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樹吹倒可重來 生命教育須走出課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教導小朋友珍惜生命,不能只憑理論,在解釋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的概念時,行動與實踐尤為重要,更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本港學校多着重課堂上的書本知識傳授與討論,近日有學校校樹倒塌,校方不但沒有將其視為阻礙學生復課的「垃圾」,更盡力將大樹扶正,為學生上了一課生命教育。

+4

尊重生命從身教力行開始

颱風山竹上周吹襲本港,錄得逾千多宗大樹倒塌,清理的樹木最終被送到堆填區,學校更因設施被毀需時清理而停課。報道指粉嶺裕泰路多棵大樹被吹倒塌下,田家炳中學校門旁的校樹亦被吹倒,校樹由已故企業家及慈善家田家炳於20多年前創校時所種,大樹遭吹倒後樹身壓毀學校圍欄、遮擋馬路。其後大樹遮擋馬路的枝葉部分被鋸去,只剩下樹幹及樹根,學校並無將其送到堆填區再另植新樹,反而盡力嘗試將其扶正,以數枝金屬支架支撐大樹,並用繩索固定,附近範圍以圍欄圍起,望大樹能重生。

不少學校設有生命教育課,但本港推廣生命教育時,往往受課時、資源等限制,大部分着重於課堂討論,甚少由學校帶領生活實踐。學校不但供學生上課,更是他們接觸社會、學習與成長的地方,師長作為榜樣,更要以身作則,不但言教,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可從身教開始。植物有生命,被強風吹倒,不一定要將其放棄,應給予機會,力求重生,學校尊重生命的態度,可潛移默化,為學生上一課實實在在的生命教育。

雛鳥在巢中等候媽媽餵食。(鄧穎琳攝)

與自然共融 學校須靈活變通

學校一般會以種花草為習作,派發植物如綠豆、牽牛花的種子,讓學生紀錄其生長的過程,教授生物原理,這類習作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及接觸植物,透過實踐了解生命,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愛謢及照顧動植物。但其實生活實踐的模式不限於家中的習作,校園生活亦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課堂,學校政策與價值觀培育宜靈活配合。

不少學校會因安全、衛生為由,將外來動物驅趕,有學校則把握契機,讓學生認識大自然與人的共融關係。據本報早前報道,5月初浸信會天虹小學校內的走廊位置,出現斑鳩鳥巢及兩隻鳥蛋,校方不但沒有將其移走,更配合以保育雀鳥為主題的學習計劃,在老師的帶領下,由學生商議平衡衛生又可保護雀鳥的方案,最後學生使用環保物料在巢下盛載鳥糞,又掛上指示牌,提醒同學保持安靜,事隔個半月,其中一隻鳥蛋更孵化出小斑鳩。

+3

人類生活離不開大自然,如何與自然共融是重要的課題,學生從校園生活接收到學校對動植物的反應與態度,即使是學校措施的細節,亦不應忽視,對學生成長有着大大小小的影響,若學校願放膽多作嘗試,突破傳統,讓學生參與決定,甚至能帶領學生在日常生活貫徹所學。

是次風災,香港政府的處理手法則欠缺這種靈活,從日常的樹木護理不足,到被批清理不善,甚至缺乏本地木材回收措施,亦未主動為塌樹進行研究,只視塌樹為路障與垃圾,大量運送到堆填區。政府有責任推廣環保,但在鼓勵市民與大自共融的同時,卻未完善自身的措施,造成浪費。當然,將數量龐大塌樹扶正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未必可行,但考慮到平衡社會資源與自然保育,至少應增撥資源改善現有樹木護理方式,減低塌樹危機,盡快建設本地木材回收,尊重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