,建設「香港特色資本主義」,既保持香港一直習慣的自由市場經濟,維護資本在這個制度中的優勢地位,同時做到與時俱進,徹底解決不斷衝擊這個制度的各種不公,為社會資源分配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這種要求對一般公務員來說或許太過嚴苛,然而,我們的特首不就是要為香港提供改變嗎?既然如此,她應該首先將自己從一個公務員改變為一位政治家,以此為起點,大膽利用香港為她提供的資源,提升自己的認識,重構自己的信念,緊握已有的魄力,將阻礙香港發展的各種制度、政策、既得利益結構徹底打破,使香港「前行」不再只是奢望,讓「希望」真正成為香港年輕人心中所有。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15日出版的第13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