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年・鑽石公主號|重組關鍵五日 揭船公司遲應變致疫情失控
一年前,豪華郵輪「鑽石公主號」上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導致712人感染,包括兩名香港人在內合共13人死亡。這場疫症是中國境外首場大爆發,揭示郵輪於承受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侵襲時脆弱不堪;令人嚮往的海上假期,驟變驚險之旅。
早於去年2月1日,香港衛生署已通報「鑽石公主號」的相關人員有乘客下船後確診,對方亦稱會加強船上清潔,不過由1日至5日的關鍵五天,船上確診者卻由1人急增至10人,為初期爆發埋下伏線。究竟這五天船上發生了甚麼事?
《香港01》尋訪乘客、船員及重組經過,發現郵輪管理人員並無及時停止娛樂活動,直至2月3日晚,至少兩場逾百人聚集的大型表演如常舉行,幾乎無任何隔離措施,大多數人亦無戴上口罩。日本專家的研究指出,延誤應對正是造成疫症大爆發的根本原因。
【抗疫一周年系列之三】
鑽石公主號一周年回顧系列報道:
抗疫一年・鑽石公主號|重組關鍵五日 揭船公司遲應變致疫情失控
抗疫一年・鑽石公主號|揭海上隔離失效 船員續工作 食堂成溫床
抗疫一年・鑽石公主號|疫船致兩港人亡 孔繁毅:應及早上岸隔離
▼重組鑽石公主號變疫船首五日經過圖輯▼
2月1日首名乘客確診 4日後增至10人
「第14宗個案是男士,80歲,1月20日在日本橫濱上船,經鹿兒島然後1月25日回到香港」。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去年2月2日在記者會上公布吳伯的確診個案,為載逾3,700人的「鑽石公主號」疫情大爆發掀起序幕。
吳伯是船上第一個確診者。他在香港下船五天後(30日)發燒入住明愛醫院,其後轉送瑪嘉烈醫院,並於2月1日確診。衛生署向《香港01》確認,署方2月1日晚已將吳伯的個案通知「鑽石公主號」在香港的船務代理,並於2月2日凌晨約1時,通報日本衞生當局。
《紐約時報》報道,船務代理即晚回覆衛生署,稱會通報郵輪作所需消毒。該報並引述船公司內部電郵,指港府衛生官員2月2日曾再次電郵建議徹底清潔及消毒郵輪,而郵輪母公司嘉年華集團的副主席兼醫務總監Grant Tarling,亦於同日得悉吳伯確診。
翻查世界衛生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鑽石公主號」確診個案,由2月1日的一宗急增至2月5日的10宗,其後更以每日數十宗的速度攀升。既然衛生署已及早通報,郵輪一方亦稱會消毒,為甚麼船上的疫情會失控呢?
重組2月2日 香港乘客:船上無公布確診、無消毒
「有朋友聯絡我們,指郵輪有人(吳伯)確診,我們馬上到客戶服務處問他們如何處理,他們稱如有安排會作宣布」,香港乘客黄小姐憶述。她與家人1月25日在香港登上「鑽石公主號」,同日吳伯下船;他們從未同時在船上,惟聽到有乘客離船後確診,黃小姐仍頓覺緊張。
當日郵輪已離開沖繩,正前往橫濱,船上一切如常,卻令她更為擔心,「餐廳有酒精及洗手台,但這些自從上船已有,反而我們看不到有大規模清潔,亦無取消活動,但我們很緊張,當日開始戴口罩,部分節目我們寧願不去,盡量保持距離」。
黃小姐稱,留意到船上多了人咳嗽,曾與家人吃飯時聽到旁桌有人不斷咳嗽,他們立即離開,寧願轉到另一餐廳用膳。經歷過2003年SARS的她們格外謹慎,惟他們在船上只屬少數,「幾乎無人戴口罩,很多人望向我們,覺得我們(戴口罩)很奇怪」。
▼受訪者提供船上及當時乘客網上圖片▼
2月3日:船長稱情況受控 逾百人晚上聚集看表演
2月3日,日本國會討論「鑽石公主號」即將抵達橫濱,政府官員首次公開指,計劃為船上不適人士檢測病毒,但未決定需否隔離。當時日本全國有20宗確診,當中三宗屬懷疑本地感染,政府仍未有全盤疫情應對措施。
郵輪上的乘客陸續從新聞知道吳伯的個案,傳媒亦開始追訪,有乘客在Twitter記錄船上情況,顯示船長直至傍晚約6時半,才首次廣播公布吳伯確診,但他稱情況受控,呼籲毋須憂慮,又告知乘客如不適可向船上醫務中心求助,免繳診金。
然而娛樂活動並無停止。「夜晚7時半有個劇場表演,可供逾300人觀賞,不過當晚只有大約100人,不及平時一半」,船上另一名香港乘客陳先生憶述。當晚至少有兩場逾百人觀賞的大型表演如常舉行,記者在Twitter找到另一場劇場表演的片段,顯示觀眾大多無戴口罩。
▼康復者陳生在郵輪及日本醫院圖片▼
2月4日:日檢疫人員陪乘客離船 船上設施仍如常開放
「鑽石公主號」2月3日晚上約11時已趕抵橫濱,日本衛生官員陸續上船,船上有廣播要求所有乘客返回房間,等待專人量度體溫。由乘客上載至Twitter、2月4日早上的船上廣播公布,有乘客出現「緊急狀況」,凌晨在檢疫人員陪同離船,不過船上各項設施仍如常開放。
近傍晚,有廣播宣布檢測將於翌日早上有結果,乘客需留在船上,而郵輪原定2月4日再在橫濱出發往其他目的地的旅程亦取消。乘客Twitter相片及片段顯示,當晚乘客仍可在船上餐廳吃飯,有乘客亦在室內泳池的茶座位置聚集,大部分人仍未戴上口罩。
直至這晚,大部分乘客都以為旅程提早結束,豈料疫症已悄悄擴散,當晚日本傳媒率先報道,船上再有多人確診,乘客之間隨即引發恐慌,黃小姐亦是其中之一,「很緊張及無奈,船公司無特別安排,我們也不知可做什麼」。
2月5日:急增至10人確診 日政府令全船海上隔離
直至2月5日早上,船上廣播才正式公布檢驗結果,稱獲日本政府通知有10人檢測結果呈陽性,已緊急安排離船接受治療。日本政府同日宣布,為防止感染擴散,禁止「鑽石公主號」乘客及船員離船,全船須在橫濱海面隔離14日。
由於決定十分倉促,船員以至日本官員當時亦手忙腳亂。據報道,部分乘客隔離初期無法獲得所需藥物,而日本政府亦承認檢測能力達上限,需更長時間識別確診者。以陳先生為例,他2月4日起發燒,但10天後才獲安排檢測,再過兩天後確診才離船接受治療。
日本專家研究:2月2至4日是感染高峰期
自2月1日首名乘客確診起計,「鑽石公主號」花共四天才取消所有船上活動,正式實施隔離,有沒有錯過抗疫的「黃金時間」呢?日本厚生勞動省聚集性病例對策班成員、北海道大學醫學研究院教授西浦博,2020年2月底發表的論文提供了答案。
西浦博分析郵輪上199名確診者的數據,發現當中74人(37%)在2月7日至9日發病,即出現感染新冠肺炎的病徵。他按此推算,2月2日至4日正是感染的高峰期。如前所述,這關鍵數天之中,船上娛樂活動如常進行,船長宣稱情況受控,大多數乘客亦無戴上口罩。
西浦博的研究同時揭露,乘客發病期普遍早於船員,意味病毒很可能首先在乘客之間傳播,然後傳染到在船上不同位置工作的船員,再在船員與船員,以及船員與乘客之間進一步散播。
港大孔繁毅:乘客自由活動增飛沫傳染風險
對於西浦博的分析,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表示同意。他認為,2月初零號病人剛下船,而船上未有任何隔離措施,乘客仍可自由活動,故風險最高,「最高危當然是聚餐,因為大家面對面,有可能經飛沫傳染」。
他解釋,郵輪上的乘客雖然可在室外例如甲板活動,但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封閉的室內環境,故屬於「半密閉空間」,除了人際的近距離接觸,病毒亦有機會透過空氣調節系統傳播,「以往郵輪上也有很多不同傳染病的爆發,包括流感、諾沃克(諾如)病毒。」
「鑽石公主號」上爆發的新冠疫情,曝露郵輪面對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侵襲時脆弱不堪,不過孔繁毅指出,如及早讓乘客下船,轉往大型運動場館或博覽館隔離,疫情或可更早受控,「因為環境較空曠,空氣流通會較好,(比較)在船上發生交叉感染的機會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