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香港創科「產業化」困難之迷思
認為香港創科具備優勢的人,絕不限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例如,港科院院長徐立之就曾多番強調,香港具備雄厚的基礎科研實力,創新知識與想法非常豐富,名聞遐邇。可是,為甚麼這些「高層次」活動沒有為香港帶來一個如深圳般活躍的高新技術產業呢?
徐院長把失敗歸結於「產業化」的困難之上。他指出,來自「上游」的成果很多都沒有應用到「下游」生產,而在「產業化」過程裡,又未必能以合理的成本轉化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他覺得只要跟技術人才雲集和製造能力強大的深圳合作,香港的意念就能化為「原型」,打破現時的困局。
這個創科發展論述可以化為一個以單項技術為本的線形思維模型:香港只要繼續依託其強大的科研基礎,在科學領域探索新知識,就會導致最頂尖的技術湧現,而這些「發明」最終衍生出高價值的產品。
不過,這個模型完全是本末倒置。產品的開發過程其實是以產品概念為起點的,而當中所需的設計能力,與單項技術的「先進」程度是兩碼子的事。就像人們建造樓房,必先有設計,然後再選擇建築材料,絕不會因為手握某種優質材料就可以堆出樓房。反覆以「上游」技術自詡「先進」,卻不在產品設計能力上多下工夫,「產業化」問題自然沒完沒了。
事實上,上文的模型亦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產品設計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需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的特質。無論技術如何「先進」,都必須先轉化為產品,經得起市場競爭的考驗,才能產生經濟回報。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創新」的主要內容是在特定成本約束下,設計出可以滿足一系列性能要求的產品,而不是「發明」本身。市場獎勵的是那些符合商業潛力的判斷。倘若香港的創科不談任何市場經驗,又不注重本土設計、製造、營銷和管理等互補能力的培育,連進入市場的資格也沒有,最大份的利潤絕不可能落入港方的口袋。
經驗已清楚顯示,一旦缺乏參與市場的能力,「合作」往往無從談起,香港倒是很大機會為他人作嫁衣裳。擁有產品知識產權的組織可以自主選擇利用別人的技術,但僅僅掌握單項技術則無法開發產品。既然產品是市場競爭的核心手段,這意味著專注於「上游」的香港,在「合作」的談判博奕中打從開始就處於絕對不利的位置。
前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就曾提及,該校在一個半導體研究中獲得卓越的成果,由於沒有更好的出路,專利權最終售予一間臺灣公司,被應用於佛山的廠房大量生產。於是,絕大部分的收益隨之而流到香港以外。
香港的創科思維是時候改變了。技術的應用與整合不該再被當成一種「簡單」和「低層次」的活動,產品設計應該被視為最高端的技術能力。深圳其實早就向我們透露了創科的秘密。深圳本來就不是全國技術中心,科研基礎極為薄弱,沒有最「先進」和「前沿」的技術,有一段時間更因為「山寨」而受盡白眼。但正正由於這種模仿,讓深圳反覆完成產品開發的流程,學懂如何把各種單項技術整合成有經濟價值的產品,從而累積起強大的技術能力。香港今天高不成,低不就,只不過是因為這個城市太少人願意從「低層次」的活動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