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公路翻九巴.觀點】事故現場退一步 守住傳媒職業道德底線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2月10日晚大埔公路發生的巴士側翻嚴重車禍,已造成逾19人死亡,是近年頻發的巴士事故中最嚴重的一宗,車長待遇、工時、操守等問題急需檢討。事故發生當晚,救援現場爭分奪秒,有記者在現場向救援人員「爭取三分半鐘」的片段,一經網絡流傳就引起眾議。雖然該記者所屬傳媒機構事後發布聲明指,記者未干預救援現場,但茲事體大,同業及社會各界都應反思,在災難或事故現場,新聞從業者的角色及價值是什麼?新聞專業與新聞自由不應成為職業操守的擋箭牌,在重大事故現場,媒體的權力愈大,責任愈重。

吊臂車將巴士移正。(資料圖片 / 陳永武攝)

根據網絡流傳片段,消防為救援而要將側翻的巴士吊起,警方要求現場記者移到較遠的山坡位置。此時,現場有女記者表示他們正在做新聞直播,需要警方多提供「三分半鐘」。對此「要求」,現場人員表示理解新聞自由的重要性,但仍須將救援放至首位,故記者必須離開。儘管該名女記者應允,但另一名記者在幾分鐘後仍舊出現於鏡頭之中;而經網友「起底」,兩名記者均為無綫員工。

無綫電視針對記者疑妨礙救援現場秩序發出聲明。(Facebook截圖)

儘管目前無證據顯示無線記者阻礙救援,但在重大事故現場,一間主流媒體的「三分半鐘」直播要求,對傳媒行業已是很大警醒,也令公眾質疑新聞業的職業道德,更不用說對受難者家屬造成的無形傷害。對於今次事件,新聞機構應該正面回應公眾,而非迴避已經造成的影響,甚或指責其他媒體從中炒作。無綫電視在昨夜發聲明,指女記者已在警方要求他們離開時稱「好」,加上消防是在數小時後才進行吊車,所以該台記者絕無阻礙消防救援行動。此則回應沒有澄清該台記者有否真的遵從指示離開現場,抑或僅為口頭稱好,無助釐清事實;至於指消防在數小時後才吊起巴士,所以記者無礙救援,這種說法更是偷換概念,混淆「結果」與「過程」。

不過,更值得社會討論和反思的是,新聞從業者在災難或事故現場,會如何受惡劣的行業生態影響其判斷?媒體中高層對現場的把握和調度應該為何?身為記者,追求真相時應該犧牲為人的自覺與同理心嗎?

在重大災難和事故現場,傳媒有責任為大眾盡快提供最新及最完整的資訊。這也就意味着,傳媒在現場有天然的權力,能夠監察不同責任方,為大眾釐清真相。但權力並非無限大,由於現場通常沒有其他力量可以制約和監督媒體,一般只是由警方維持秩序,這就要求新聞從業者能夠自覺地秉持最基本的新聞道德和操守。以今次事件為例,無綫記者有否影響事態發展和秩序,是否需要救援人員付出額外氣力「照顧」媒體需求?

2月10日晚大埔公路翻九巴意外造成19死66傷。(張浩維攝)

或許今次記者的直播要求只是無心之舉,他們並非故意妨礙現場救援秩序;但值得警惕的是,前線記者在現場要求給別人為之預留時間和空間,已成常態,例如我們在社交平台的傳媒直播中,時常看到團體發言前,會先安排媒體拍照。這種安排雖有其合理之處(儘管可能會影響當事人的狀態),但在事態嚴重的現場,着實應該放下這種慣性思維和一味求快的心態。

另一方面,業界亦應檢討在報道災難新聞時的處理手法,發掘有助大眾了解事件本質的不同方向,對責任方問責,而非集中報道受難者及其家屬的慘況,以免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平心而論,前線記者在現場確有其難處,他們不僅要克制個人情緒,還要具備判斷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尤有甚者,更大的壓力可能來自「後方」同事對「搶鏡」新聞的要求,這與現時的傳媒業生態息息相關。事實上,煽情和低俗的內容確實引人注目,大數據分析早已能證明這說法,而現今傳媒業界競爭激烈,媒體往往傾向選擇「更多人看」的新聞和寫法。而愈來愈多的劣質內容,亦會反過來影響讀者對內容質素的判斷力,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究竟是讀者影響了內容,還是內容寵壞了讀者?而如此惡性循環導向的結果,終究會在「關鍵時刻」顯露無遺——巴士翻側導致數十人傷亡,記者們在血腥的現場為應付上司而緊跟家屬,盡力挖掘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才算完成這單新聞。

無疑,記者在現場的職責是往前進一步,對挖掘新聞真相理應責無旁貸;但在事態嚴重的時候,更需要有退後一步的道德感和責任心。這或許需要更多勇氣和決心,但作為一個人,至少可以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