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市民感受緣何與香港經濟數據背離?

撰文:梁海明
出版:更新:

梁海明專欄|寰海明察

經濟數據往往被視為衡量其經濟繁榮與否的重要標尺。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盡管香港的經濟數據在絕大多數時候並未展現出過於慘淡的景象,市民們卻普遍感到經濟狀況不佳。這種「真經濟」與市民切身體驗的「感受經濟」之間的巨大差距,不僅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也促使我們深入探究其背後的原因,並思考如何通過改革來縮小這一鴻溝。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經濟總量、對外貿易、金融市場等方面均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GDP增長率、失業率、通脹率和進出口貿易等關鍵經濟指標,在多數時候都維持在較為合理的增長區間內。

然而,與這些光鮮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民們對經濟狀況的普遍不滿。高昂的生活成本、就業市場的壓力、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福利的不足、不少公司倒閉……更令市民們感到經濟堪憂。

個體狀況差異 收入分配不均

「真經濟」與市民切身體驗的「感受經濟」(Felt Economy)之間,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筆者相信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香港宏觀經濟數據反映的是整個經濟體的總體狀況,是「真經濟」的量化表達。然而,這些數據往往難以全面反映每一個個體或群體的具體經濟狀況。例如,即使GDP持續增長,但如果增長主要集中在少數行業或地區,那麽大部分市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並未得到顯著改善。此外,經濟數據的統計口徑和時間跨度也可能導致數據與實際感受之間的偏差。

其二,香港經濟長期以金融、貿易和物流為支柱,但這種單一的經濟結構使得香港在面對外部衝擊時缺乏足夠的韌性。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變化和新興產業的崛起,香港的傳統優勢產業逐漸面臨挑戰。同時,新興產業的發展又受到諸多限製,如土地、人才、資金等資源的短缺。這種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使得香港經濟難以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也加劇了市民對經濟狀況的不滿。

其三,收入分配不均衡是導致「真經濟」與「感受經濟」差距擴大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如果收入分配機製不能有效調節收入差距,就會導致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而大多數市民則難以分享經濟增長的果實。本港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其收入分配問題尤為突出。高昂的房價、教育、醫療等生活成本,使得中低收入階層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其四,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的完善程度也是影響市民感受經濟的重要因素。若然特區政府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投入不足,就會導致市民在面臨這些生活壓力時感到更加困難。香港雖然擁有較為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但在某些領域仍存在不足。例如,住房問題一直是困擾香港市民的難題之一,高昂的房價使得許多家庭難以擁有自己的住房。

此外,平心而論,「感受經濟」作為一種主觀體驗,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不同的市民對同一經濟現象的感受可能截然不同。這種主觀性使得「感受經濟」難以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也增加了與「真經濟」之間的差距。此外,市民們對經濟狀況的感受還受到個人經歷、價值觀、社會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投入創新科技 升級金融服務

面對「真經濟」與「感受經濟」之間的巨大差距,香港特區政府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改良型改革措施來縮小這一鴻溝,讓市民們能夠真正感受到經濟增長所帶來好處。要進行改良型改革,除了靖海侯此前提到要以優化政府運作機制確認改革的路線,政府主動式改革,全民參與式改革外,也可考慮在以下的具體領域進行改良型改革。

其一,香港需要加快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升級,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通過鼓勵新興產業和高附加值產業的成長,降低對傳統產業的依賴程度,增強經濟的韌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加強與內地尤其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為經濟發展註入新的動力。

其二,創新科技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香港需要加大對創新科技領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以及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尤其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

其三,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了保持這一優勢地位並推動金融服務的持續優化升級,香港需要積極參與國家金融開放戰略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引進來」的重要平臺;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安全性;加強金融監管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透明提升國際投資者的信心;擴大人民幣國際化的服務功能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其四,為了緩解市民在經濟上的壓力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香港特區政府需要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提升社會福利與公共服務水平。通過增加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資源的投入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確保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加強社會公平和正義建設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等手段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

其五,人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為了保持經濟的持續繁榮和競爭力香港需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通過加強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推出更加優惠的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尤其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人才來港工作和生活;加強與國際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升香港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香港經濟數據與市民感受之間的背離現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縮小這一差距讓市民們真正感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實惠,需要特區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在多個領域共同推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否則市民感受與香港經濟數據背離的鴻溝會持續增長,則非縮小。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