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青年人創業 需要的豈只是「共用空間」
政府在最新施政報告中推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將在2018年推出首批六萬呎樓面,包括已活化的工廈和商廈,以優於市場的價格出租支持文藝發展和青年人創業。政策一出,旋即有發展商和業主響應,提供逾萬呎樓面和活化工廈至少一層樓面。事實上,全球早已興起創業風潮,唯政府後知後覺,近幾年才加強投入創科及扶持青年人創業。隨著社會對創科和青年創業範疇的關注度上升,擔當「促進者」角色的政府不應該滿足於以政策和資金填充政績,而要從不同方面推動社會改變對創業的認識。
共享空間(又可稱為「共用空間」)的概念在香港應該並不陌生,短短幾年間內全港已經約有60家共用工作間,尤其在近三年數量急升。根據2014年Google與中大聯合發布報告顯示,2009年全港僅有1間共享工作室,2014年數量躍升逾20間。必須看到,現時香港的確已有一定的空間數量基礎提供給創業者,譬如數碼港園區內有逾12萬平方呎共用工作間,使用率已達九成。但大趨勢的背後,現有的空間是否已經得到有效運用還存疑問。曾有共享工作間創辦人在營運兩年後賣出工作間,指隨著營運者湧入市場,認為很快會進入激烈競爭的狀態,加上政策刺激,使用人數或會追不上市場供應量的增幅。
政府近年來大力支持創業發展,前特首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預留20億成立「創科創投基金」,以支持本地科技初創企業。據2015年香港投資推廣署資料顯示,當時已有1,558間已註冊的初創企業、3,721名員工和創辦人投身創業洪流。政府大力推崇的科學園、「智慧城市」亦都彰顯「創科」和「創業」這兩個關鍵詞將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基調。
儘管表面上看有更多的共用空間、更多註冊公司和員工,但實際上存活下的初創公司數量未必如人所願,創業人員遇到的困難顯而易見。現時政府提供不同創業資助基金,包括「創意智優計劃」、「青年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等逾二十項,但有不少創業人士均反映申請過程繁複、成功率低,令申請者望而卻步。香港創業組織「青年創業軍」曾做過調查發現,逾九成受訪者並無申請過政府基金,原因包括申請手續複雜,或不知如何申請。有逾四成創業者亦認為政策無法幫助他們,更有15%的受訪者不了解相關政策。基金申請時間冗長亦會帶來負面影響,若根據審計署2013年的統計資料,第一層創科支援項目的處理時間就需要192日,早已拖垮從業者的意欲。要為初創企業助力,政府不應只停留提供資金支援,更要制訂具體的培養政策輔助初創企業。
若沒有細節上的支援和配套措施鼓勵創業,初創企業難在以金融、地產等傳統產業佔據的市場夾縫中生存下去。增加創業空間不僅是第一步,還是很小的一步,創業風險大,初創企業後勁不足,官、商、民三方都應從更多的政策配套措施做起,真正改變社會對創業的認知,塑造香港的創業文化。
共用空間的興起,容易給人造成創業氛圍盛行的印象,亦不免令人擔心會否造成市場泡沫。現時社會時興共享經濟、創業精神,如何結合商業利益和社會效益開拓共用空間的功能,細化行業類別,擴展創科、文藝以外的用途亦是需要深思的。譬如業主是否能夠提供租借用途,開放工作間做展覽廳或小型活動場地等。
另一方面,政策、資金、空間三者兼備,創業氛圍仍不成熟,根本原因還是來自於社會對創業的認知不足,未形成良性創業文化。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13年全港從事科研人員的人數僅佔勞動人口0.67%,與亞洲其他國家及地區相形見絀,例如台灣為2.96%,韓國1.6%,側面反映出社會願意投身創科和創業人數遠遠不足。不願意創業,是為了規避風險。本港大學升學率低,不難理解在傳統社會規訓和社會主流聲音的夾逼下,大學生畢業後更願意找一份人工高、風險低的工作,創業自然不會出現在這張人生清單上。只有當社會對創業有不懼失敗的共識、有保障青年創業的安全網,讓青年人可以投其所好、享受創業的過程,才算是形成優質的創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