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土地大辯論?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在社交平台上質問香港將來的土地需求「有這麼多嗎?」,並表示建城造地是科學和專業的,需求不能不估量,供應規劃不能不量化,政府開發新區的財政收支不能不預算,「不能拍腦袋,矯枉過正的後果會很嚴重」。
對此,先是財政司司長,亦即是梁振英任內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隔空反駁,指出政府在2003年後多年沒有賣地甚至停止造地,造成的後遺症影響很大,因此香港要持續造地以建立土地儲備,當局同時會監察市場的變化。
接着是特首李家超表示,房屋市場要健康發展,土地主導權一定要在政府手上,否則主導權就變成在利益藩籬的控制之中,不符合市民利益,也不符合香港利益。他又指出,造地和土地供應是兩回事,政府可以將當時不需要推出的土地放在土地儲備,客觀地按數據而決定土地供應。
據報有官員不明白梁振英為何要公開發文,但所有香港人都知道這位前特首堪稱最積極的時事評論員,曾經每天關注一份報章,現在既然樓市、土地供應是個議題,他加入討論又有誰會覺得奇怪?難道公共討論如此熱鬧,就只欠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或是曾任發展局局長的前特首林鄭月娥尚未參加這場「高層次」土地大辯論。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對土地和房屋的討論熾熱,即使各有立場,未尚不是好事。
毋庸贅言,社會擔心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同時推進,將令未來樓價進一步受壓。惟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如果價格只由供求決定,為什麼梁振英和林鄭月娥任內積極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但樓價節節攀升?如果價格只由供求決定,為什麼本港樓市在2021年見頂後突然調頭回落,而明明所謂的移民潮在此前已經出現?單就近年的跌市而言,明顯這是由高息環境所致,壓抑了社會購買力。
供求當然對價格有影響,但價格反過來難道又對供應沒有影響嗎?沒有地產商——或者應該說沒有商人——會喜歡高買低賣,所有人都希望待價而沽。當我們說地產商待價而沽的時候,這嚴格而言不是一種批評,而是指出資本主義邏輯下的客觀常態。這是為什麼在樓價趨跌的時期,本港的一手樓貨尾往往愈積愈多,最新按季再增加2千伙,達到2.1萬個單位,逼近廿年高位。
即使不說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較上季減少1千伙至10.8萬伙,這一年多的住宅用地流標還不夠多嗎?荃灣油柑頭首置上車盤、東涌第106B區住宅地、港鐵東涌東站零入標、柴灣祥民道樂建居,最新是市建局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即使直通啟德新發展區的地下購物街,同樣慘成市建局十年來首次住宅重建項目流標。在商而商,地產商在高息環境下也有融資成本、財政壓力等考慮,但這只是進一步顯示了造地和房屋供應的關係不能夠簡單劃上等號。除非像將油柑頭批給房協那樣,政府不只提供土地,也敢於興建房屋。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施政報告》仍然提出將在年底前啟動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部分的環評程序,但未來十年來自人工島的熟地供應已由約400公頃減至300公頃。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甚至明言,交椅洲人工島的發展步速已經放慢,「拉長些」去做,是為未來30年作打算。既然如此,人工島的土地供應就無法簡單用「將來的需求有這麼多嗎?」和「供應大幅增加」來討論,而必須加上時間的維度——「將來」是指何時?供應和需求的平衡是指中短期抑或長期?
眾所周知,至2048年香港整體土地需求約爲6200公頃的估算乃來自《2030+》,是經過詳細研究、分析之後作的專業判斷。但另一邊廂,前特首的言論也並非全然「拍腦袋」。畢竟負資產問題始終為市民所擔心,「政府財政問題可以如何應對?」是應該問的。新界東北如果是香港最後一個政府有錢賺的開發區,這將對公共財政構成怎樣的結構改變?這些全部都是需要回答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早於梁振英和林鄭月娥政府任內,當時之財政司司長就應該回答。
所以當我們歡迎土地(再次)大辯論的時候,真正關注的不只是造地多少、樓價高低,更是香港經濟和財政結構的改革。政府過去七個財政年度預算大約兩成收入來自賣地收益,無異於令財政狀況受制於地產市道。現屆政府堅持造地,建立土地儲備,縱然值得肯定,但財政結構上又是否為此作好了準備?沒有高增值的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就難有收入來源以投資未來。但香港除了在董建華政府任內,再沒有認真探討過如何發展。更多人寧願把時間花在微枝末節,爭論填海應該是300公頃抑或400公頃,成本是5800億抑或是6000億。
美其名的「土地大辯論」實情只是「小辯論」,而且連公共財政、宏觀經濟、產業政策都未曾觸及。在這個階段,若說香港不只要「土地大辯論」更要「經濟大改革」,可能是不切實際的奢求。無怪乎香港多年來只是從一個虛幻繁榮走向下一個幻境中,然後從一個困境走到下一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