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後港產劇已死?港漂文研學者出書反駁:粗疏、悲觀、一刀切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港產電視劇塑造了文化想像,構建了本土身份,創造了黃金時代;但在今天,「不是藝術」、「沒有價值」、「九七後再無港劇」等標籤確實是港產劇甩不掉的「狗皮膏藥」。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周潞鷺與博士生董若合作出版的新書《日出照舊—香港電視與陸港關係》(《日出照舊》),以回歸後的諸多優秀港產劇,反駁了所謂的「九七沒落說」,認為那是典型的「政治決定藝術」的思維。《日出照舊》又提到,諸如《網中人》、《大時代》等被捧上神壇的「九七前」劇集,從人物塑造到情節設置都是以對內地新移民的醜化和刻板印象,來建構香港人的靈活、文明、正直等形象,對陸港關係造成不小傷害。更有趣的現象是,港產劇過去50年來都熱衷於以陸港關係為題材,周潞鷺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出:「這不僅是香港最重要的宏觀政治之一,也是大多數香港人每天日常生活中要面對的微觀政治。」那麼,在陸港關係日益緊密的今天,港產劇又該如何書寫這一題材、再造文化想像?

2023年年底,TVB與內地優酷合拍的電視劇《新聞女王》,成功引發近年鮮見的話題度和討論度,單單是在內地社交媒體平台「新浪微博」就有超過66萬討論量和17.2億閱讀量。不少論者認為,港產電視劇沉寂多年,終於迎來「小陽春」,甚至有望藉此「復興」。

九七年後港劇已死?

「1997年後的港劇不再大膽書寫政治,創意欠奉,港劇美好的時代自此過去了。」——這是常見的、香港學術界乃至社會對於香港回歸後的港產電視劇的表述。1980年代末期,TVB形成流水線製作模式,劇情漸漸流於模板化;2016年亞洲電視倒閉,TVB一家獨大,壟斷電視市場份額,至今尚未出現有力的競爭者。不少香港年輕人鄙視其為「電視霸權」,連帶着厭惡由TVB製作的港產劇。近年隨着韓劇、歐美劇、內地劇的興起,「電視已死」、「港劇已死」等標籤更加深刻地烙印在觀眾心中,不少學者亦持消極態度。

九七過去,而果然,香港文化消失於江湖;TVB死掉了,劇集都是正路又怕事的;已經放棄港劇十多年。
馬傑偉(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退休教授)
「合拍劇」會讓港劇越來越內地化,以創意、資本主義和娛樂為導向的電視劇,將在多大程度上轉變為以娛樂和宣傳中國國族主義為導向的作品?
馮應謙(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

不過,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周潞鷺與博士生董若今年合作出版的新書《日出照舊—香港電視與陸港關係》(《日出照舊》),詳細地反駁了上述觀點。這是第一本以港產電視劇作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學術書籍。港產劇曾經如此輝煌、遠傳海外,為何鮮有學者進行研究,而是單憑觀察而論?周潞鷺認為,這和社會的悲觀論調息息相關。

「港劇之王」醜化他者構建自我認同

一些港產影視文化研究學者認為,1979年的《網中人》和1992年的《大時代》是「九七前」的高質量港產劇代表,堪稱「神劇」。但周潞鷺並不贊同:「我覺得這一種思維方式非常可笑,因為很忽略審美維度。」她認為電視劇作為長篇敘事,「須以塑造生動、立體、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為審美上的中心任務。」然而,這兩部劇所塑造的主角卻是「二元對立」的扁平人物形象,例如《網中人》的新移民「阿燦」好吃懶做、骯髒邋遢、作奸犯科,而香港人「阿緯」乾淨整潔、踏實勤勞、文明守法——幾組反義詞就能概括兩位主角的形象。《大時代》中的方家和丁家亦是如此,表面上去政治化,但觀眾不難看出,前者是典型的西化的香港人,後者則是充斥暴力犯罪的內地移民。它們共同構建了香港人對新移民、內地人高度負面的刻板印象:「阿燦」長期被用來貶稱內地新移民;而「丁蟹」的行事風格毫無邏輯,可以說是「為殘暴而殘暴」,甚至失去「人性」變得「動物化」。

《日出照舊》指出,《網中人》和《大時代》所構建的「香港人」的本土意識和身份認同,都是通過貶低、污名化內地新移民而實現的。1978年後,內地實行「改革開放」,而香港人認為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如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於是這兩部港劇就使用香港人vs內地人、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先進vs落後的刻板二分法,甚至把陸港關係推向動物vs人類、野蠻vs文明的極端,通過否定和傷害身為弱勢群體的新移民,來構建優越感。

媒體構建了人對世界的理解。周潞鷺說,某程度上,陸港人民長期以來的矛盾,正是由包括電視劇在內的各種媒體所塑造的。「如果長期去醜化一個群體或美化一個群體,都是刻板印象,對雙方都不公平。」她認為電視劇應該「公平呈現每一個群體」,寫出每個群體裡複雜的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這是一種公民權,是我們對電視劇非常重要的要求,它必須履行這個社會責任。」在內地,不同媒介產品都要經過不同程度的審查,例如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對後者的審查要比前者嚴格得多,因為電視是普及率最高的媒體,而電視劇作為最重要的節目、最流行的藝術,對人們的認知構建更為深遠。

「後九七」 更客觀的陸港關係劇

2002至2003年播出的《Loving You 我愛你》,被《日出照舊》形容是「九七後」仍有審美和政治敘事的勇氣的港產劇代表,塑造了真實可信的內地人和香港人的形象,傳遞了「陸港矛盾本質在很大程度上是階級矛盾」的觀點。例如在描述當時香港男性北上包「二奶」的問題時,一視同仁地把內地女性和香港女性描繪成被剝削的群體,並把矛頭指向資本主義下的男權社會。又如香港女性因階級身份矢口否認與內地舞蹈教練的關係,卻輕易愛上內地的公子哥兒。《日出照舊》還指出,該劇在思想上具有先鋒性,例如2010年代爆發的「自由行」、「限奶令」和「雙非孕婦」等陸港衝突,正是源於階級矛盾。

《日出照舊》認為,《Loving You 我愛你》證明TVB仍有追求藝術的一面。雖然它被安排在周六深夜檔,單元劇的模式亦被認為商業價值不高,但編劇能力極高,而且由當時的一線明星鄧萃雯、吳啟華擔綱主演。「TVB自1980年代確立了壟斷地位,才有足夠的資金和人才資源保障藝術創作空間。」儘管該劇僅獲得28點的收視,但TVB仍願撥出資源開拍續集,《日出照舊》就此質問:「TVB是一家疊牀架屋、組織龐大的大機構,並非鐵板一塊、一人獨裁的古代帝國,我們又如何可以肯定,不可能偶爾找到創意發揮的空間呢?」

《日出照舊》盛讚的另一齣港產劇,是2003年播出《九五至尊》。當時正值陸港關係蜜月期(1997-2008年),而該劇並沒有從「醜化內地人」走向「奉承內地人」的極端,而是在喜劇形式下創造出複雜、立體的人物形象,在承認「陸港差異」的同時書寫「陸港同構」。主角「李大蝦」從清朝穿越到廣州,再從廣州以內地新移民身份來港,一開始被香港人嘲笑不懂英語、一窮二白,但很快以優秀的能力讓香港人折服慨嘆:「想不到內地也有這麼好的人才。」另外,劇集還大膽書寫政治議題,例如當中巧妙運用李大蝦是雍正皇帝的身份,隱喻中央政府助力香港走出1997年金融風暴後的經濟困境。

港劇從未得到政府重視

在陸港關係日漸緊密的今天,兩地人民對對方的印象多來自於「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不實信息與偏見橫行。因此,以陸港關係為題材的電視劇去建立兩地人民的相互理解,顯得格外重要。可是,《日出照舊》認為,即使陸港多了合拍劇,卻鮮少創作出好作品。2023年的《香港人在北京》是1997年《香港人在廣州》的姊妹篇,在周潞鷺看來,該劇立意較好,聚焦「北漂」群體體現內地人群體的豐富性,打破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單一刻板印象;然而,人物塑造單調,情節安排粗糙。至於為了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拍攝的《回歸》,周潞鷺直指「名字非常的糟糕,一看就讓人失去興趣」,甚至懷疑該劇只是一項「政治任務」。她無奈感嘆:「咱們能不能不要這麼露骨,至少也要展現一些誠意吧!」

周潞鷺分析,昔日輝煌的港劇之所以沒落至此,撇不開社會和政府對電視劇的輕視。社會常有居高臨下的聲音認為「電影是藝術,電視劇不是藝術」,周潞鷺則用「長篇小說才是奠定作者的寫作功底和文壇地位」進行反駁,例如作家張愛玲和陳忠實都早早以短篇小說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後續仍在努力創作長篇小說。她續指,「美劇早就更新我們對電視劇的認知,被公認為一種藝術形式」,更不乏學者專門出書研究美劇的藝術性和文學價值。

港產劇對外構建了香港中西合璧的國際都會形象,對內讓香港市民在殖民與回歸之間找到探索自我認同和歸屬感。但作為這些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的電視劇,卻未得到香港政府的足夠重視,至少沒有積極地出台更能促進行業發展的政策。例如,早在2000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出台文化保護政策,不允許在黃金時間播放包括港台劇在內的境外電視劇,港台劇漸漸變成次文化;但在香港,並沒有相關規定,而是任由外地製作的影視作品自由播放。又如,電影發展基金早在1999年就創立,至今獲得18.2億元政府投資,但近年才有針對電視劇的「串流平台內容開發計劃」,並且只為四支優勝團隊提供每隊570萬港元的資助。此外,自2013年以來政府再未頒發免費電視牌照。對此,周潞鷺點名批評:「HOY TV(開電視)自開台來,沒拍過任何一部自製港劇,白白霸佔電視牌照。」

「港劇是小市場的奇蹟」

電視劇作為一種最流行的大眾藝術,除了觀賞和娛樂性外,還蘊含經濟、政治以及社會文化的多元價值。韓國2003年播的《大長今》,成功出口至亞洲、美洲、歐洲等130個國家,當地甚至建立「大長今公園」,兩年內吸引近20萬名遊客,帶來巨大經濟利益。2016年播放的《太陽的後裔》,則受惠於免稅政策,得以銷往全球約30個國家,將「韓風」吹向世界各地。2021年的《魷魚遊戲》更不用說了,迅速成為Netflix最受歡迎的原創劇集,播放量在94個國家榮登首位,甚至獲得美國數個主要影視獎項的青睞。

周潞鷺續指,電視劇的最大影響力之一在於其政治價值,是國家的意識形態工具,可以輕易構建或摧毀國族身份,所以很多國家包括韓國在內都對其製作設有非常嚴苛的審查制度。「港劇塑造了我們的文化想像,構建了香港本土身分,建構城市的實力。但香港學術界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本以港劇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學術書籍,這真的像話嗎?所以我要來改變這個歷史,彌補研究空白。」周潞鷺從小在四川長大,偶然間看到《金枝慾孽》後開始對港產劇如癡如醉,更將其作為了學術研究方向,寫下首本研究港劇的學術書籍,「這是我作為港劇粉絲,對港劇的承諾。」

儘管不得不承認港產劇日漸式微,但周潞鷺依然相信「香港電視劇是『小市場』的奇蹟」,因為本地市場不過區區700多萬人,而且多年來沒有文化保護政策,但港產劇至今仍然未被外地劇取代。「港劇還是堅持下來了!」她希望,觀眾和學者不再以偏見看待港產劇,政府能正視電視劇的價值並提供支持,從業者能塑造複雜立體的人物、紮實有趣的劇本,加上美學和意識形態的運用得當,——假以時日,誰說港產劇不能再創一個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