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滴漏效應如滴水車薪 美國稅改香港不一定要跟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12月2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49票反對通過稅改法案。日本緊隨其後,考慮給予企業稅務優惠,近年來歐洲不少國家都推出減稅措施,有人認為香港應該緊跟國際步伐,推出減稅。然而,香港的利得稅稅率遠比這些國家為低,就算減稅大潮來臨,也不太可能對香港造成威脅,在此刻發表「威脅論」者,無疑是危言聳聽。

行政長管林鄭月娥公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企業利得稅引入兩級制,冀可以幫助中小企以及初創公司。(林若勤攝)

須知香港適用於法團的利得稅稅率為16.5%,國際樂施會2016年發表的《稅務戰爭》研究報告,更將香港列為全球十五個避稅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可見香港的稅率幾乎已低無可低。

縱然如此,林鄭月娥在她上任首份施政報告仍堅持提出二級稅率,建議企業首二百萬的利得稅稅率減低一半至8.25%,她謂此舉可以扶助中小企,甚至啟發創新科技、創意產業,有助經濟發展。固然澳洲也實施兩級稅制,但澳州的利得稅率高達30%,比香港高逾13.5個百分點,香港難與之類比。

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企業稅率減幅有讓步空間。(路透社)

減稅政策背後隱含一個邏輯,就是只要經營的成本下降、企業的利潤提高,市民將從中分享到經濟成果,這也就是所謂「滴漏效應」。然而,若要「滴漏效應」成立,必須假設僱主有一顆善良的心,期望他們會大發慈悲,將自己的利潤分享予僱員。

香港近十年來GDP錄得60%增長,只是十年來的實質工資增長卻只有4%,可見一般市民根本難以分享到經濟成果。須知公司的利潤乃員工的勞動成果,我們固然不會期望僱主將僱員的勞動成果全數歸還,但是隨着經濟好轉,僱員理應分享到更多勞動成果。若然不公的情況持續,政府就要肩負再分配的責任,但是政府實施減稅,卻是適得其反,加劇不公的情況。

減稅的另一荒謬之處,在於政府一直拒絕增加恒常支出,另一方面又願意改革稅制,減少恒常收入。特朗普的稅改推出後,政府的財政收入將會大減,赤字問題將再加劇。林鄭月娥推出的兩級稅制,則令香港每年少收58億稅收。

固然香港的財政儲備豐厚,沒有赤字問題,但是政府卻一直以財政壓力為由,不願意保障市民的應有權利。最近林鄭月娥就提出了「補貼論」,主張將公屋轉為綠置居,補貼公屋的維修、興建費用。實際上,去年房委會的赤字只不過是1000萬而已,就算按照梁振英的《長遠房屋策略》大規模興建公屋,到2020/21年度,房委會的赤字仍不過是20億。荒謬的是,林鄭月娥一方面對於市民權益錙銖必較,企圖剝削市民住公屋的權利,要求他們購買價格高昂的綠置居;另一方面,卻少有對商界吝嗇。

特首林鄭月娥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議將綠置居恆常化。(資料圖片)

林鄭月娥一向喜歡談新加坡經驗,她的政策也處處可見新加坡的身影,例如綠置居就是嘗試仿效新加坡的組屋政策。然而,在稅制方面,林鄭月娥對新加坡的經驗卻置若罔聞。香港和新加坡過去為爭奪金融中心地位,曾多次爆發減稅戰,期間新加坡將利得稅稅率從2002年的26%,一直減至2010年的17%。但是近年來,新加坡已經迷途知返,改革稅制,今年11月李顯龍一再強調新加坡有加稅需要,他過去也曾表示,新加坡將會面對人口老化、基建開支增加等問題,需要開源。

事實上,香港所面對的問題與新加坡相類似,除了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外,香港的貧富懸殊也日趨加劇,在政策介入後,香港的貧窮人口仍達100萬。如果政府害怕恒常的福利政策會帶來財政壓力,那麼政府為何不考慮增加利得稅稅率,反而推動減稅?正如前述,香港的利得稅之低位居世界前列,過去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曾同意增加利得稅,只是政府卻知而不為、甚至倒行逆施,偏執相信「滴漏效應」的神話。這樣的政府,試問如何為市民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