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至上論破產 ? 賀錦麗特朗普勝負只看「感覺」|美國大選
「問題在於經濟,笨蛋!(It’s the economy, stupid!)」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1992年競選總統時的著名口號,一直被認為抓住了美國選舉的關鍵。但到了32年後的今天,問題真的還是在經濟嗎?
當年,共和黨總統老布殊(George H. W. Bush)正在爭取連任,對陣民主黨的克林頓(Bill Clinton)。
任內看着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又打贏了波斯灣戰爭,老布殊的國內支持度節節上升,到1991年3月曾高見89%。相反當時年僅46歲的克林頓在全國政壇的影響力甚微,因此外界普遍看好「戰爭英雄」老布殊將能成功連任。
不過民主黨競選團隊在競選期間將選戰主軸拉回經濟層面,避免老布殊以打勝仗為由拉票。克林頓在選戰中以「問題在於經濟,笨蛋!」作為競選口號,痛批老布殊忽視美國人民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與經濟發展,並點出對外戰爭帶來的龐大負債、高失業率等經濟負擔。
最終,勝選的當然是克林頓,老布殊也成為了美國史上罕見的「單屆總統」。於是,美國政客、政治評論員後來普遍將「經濟決定選舉」視為理所當然,只要在野候選人聚焦於經濟政策或執政黨候選人依靠良好的經濟狀況,就很大程度能奪得未來四年的白宮控制權。
這項「鐵律」或將在2024年的大選中被打破:美國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治下的美國經濟在數據上逐漸好轉,《經濟學人》最近甚至以「令全世界羨慕」(The Envy of the World)作封面標題去描述此刻的美國經濟,然而選民卻不買帳。
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在經濟議題所獲的信任度總體上力壓拜登及其繼任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又譯哈里斯)。如此奇怪的現象,讓人不禁問道「美國選民真的在意經濟嗎?」
問題在於經濟「感覺」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asech Center)於9月進行的民調中,選民仍然視「經濟」為本屆大選最重要的議題,總體而言81%的受訪選民最關心經濟議題;而益普索(Ipsos)10月的民調則顯示,選民認為最重要的事項是「控制物價及生活成本」。
當前美國的宏觀經濟情況良好,通脹已經放緩,逐漸接近聯儲局的2%目標,失業率約4%,屬歷史上較低水平。
綜合上述因素,選情理應對民主黨陣營有利,然而當被問及目前對美國經濟的看法時,35%的受訪者表示更加悲觀,而73%的受訪者則表示,他們沒有感受到「良好經濟」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經濟學作家、網紅斯坎倫(Kyla Scanlon)在2022年創造Viibecession(Vibe+Recession,即「感覺」和「經濟衰退」)一詞,以描述經濟數據與消費者情緒之間的脫節。美國沒有陷入衰退,但美國人卻「認為」、「感覺」經濟不境。
拜登上台以後大推以宏觀產業政策為支柱的「拜登經濟學」。他2022年先後出台《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uduction Act)及《晶片法案》(CHIPS Act),為能源安全和半導體相關產業提供稅收減免、補貼等措施,大大加強對國內的公共投資。
「拜登經濟學」為美國創造出不錯的經濟數據,但它力推宏觀政策的同時卻欠缺一種感性上的敘事,單靠「冷冰冰」的數字難以引起選民在主觀上的認同,更照顧不了選民日常生活中(特別對於百物騰貴)的經濟「感覺」。
無論是與拜登「同一條船」的賀錦麗,還是極力批評拜登政策的特朗普,如今都知道經濟「感覺」比經濟「現實」重要,他們的所謂「政策」都不一次切合美國經濟實況,而是以滿足選民情緒為主,建立起不同的經濟願景,期望能將選民的主觀感覺轉變成實質支持,生怕選民單以一句「我不認為...」、「我感覺不到...」為由對自己投下不信任票。
重振中產:從宏觀回歸「貼地」
為了扭轉「拜登2.0」的觀感,賀錦麗為試圖改變「拜登經濟學」對民眾日常生活的忽視,在接棒後把重點放在重振中產階級,提倡以壓抑物價及提供福利為基礎的「機會經濟」(opportunity economy),幾乎所有重點政策項目都針對一般人的生活所感,而非抽象的宏觀經濟。
賀錦麗在談及「機會經濟」時表示:「當選總統後,我將專注於為中產階級創造機會,促進他們的經濟安全、穩定和尊嚴。」
賀錦麗的提案當中有不少惠及中產階級「衣、食、住、行」的福利政策,包括對首次置居人士補助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的首期、為有新生兒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抵稅額等。
她亦提出上任後將推動美國史上首見禁止哄抬物價的政綱,廣獲兩黨選民歡迎,成為本屆選舉中最受選民青睞的倡議之一。根據《衛報》的民調,約44%跨黨派受訪者喜歡這政策。
賀錦麗透過遠離「拜登經濟學」,以重振中產、有明確金額的具體政策為重點建立出「貼地感」;相較之下,特朗普則將拜登的經濟政策視為建立自身經濟感覺的彈藥。
復興經濟:民粹商人治國 手段「簡單高效」
特朗普的競選策略就是把民眾對生活成本、通貨膨脹「感覺」不滿,歸咎於拜登,乃至其接班人賀錦麗身上。
他先是批評拜登政府無節制的公共開支、官僚主義,後來又藉機批評賀錦麗的「機會經濟」。他表示:「就像拜登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一樣,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騙局之一。」
而事實上即使撇開選民感覺不談,特朗普政府在某幾項經濟數據在新冠疫情前的確比拜登表現得好。《紐約時報》稱,美國2019年9月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都比2024年同期低。
因此特朗普在本屆大選中仍然保留着其民粹一面,屢次提到為美國普羅大眾着想,然而對比起2020年及2016年的大選,他這次更樂於同時強調其商人、着重效率的特質,以「復興」一個效率優異的政府、製造業回歸的強大美國。
他一方面提出排外和減稅的民粹政策,如針對所有外國商品無差別徵收20%的關稅,聲稱能獲取大量收入,甚至揚言要以此取代入息稅(Income Tax);他又提出取消社會福利收入所得稅的建議亦同樣獲兩黨選民歡迎,成為本屆大選中第2受歡迎的經濟政策。
他另一方面又提出「小政府」政策,指勝選後將設立一個由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委員會」(Government Efficiency Commission)對整個聯邦政府進行全面的財務和績效審查。
儘管不少專家對特朗普政策成效存疑,但其倡議似乎更直白易明,透過提出聽起來「簡單高效」的政策更能直擊選民主觀感受。例如當民眾認為生活成本過高時,減稅則直接增加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強調效率則切合美國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無論是工人、管理層、資本家都不陌生甚至大力支持。
當然,幾乎沒有任何事情比「世界首富」馬斯克的加持更加容易讓人明白。
「感覺」以外現實無人問津?
可是,靠感覺來指導經濟,最終也還是逃避不了現實──不過,現實還在頗為遙遠的將來。
美國會預算辦公室(U.S.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估計,賀錦麗的「機會經濟」計畫將在未來十年內導致赤字淨增加1.7兆美元。而特朗普的減稅計畫預計會在未來十年導致赤字增加將近2兆;2人從未詳細談及如何為如此龐大開支埋單。
賀錦麗在《60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被問到相關問題時支晤以對,僅表示「要確保最富有的人繳納公平份額的稅」。
特朗普則希望以對外關稅來填平赤字,但單靠關稅收入根本難以抵消美國高額的赤字。目前公共債務約28兆美元,若落實特朗普的關稅將使2024年的赤字減少約2,000億美元,僅佔總債務的10%。
他們雖選擇性無視經濟現實,但2人以「感覺」主導的經濟願景似乎皆成功說服各自的目標群眾。
美國廣播公司(ABC)10月的民調中,特朗普在整體經濟議題上獲46%信任度,領先於賀錦麗的38%;42%受訪選民則在中產階級議題上傾向相信賀錦麗,勝於特朗普的37%。
距離11月5日的美國大選已愈來愈接近,目前賀錦麗和特朗普在民調上,仍然大致上打成平手。但無論誰勝誰負,本屆選舉或許會為美國政治留下另一句名言:「問題是在感覺,笨蛋!(It’s the vibe, stu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