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觀點】創科不應止於基建與基金 土壤不足談何四大優勢
近幾年來,政府一直表示要大力發展創新科技,自上屆政府成立創新及科技局後,業界及社會引頸以待,卻遲遲未見有效政策帶動本港創科的氛圍,走向智慧城市。本地研發人才短缺、欠缺軟件支援,以至集資困難等問題仍未得到對焦。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再一次增加在創科方面的預算金額,從去年的100億元大增至今年的500億元,看起來的確重視創科,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更被點名為四大優勢。
然而,近一半預算仍是預留在基建及基金項目,當中更有200億投放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對於本港智慧城市的發展更是完全沒有着墨,只是繼續老調重彈,增加基金撥款,卻沒有改善本地的創科土壤。政府常把創科掛在口邊,指本港有四大優勢,實質上卻欠缺智慧帶動產業發展,搞創科還要遇到重重法規制肘和研發風險,從業員看不到在港發展創科的前景,投資者也不會貿然投入高風險項目,入行的人自然不多,對整個創科發展來說,可謂惡性循環。
加碼撥款基金及基建 政府仍未改善產業鏈
是次預算中,政府對創科企業的主要支援,還是注資100億元予創新及科技基金,並撥款100億元給科學園。這些支援措施實行了數年,是次加碼最多只能說是舊措施的延續。
事實上,早前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談及創科,例如訂下了增加本地研發資源的目標、吸引海外頂級科研機構來港落戶、提供科研基建等多項措施;惟政府不能主要靠以基金的方式援助企業,要帶動整個產業鏈,除了基建和基金外,政府的角色還在於改善本地發展創科的土壤,包括設立公開數據平台、協助私營企業研發及選用更多創科產品作產業轉型等,這些政策也需要政府投放資源,才得以改善現時前景不明朗的情況,讓更多本地人投入創科。
應建數據學院鼓勵開放數據 連繫上下游研發及投資人
研發創科產品或是App,大數據的支持對於對焦使用者習慣及需求十分重要,而現時很多有用的大數據仍掌握在大企業手中,其他公司要自行研發相關產品仍很困難。比如說,要發展智慧交通的App便需要交通使用習慣的相關數據,而八達通、九巴等公司持有大量不作開放的數據,政府雖一直只鼓勵企業開放,但企業又怎會自願流出具商業價值的數據?
儘管如此,政府並不是完全無計可施,立法會議員莫乃光也建議政府撥出三億元成立「公開資料學院」,由政府資助商界、公營機構、非牟利團體、學術界及科技界跨界別合作,定期舉行有關開放數據應用的大型國際論壇及本地工作坊等,推行增加數據供應及運用相關的研究。若然商界得以在一個中央數據庫共享數據,有了誘因及增加了數據的可觸及性,自然能鼓勵各界開發相關產品。
另一方面,學院更能提供一個平台連繫不同的界別,有助扭轉現時科技界欠資金研發、投資人不了解產品市場效益、大學研究跟商業市場未接軌等現象,整個產業鏈的上游及下游均能得益,也令更多從業員看到在香港發展創科的前景。此乃有利改善土壤的建議,為何政府仍只熱衷於基建及基金?
借創科推動產業轉型 整體社會得益
創科從來不應該是為創科而創科,而是應該要利用科技的優勢來解決社會問題,及便利市民生活。故此,助各行各業借科技作產業轉型,鼓勵各產業使用更多自動化產品,提升效能,也是推動創科的重要一環。
政府應着重幫助現時人手短缺的行業選用更多創科產品,例如安老業的護理員長期以來人手不足、青黃不接,資助更多的安老院舍及長者中心使用樂齡產品,也是鼓勵更多本地人員從事相關研發的重要措施。政府應就着不同的行業提出產業轉型的方向,協助各產業跟創科連繫起來。預算案中提及成立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是向這個方向走,但政府亦應檢視各行各業中可如何和創科加深連繫。
在人才培訓方面,政府似乎意識到本地培訓人才的問題,卻仍依賴外地專才來港發展,力度仍不足夠。政府會建設科技平台,並推出數碼港的「易着陸」計劃,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設立辦公室和研發單位。本地人員方面,政府會啟動早已在施政報告宣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推出「博士專才庫」企劃,資助企業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在本港相關人才不足之時,引入海外人才及機構來港也無可厚非,但鼓勵這些機構聘用本地人員,甚至設立持續性的實習及培訓港人機制,才是長遠方向。
綜觀預算案在創科方面的着墨,雖然政府在相關基金中大額加碼,卻仍難改善本港整體的創科氛圍,帶動產業鏈。政府應進一步改善數據開放,提供創科土壤,並吸引私營機構聘用本地研發人員,同時帶動以創科發展的產業轉型,結合上下游研發、投資及產品推出,才得以真正令創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