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蚊管FB專頁? 公眾難監察區議會運作 宜提高資訊透明度
灣仔區議會撥款及常務委員會於本周二(24日)開會,通過多項撥款申請,其中一項名為「2018年灣仔節開幕禮—活力・愛@灣仔海陸空大匯演」的活動,當中一項開支為管理Facebook專頁,有區議員質疑開支過大、是否達到有效宣傳的效果。區議會在公開資訊方面一直為人詬病,連審計署亦曾經批評過區議會公開的資訊有限,公眾難以知道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在欠缺公眾監察的情況下,區議會須自律,同時也要開放更多資訊予公眾。
灣仔節開幕禮將於7月8日舉行,涉及開支為111萬元,有100萬由賽馬會社區伙伴基金贊助,餘下的11萬元由區議會撥款,預算已在周二的會議上通過。其中一項開支是為活動開設一個Facebook專頁,估計費用為5,000元,而專頁的管理費用(在5月至8月期間每周更新一次)就要3萬元。在會議上,區議員楊雪盈問到管理專頁有何具體內容時,得到的回覆就是「會在活動前有預告的post(帖文)」,楊雪盈質疑預算太貴。
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民政署及區議會須解話
先不論以3萬元管理一個專頁四個月是否合理價錢,反倒要將焦點放於該筆撥款是否用得其所,而區議會和民政署關係密切,兩者又有否監察情況和檢討。
區議會與民政署的關係:根據香港便覽,地區行政是政府施政的重要一環,政府於1982年實施「地區行政計劃」,在全港各區設立一個區議會及一個地區管理委員會(區管會);而民政事務總署則負責推行「地區行政計劃」、社區建設活動、社區參與活動、鄉郊小工程和地區小型工程,以及旅館、床位寓所和會社的發牌事宜。
事實上,楊雪盈的質疑不無道理,早於2014年,灣仔區議會撥出二萬元公帑予「灣仔節」,以開設一個Facebook專頁作電子宣傳,專頁截至今天只有189個讚好,八個月以來共發佈了40多個帖文,帖文幾乎沒有留言和分享。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指,政府機構使用社交媒體的指標有滲透度、知名度等,量度工具就是專頁讚好和追蹤專頁人數佔當地人口比例、分享和回應帖文的次數。統計署數據顯示,2011的灣仔區人口有150,900人,以此計算2014年灣仔節專頁讚好比率只有0.13%。以兩萬元的公帑,卻只換來如此低的電子宣傳滲透度,可見民政署監察不力,事後沒有公開檢討報告,更是罪加一等。
不論民政署還是區議會,都有責任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向大眾交代撥款的去向。民政署應要求區議會清楚和具體地交代撥款的用途和檢討成效,並非對撥款的去向置之不理 。審計署於去年4月發表《審計署署長第六十八號報告書》,報告在「提供區議會撥款以推行社區參與計劃」中指出,民政總署沒有利用所得的社區計劃撥款和社區參與計劃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便區議會使用撥款和執行計劃的管理工作。報告又指出,在4個經審查的區議會中,有一個區議會在六年間沒有採用任何評估制度,監察社區參與計劃的成效。但民政署在報告發出半年後,仍未發出新指引管理計劃的表現,實在難孚眾望;現時就只好靠區議會、委員會及工作小組主席「自律」。
區議會應公開議會文件 提高透明度
民政署和區議會一直被指透明度低,市民難以監察其運作。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於2004年曾以書面質詢,向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查詢部分區議會沒有將全部區議會會議文件上載到網站的原因,曾德成回覆指,除非涉及閉門討論的事項(包括但不限於內部行政、以及涉及投標和報價這類敏感資料等),否則都會將會議議程、討論文件及會議記錄等上載至區議會網頁供公眾查閱。
然而,民政署只以指引形式,鼓勵區議會公開撥款文件,以致部分區議會透明度低。不少區議會網站就真的只有會議議程、討論文件及會議記錄,以離島區為例,撥款安排或過程都是以文件傳閱的形式(委員以填回條表達意見)進行審批,公眾若想知道為何通過了撥款安排,即使連翻查會議記錄亦沒有相關資料。民政署固然要慎重考慮是否須要公開涉及投標和報價這類敏感、或含商業機密的資料,惟應該積極公開所有撥款相關資料,例如計劃書、利益申報紀錄、表決結果紀錄、活動檢討報告、財政報告等有用資訊。
民政署宜公開區議會文件,有助增加居民對議會的信心,公眾同時亦能監察區議會運作,令撥款用得更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