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與香港的溝通之道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周一(8月19日)官宣調任廣西黨委委員、常委,結束長逾五年的駐港工作經歷。這五年恰逢香港社會遭逢巨變,中聯辦改變作風,包括盧新寧在內的領導層成員積極走進民間,探究香港問題的根本與解決方法,中央治港體系更是經歷重大改革。
盧新寧在2019年3月「空降」香港擔任中聯辦副主任,主要負責宣傳及文教工作。派駐香港之前,她長期在《人民日報》任職,從編輯、記者做起,拾級而上,先後擔任社教科文部文化組組長、人民日報社編輯委員會委員兼評論部主任,2014年升任副總編輯。在《人民日報》期間,她以參與「任仲平」的撰寫而廣為海內外中國政治觀察者熟知,每逢重要事件、關鍵時期,《人民日報》都會在頭版刊載署名「任仲平」的政論文章。
盧新寧來港之前,香港經歷過「佔中」運動與旺角騷亂等一系列事件的衝擊,也暴露了涉港機構與香港社會溝通的方法明顯離地、離心,更反映香港社會及年輕一代對未來的想像急速變化,而治港體系難以有效擔當中央與香港社會建立共識的橋樑。作為香港回歸後首名來自中央權威喉舌的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的「空降」,可以視為中央意圖改變治港文宣和與市民溝通的策略,重新向港人講好中國故事的嘗試。她履職不久就見證了香港的劇烈社會動盪,親眼目睹回歸以來積重難返的社會矛盾,經由反修例風波大規模爆發。為了止暴制亂,中央以雷霆之勢推出《香港國安法》,並積極啟動各種制度改革。在修例風波尚未平息之際,席捲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臨,香港遭受內外變局的雙重夾擊。
「香港是本難懂的書。6月以來的反修例風波,升級的暴力、持續的騷亂、起伏的人心,讓讀懂香港『難上加難』。」盧新寧來港大半年後,曾在為一本書撰寫的序言裏發出如此感慨。由於分管的工作性質,她是中聯辧各副主任裏在本地媒體曝光機會最多的一人,為外界提供了一扇窗口,觀察中聯辦在維護中央的權威和底線的同時,如何堅持「一國兩制」方針,調整應對香港議題的態度與策略、如何改善與香港各界的溝通方式。
反修例風波之後中聯辦最大變化之一是多次組織大規模落區行動,2021年國慶前後便動員超過八成人員深入全港十八區探訪基層市民。盧新寧向傳媒總結行程時,列舉該次行動探訪了979間劏房、公屋、過渡性房屋、居民和中小商戶,探訪了3,985名市民,收集了6,347條意見、訴求和建議。時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指示每一條意見都要「詳細記錄、匯總造冊、分類處置」,並把屬於特區政府施政範圍內的「梳理清單轉交。」盧新寧本人在探望一個租住面積不及20平方米劏房的家庭時感嘆「讓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長大,實在太對不起他們了」,一語中的。
舉辦研討會與集思會亦反映中聯辦展現新作風的努力。盧新寧曾稱,智庫是香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勉勵香港的智庫、學者、社會組織與媒體要多為香港落實良政善治出力。教育是她分管的另一重要領域。在中共二十大結束後出席教育界活動時,她提到香港應逐步建立和完善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指出香港教育因為特定歷史背景,形成了獨特的體系、管治架構及法律制度,這樣的理解既是實事求是,也不回避問題,她還鼓勵特區政府著手大力改革,提升學生國家意識及愛國精神。
不同於2014年「佔中」運動中所展示的「強硬」,從盧新寧身上,可以清晰看到中聯辦推動改變與香港社會溝通模式的努力。鑑於兩地文化差異,這樣的改善絕不容易,但卻有利於展現誠意,促進兩地之間的互信,時下的港人北上風潮既是溝通改善的結果,也是推動香港由治及興、聚焦民生改革和人心回歸的新起點。從2019年的「割席」到疫情後北上消費,雖然推動這一轉變的因素是複雜綜合的,甚至是偶然的,不過至少說明,溝通在衝突環境中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溝通得好,矛盾和誤會可以化解,溝通得不好,矛盾和誤會不僅會激化還會引發不可預測的連鎖效應。
「深入這座城市的生活時間之中,看一看這些平凡人的香港故事,或許更能讀懂人心的大勢所趨,更能感受歷史的向陽而生。」帶着「講好中國故事」任務來港的盧新寧,清晰地意識到要在這小片土地講好國家的發展故事,前提是讀懂香港自身的故事。說到底,「一國兩制」內含兩種不同制度和模式的溝通,只有建立良好開放的溝通渠道,尊重對方的獨特性,包容對方與自己的差異,才能更好地求同存異,以全面發揮這一偉大制度設計的獨特優勢。
人事變動本身是常態,改革卻是現在進行式,如何延續「以大事小以仁」的溝通原則,促進民心回歸,為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添磚加瓦,既是中聯辦份內職責,也應該是中央進一步深化治港體系改革的重要考量。
我們支持中央持續改革和完善治港體系,積極鼓勵香港政府推動改革。我們祝願盧新寧副主任在「八桂大地」的工作得心應手,歡迎她隨時回香港「省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