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議】零等候時間又如何 長者:居家安老非困在家中
「我平時下晝得閒飲下茶,同班阿婆傾下計咁囉!」這是不少長者希望能居家安老的重要原因,可以選擇的話,大部分長者都不想被困在老人院。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峻,政府近年投入在安老服務的開支連年上升,一直提供更多安老院舍宿位,提倡的「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卻仍未見落實。
要長者能安心居家安老,增加政府社區照顧支援的政策十分重要,唯現時政府的措施仍無法達標,亦無法扭轉一直以來倚重院舍服務的局面。6月發佈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只提出了政策的大方向,施政報告提出的社區照顧「零等候時間」亦欠具體方案,政府除了增加資助服務名額外,更重要的是重新規劃各區長者中心的服務及加強前線人手培訓。
78歲的陳婆婆現時獨居,外出時需以拐杖或推車協助。「我日日都落街,唔會悶嘅!」但她仍熱忱於天天到樓下在小社區中和老友記們暢聚。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曾接受搭橋手術,手術位置現時仍間中出現疼痛。她已使用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近8年,開始使用服務時身體情況較差,手術出院後亦曾需要機構送飯,但陳婆婆熱愛原本居住的社區,現時康復進展良好。
她需要復康運動、協助洗澡、家居清潔、量血糖及陪診的服務,護理員亦會跟她做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而送膳服務她現時已沒有再使用。「我日日都落街買餸㗎,咪幾個阿婆咁一齊去囉!」後來她的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她亦不想住進老人院舍。「我差唔多周街都識嘅,一日見成30個朋友!」陳婆婆笑得開懷地說。陳婆婆雖然獨居,但從沒感到生活沉悶,每天都會到公園、街市和老友記一起聊天。
「護理員同我好似姊妹咁好!」她在公園亦有時看到在區內到訪其他長者家的護理員,都會熱情打招呼,婆婆保持心境開朗。她亦喜歡參與很多活動,希望能一直留在社區,育有的四個兒女亦會不定期到訪探望她。「居家安老」不單是留在家中養老,不少長者亦如陳婆婆一樣,很重視留在社區中的生活,但社區照顧的配套要做好,才能讓長者能安心居家安老。
社區照顧資源投入不足 社區照顧院舍服務失衡
即使政府提倡「以居家安老為本」,但政府投入的資源明顯向院舍服務傾斜,提供的院舍名額和開支都比社區照顧的多,輪候院舍和社區照顧服務的長者比例為三比一。長者平均輪候院舍服務的時間約為2年,而社區照顧服務則約為11個月,但部分輪候社區服務的長者會同時輪候院舍,亦有長者或家人因認為社區服務無法滿足他們要求而直接選擇輪候院舍,故社區服務的需求未必能於數字上反映。
社區照顧服務應先滿足 更個人化需求日增
若然能提供足夠的社區支援,更多長者能延後住院時間,留在社區安享晚年,讓院舍資源分配可以更完善外,亦更符合大部分長者的願望。據統計處進行的調查,絕大部分的長者都沒有打算入住安老院,當中更有超過八成的長者表示即使日後身體狀況變差,仍希望留在家中而無須入住安老院舍。
在現時的社區照顧名額不足的情況下,輪候中的輕度體弱長者的身體狀況無法得以紓緩,到能用到服務時可能已惡化至需要住院,令院舍輪候人數再增加。由此可見,住院乃大部分長者最後無可奈何的選擇,但居家安老對長者而言仍有難度。
香港的人口急速老化,安老服務的需求定必愈來愈大,資源重整以讓最急切需要服務的長者得到照顧十分重要。據《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長者人口(65歲或以上人士) 將會以比整體人口更快的速度上升,由2016年的116萬增加至2036年的237萬,再進一步增至2066年的259萬,將佔總人口的36.6%。在現時出生率低的情況下,勞動人口難以撫養大量的長者,不足的安老政策令大量長者生活困苦。
每位長者需要的家居照顧服務各有不同,政府提供的社區服務包括送飯、陪診、復康、家居清潔等,主要透過「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協助輕度體弱長者,至於中度或嚴重體弱長者,則以「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提供更多復康運動及特別護理。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屯門區改善家局及社區照顧服務主任王艷芳指,中心現獲社署分配160個名額,每名長者會接受由4位專業人士一同評估的個案管理模式,決定個別長者需要的服務,當中物理治療為中心最多長者使用的服務,約佔75%的個案,而陪診及送飯則分別有25%及20%。
因此,社區照顧服務不是單純增加名額便足夠,服務提供者亦需要按長者實際期望及需要而設計個別的服務,部分長者可能只需一、兩項服務,亦有部分需要全部的服務,政府亦應適時檢討每服務名額的成本預算是否足以應付大部分長者的需要。
院舍服務成本高 建津貼院舍需時
可是,院舍服務成本遠比社區照顧服務高,政府需每年增加院舍名額及開支,建設新的院舍則需要約9年時間,以現時每年只建成2-3間資助安老院的情況來看,輪候人數難以在短期內縮短。因此,每年政府安老開支大增,亦無法大幅提高社區服務名額,以致兩方面需求也無法滿足。
於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指目標要做到社區照顧服務「零輪候時間」承諾,反映今屆政府落實居家安老的決心。根據長者社區照顧關注組以2015年的數據研究,只需4億4,800萬元,就足以支付一年全部輪候社區照顧服務的開支,但單純增加服務名額,以現時各個名額的服務成本,並不足以滿足長者的需求。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總監黃翠恩指,社區照顧服務應以長者為本,但現時的服務受制於政府規劃的類型和次數,應要更大的彈性,例如部分長者可能需要人陪同到公園、陪同買菜等,但這些服務並沒有包括在任何計劃中,須社福機構額外花資源去做,無法完全照顧長者不同的需要。
她亦表示資源亦是問題,以現時信義會提供的「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每個名額每月約$4400的服務成本,一星期中長者只能接受到1至2次的護理及復康服務,並不足以幫助獨居或雙老家庭,大部分能使用服務的長者均有其他護老者同住或協助。因此,政府除了要令輪候時間減至零外,亦要增加每個名額的服務成本,才能符合長者的真正需要。
把責任推給市場 社區券難減津貼服務人龍
政府亦深明單靠現行政府資助的社區照顧服務不足以應付需求,早於2013年以「錢跟人走」的方式推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讓在輪候政府服務的合資格人士,以社區券的模式,使用在非政府機構及社會企業營運提供的服務,第一階段並沒有包括其他私營服務提供者。在該計劃下,長者須共同付款及接受經濟審查的安排,部分坊間的服務費用比政府的社區照顧服務明顯高,質素卻沒有受監管保障,不少長者寧可繼續輪候政府服務,也不願使用社區券,計劃成效不大,政府卻仍推出第二階段試驗,把責任交給市場,而沒有着力提供更多津貼服務。
截至2015年9月底,累積獲發社區券的人數有2650,而已使用的只有1114人,更有1282人選擇退出計劃,有約五成參與的長者沒有在計劃中受惠,反映社區券不受長者歡迎,成效不彰。現時有不少的非政府機構及私人營運者提供自負盈虧的社區照顧服務並非一條龍服務,有只提供日間護理的機構,亦有只提供家居照顧服務的單位,在沒有整合服務的情況下,長者須要自行尋找多個單位,對長者而言亦未必方便,難以找到合適的服務。
現行的私營服務仍未夠多元化及成熟,政府卻仍於去年繼續推出第二階段試驗計劃,加入私營服務提供者,市場主導的社區券未必能有效紓緩輪候時間,於施政報告宣佈再增加至6000張,希望把輪候政府津貼服務的隊伍分流到其他坊間的服務提供者。
然而,政府應從根本解決問題,整體規劃各類津貼長者中心的服務並加強人手培訓,確保服務質素,而非倚靠市場提供質素參差的服務。要讓「零等候時間」不成空話,政府需要的是規劃各中心提供的服務,不是只縮短輪候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