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萬人居於劏房 基本住屋權利保障不足 地產商代表「嬲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一(29日)出席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時,地產及建造業界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批評今次施政報告無着墨如何解決劏房戶困境。石禮謙的批評有其理據,雖然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比」調整至「七三比」,但去年推出的「首置上車盤」亦納入公營房屋,加上「綠置居」恆常化,減少出租公屋的數量,基層市民的公營住屋供應更為緊張。

石禮謙表示,雖然他代表地產商,但現時施政報告並無解決公屋輪候冊及劏房戶困境。(資料圖片)

削減公屋忽視基層需求

被問及未來增加公營房屋比例時,會否以出租公屋為主導,陳帆指政府會視乎社會訴求再作決定,但強調當局對基層市民有承擔、決心,未有正面回應問題。事實上,陳帆早前透露,公營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及首置上車盤。「首置上車盤」原不屬公營房屋之列,申請家庭收入介乎57,001元至74,100元,這些單位絕非基層市民所能購買,將其納入公營房屋比例之中,出租公屋難望大幅增加。

另外,公私營「七三比」是以單位數量去計算,並非等同於土地面積,即使取得新增土地,私樓仍可繼續獲較大面積的土地發展。為確保資助房屋的質量,比例應跟隨土地面積而非單位數量。

陳帆出席港台《千禧年代》時指出:公營房屋包括居屋、綠置居、首置盤,例如最近看到市民十分歡迎重新推出申請的居屋,我們有動機去滿足市民訴求,屆時會作機動性編配,滿足不同人需求。

市建局土瓜灣馬頭圍道首置上車盤,最快於明年初開售。(資料圖片)

以綠代公非新政

更有甚者,林鄭月娥去年提出用綠置居取代公屋,以維持房委會收支平衡。「01觀點」多次提出以綠代公的弊端,而政府將新建的、本可作出租公屋的單位,讓合乎綠表資格的市民購買,事實上等同董建華年代的租置計劃,一旦公屋出售,已等同私樓,單位將不會再交還房委會作再編配之用,變相削減了出租公屋單位供應量。

深水埗區長沙灣麗智邨共有六幢大廈。第一期四幢會轉為綠置居,最快年底接受申請。(張浩維攝)

政府有責任幫助中高收入家庭置業,但不能因此削減基層市民的住屋供應量。按房屋委員會的定義,公屋是針對「真正有住屋需要,但又無法負擔其他類別居所的家庭」而設,基層家庭的住屋需求逼切,出租公屋作為房屋階梯的最低層,提供了基本的住屋保障,公營房屋應以非營利為原則,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

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代表地產商的功能組別議員,會對公屋供應不足感憤怒。其實,在本年初,李嘉誠也曾呼籲政府增建更多公屋。據房屋署資料,2018年6月底,約有268,500宗公屋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達5.3年。政府的無能,早已將社會推向動盪邊緣,一旦社會再爆發大規模衝突,將大大影響營商環境,這是商界絕對不願看到的。民間多次批評政府減建公屋,商界也就此提出建言,對於這近年來少有的「商民共識」,政府不應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