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塌海堤】第三處崩塌曝光!沙泥湧出海面75米 路政續隱瞞
《香港01》揭露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填海區,因工程失誤驚現海堤崩塌,兩年多來公眾蒙在鼓裡。路政署長鍾錦華事後急急解畫,承認填海區有兩處「移位」,卻以事件不影響公眾安全和環境為由,拒全面交代。然而一切逃不過衛星拍攝,《香港01》翻查多幅空照圖,發現香港接線最接近人工島的尾段填海區,原來亦曾於2014年9月出現填海堤崩,傾瀉而出的海砂、淤泥,向外伸延最多達75米,路政署至今仍隱瞞未有公布。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分析,「第三個」區域確已崩塌,「看來這部份工程是一路起海堤一路填海,後來出了事再『補飛』」。
路政署涉嫌秘而不宣,未有公布出現海堤崩塌的地點,同屬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HY/2011/03合約範圍,位處機場南跑道導航燈附近,承建商同樣是中國建築。根據地政總署及Google高空圖顯示,該處於2014年4月已經動工,當時舊有海堤已被拆除,新填的土地沿舊有海岸線伸延,亦有工程船靠近施工。
路政署長本週一解釋:2014年10月才發現兩處海堤移位
地政總署航空圖踢爆:2014年9月前,已出現第三處填海區崩塌
工程期間沙泥突湧海面
不過至2014年9月,高空圖卻顯示,今次發現的第三個崩塌區,有沙泥失控湧出海面,更較原定填海設計圖向海面伸延達75米,情況與《香港01》早前揭露海堤崩塌區域的情況相似,海岸線凹凸不平,路政署卻從未提及,周一記者會上只「局部承認」兩處海堤崩塌。
至2015年1月,承辦商似正進行修補工程,凹凸的海岸線已變得工整,大部分海堤已經建成,更已鋪上護面大石,施工進入最後階段。不過,此時海堤兩側卻又突然出現疑為「漏泥」現象,填海區對出海域更浮現多堆深黑色泥土,似為海床淤泥,與周遭填海使用的沙泥,顏色截然不同。後來到2015年8月,工整的海堤外,才出現路政署署長口中的「臨時堤腳荷載平台(toe loading platform )」,直至最新航空圖顯示,「平台」已較原定設計向外伸延近65米。
路政署涉隱瞞填海失誤
雖然路政署聲言沒有隱瞞崩塌事件,但根據路政署日前解釋,署方發現的海堤崩塌,只涉及兩處,署方更於記者會上標示崩塌位置,但今次發現的「第三個崩塌區」,署方卻未有提及。
不過古怪之處,在於署方的解釋文件卻又顯示,承建商曾於「第三個崩塌區」建造所謂的「臨時堤腳荷載平台」;而設立該平台的惟一目的,按署方解釋,恰恰就是要挽救崩塌的海堤。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知悉事件後表示震驚,認為局方是「一個大話冚一個大話」,將會造成公眾對工程的信心危機,表明將於星期一環境事務委員會繼續追問事件。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根據航空照片,上述「第三個崩塌」區域,在2014年9月已出現泥土移動,在規劃填土區外形成大片不規則泥沙及堆土。到2015年1月的衛星圖,才見到部份工整的海牆完成,而海牆前「移動」的土堆亦被清除。「看來這部份工程是從北向南一路起海堤一路填海,後來出事是很可能由於北部的填土把原有的海相淤泥一直往南擠,等擠出了規劃填土區再『補飛』的,相片中其他海堤都似乎大部分未能依據原有的設計海岸線,走了出界。」
❮香港01❯就路政署涉隱瞞第三個海堤崩塌區事宜,向路政署查詢,暫未有回覆。
港珠澳醜聞屢次密冚
運房局、路政署被多名立法會議員轟未主動匯報海堤崩塌,意圖「逃避公眾及立法會監察」,且以「擠牙膏」方式回應查詢。事實上,單就港珠澳大橋工程重要消息,政府回應已多次不盡不實,往往被揭發問題始承認,甚至改口。2015年底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被揭發「飄移」最多6至7米,署理運輸及房屋局長邱誠武曾於立法會解畫時稱,人工島出現移動情況普遍,不會構成整體工程進一步延誤。但相隔僅數小時,署方突於深夜發稿,改口承認工程無法如期完工,估計整個香港段工程須延至2017 年底始完成。
及後,署方又突然披露人工島填海方式有重大改動,指已由原定以鋼圓筒建造,改為傳統的拋石方式建造,當時事件引起各界嘩然,有前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認為拋石方式有可能揚起大量沙泥影響水質,亦有立法會議員力斥署方有意隱瞞。
而就今次發現的填海工程海堤崩塌事故,事實上早於兩年多前已經發生,但運房局、路政署去年就人工島飄移解畫時,明知香港接線填海工程有海堤崩塌,卻隻字不提,隱瞞事故兩年之多,被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多番被傳媒揭發工程問題,做法不符合市民期望,要求署方公布其他有可能引起社會關注的工程事故,惟署方直至上立法會之時,仍舊隱瞞有第三個倒塌區。
港珠澳大橋遭遇迄今最嚴重工程失誤,運房局及路政署卻含混其辭; 《香港01》歡迎工程各界報料,提供消息、一同監督,身分絶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