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石盤種榕樹的荒謬──政府綠化只為跑數?
世界經歷不斷發展,現代人對生活不止要求兩餐溫飽與吃喝玩樂,更追求生活質素,因此可持續發展、有機、循環再用、動物友善……即在城市生活加入更多天然、非人造、人性化的元素,成為不少現代人的日常。
城市發展與自然保育是現今全球的大趨勢。可是,颱風天鴿令一棵榕樹倒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榕樹並非盤根在地,而是被栽種於花槽中,再被人以螺絲鑲嵌在地。在人口密度及地積比率都極高的香港,儘管近年不少市民對於保育以及城市規劃的意識愈來愈高,但城市依然不斷發展──地面鋪滿混凝土,地底則滿佈寬頻與電線,樹根因此無處生長。原來適合在香港生長的榕樹,愈來愈缺乏舒展的空間,甚至「無法扎根在地」。這種荒誕的情況背後,癥結在於香港一直缺乏完善的保育樹木以及綠化帶政策。
「細葉榕:本土樹木,易生長,長壽,良好遮陰樹」。
細葉榕適合在炎熱潮濕地區生長,因此常見於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雲南、貴州,同時亦分布於台灣、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地。
香港也長有不少細葉榕:在八十年代,香港多個政府部門因不同原因曾進行大規模種植。例如漁農自然護理署為防止水土流失,在土地貧瘠的郊野公園廣泛種植台灣相思、紅膠木、白千層、木麻黃等。土木工程拓展署為保護斜坡防止水土流失,於斜坡及偏遠山嶺大規模種植桉樹。而房屋署為綠化環境,就在多個公共屋邨廣泛種植洋紫荊和細葉榕。為人熟知的林村許願樹,便是香港年長的榕樹之一。
由於細葉榕樹冠較大,而且生長期間枝葉繁茂,因此可起庇蔭的作用,形成一個天然的遮陽傘,加上病蟲害少,所以細葉榕常被種植在人行道兩旁,為路人遮風擋雨。
樹木可為城市帶來平衡 使人回到街道
樹木與植物可以為緊張的城市生活帶來心境和生態上的平衡。眾所周知,密集的高樓大廈會不斷吸收與反射光和熱,同時亦會窒礙空氣流通,不但令城市的溫度不斷上升,亦會困住污染物,而在悶熱的環境下,人更常使用冷氣,浪費更多能源,同時亦令街道的walkability減低。
Jane Jacobs在其經典著作《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中指出:「如果一個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這個城市也會顯得有意思;如果一個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單調乏味,那麼這個城市也會非常單調乏味。」充滿多元化小店的街道固然可吸引更多人留在街道上,樹木亦可帶來相同效果。樹冠大的樹木可以帶來樹蔭,樹木亦可透過光合作用減低人口稠密地區所排放的熱能與煙霧,另外植物與可儲水的泥土也可透過蒸發作用揮發熱力。溫度降低,人在街道上作戶外活動自然也會感到比較舒適。
城市發展卻容不下榕樹
可惜,在以發展主導的香港,因細葉榕樹冠大以及枝葉繁茂,許多原來種植在街道上的榕樹都難以容身。不少榕樹被剪去氣根,因氣根不能接觸地面,所以闊大的樹冠沒有新枝幹可作依靠,榕樹因此搖搖欲墜,成為人的威脅。而最後為了減低榕樹為人所來的傷害,不少榕樹因而被砍或過度修剪。今次榕樹倒下後,更讓大家警覺原來城中的樹並不一定盤根大地,原來可能是石盤種大樹。
連政府自己都承認讓人留下綠化不足的印象
雖然政府於2010年3月在發展局工務科之下成立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藉以倡導新的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政策。政府更指出過去3年,政府用於綠化工作方面的開支,平均每年約為2億元,每年種植約1000萬棵喬木、灌木和時花。
但香港一直奉行「密集城區 + 廣闊郊野」的城市模式,雖然綠化地帶比率不低,但依然讓人感覺綠化不足──土木工程署在2012年發表的《綠化總綱圖》中便說:「香港整體的綠化程度對比其他城市毫不遜色。香港予人綠化不足的印象,可能是由於本港大部分綠化地區位處郊外。」
市民要享受綠色,只可以到郊外;一回到城區,卻只有硬綁綁的石屎建築。而即使政府設有古樹保育措施,卻未有就城市的綠化比例及分佈定下指標,更沒有為樹木保育條例及園境條例設立規劃機制或修訂契約。而整個《綠化總綱圖》仍是以倡導與教育為主,未能為發展主導的私人企業帶來合理的綠化規範。
種下新樹為跑數 還是有為了讓城市宜居?
哪怕政府本身去實行綠化計劃時,選址卻主要分佈在火葬場、醫院、政府辦公大樓、學校等,並非大部份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切身處地受惠的地方;而一般在市區內所看到的綠化措施,更偏向選擇在馬路中央或路邊種植小花或疏落的棕樹。這些樹木未能如榕樹般起着庇蔭的作用,使人質疑到底政府砍下樹木,再種下新樹時,有沒有考慮如何讓市民能夠舒適地行走?抑或是純粹為了達至「各工務部門基於發展需要每年約移走10,000棵樹,但每年也會種植超過60,000棵樹代替 (即每移除1棵樹會種植6棵樹 )的目標?除了數量上達標,又有沒有考慮種什麼、在哪裏種這些同樣影響整體綠化效果的條件因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棵樹來之不易。而樹木在石屎森林中更見可貴。平衡自然與發展,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可是,一棵榕樹的倒下讓我們發現石盤種大樹的荒謬,也讓不少香港人感到憤怒。試問政府敢不敢、願不願為樹木的保育立下藍圖,繼而實行?抑或任由香港繼續以發展主導,而所有綠化措施皆為跑數交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