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大吃大喝年後便秘更嚴重?醫教6招排便順暢從日常生活做起

撰文:Heho健康
出版:更新:

便秘是許多人的煩惱,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2020年調查發現,全台超過525萬人有便秘困擾,其中又以女性、老人及小孩居多。尤其在年節過後,因年節期間大吃大喝不僅造成腸胃負擔,同時也深受便秘所苦。

腸胃科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每天上廁所就沒有便秘,事實上,便秘並不是以多久沒上廁所作為評估標準,只要排便時沒有困難,毫無阻礙、非常順暢,即使3天上1次廁所也無妨。

相關文章:腸胃健康|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3要點自我檢查多喝水補充油脂👇👇👇

+2

解便習慣因人而異 小心慢性便秘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主治醫師曾屏輝表示,造成現代人「滿肚子大便」的原因相當多,在探討便秘的原因之前,必須先了解什麼是便秘。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是,每周解便次數少於三次或排便用力且排出乾硬的糞便。當此症狀超過三個月以上,便可稱之為慢性便秘。至於多久解便一次才叫正常,必須視年齡、飲食慣和日常生活及個人體質而定。

也就是說,每天都有排便並不代表就沒有便秘、而兩三天才解便一次也不代表宿便嚴重。台灣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解釋,每個人的排便頻率會隨著腸胃蠕動的速度、飲食習慣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一個每天以原型食物為主、吃大量高纖維食物的人,排便的頻率會高於一般人;但飲食不均衡的人,其排便頻率會相對低。根據研究,一般來說只要你排便頻率一天不多於三次、一周不少於三次,便是可接受的排便頻率。

相關文章:便秘|大便乾硬要喝暖水?菠蘿黑木耳4食物減宿便依賴瀉藥腸遲鈍👇👇👇

+7

有便意不要忍 迅速解決以免造成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相當多,主要與腸道蠕動變慢、肛門括約肌協調出現問題及神經敏感度變差有關。曾屏輝強調,食物經過食道、胃、小腸到達大腸時,呈粥狀殘渣,大腸會將其水分吸收,逐漸形成固體型態的糞便,再經由腸道蠕動將大便往直腸、肛門方向推動,達直腸時會經由排便反射產生便意,藉由腹部肌肉收縮、外括約肌與恥骨直腸肌放鬆,最終排出糞便。

糞便在往前推進到直腸的過程中,必須經過層層關卡,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結失常,都可能引發便秘。曾屏輝以腸道蠕動的快慢為例,大腸主要負責吸收水分的功能,當腸道蠕動過慢時,導致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太久,水分被大腸吸乾,使糞便乾硬、排出困難。

肛門括約肌協調出問題也是引起便秘的重要關鍵。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便意來的時候,臨時找不到廁所,此時肛門外層括約肌即會發揮控制意志,阻止即將排出的糞便,讓糞便繼續儲存在直腸,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肛門內外括約肌收縮出現問題,進而出現解便困難。

相關文章:【便秘】如廁3大坐姿邊個最易排便?4個穴位助腸胃蠕動防便秘 👇👇👇

+12

便秘治療非藥物為先 最終解方應從日常生活做起

便秘以女性及小孩居多,很多都是因為外面的廁所環境不佳,長期忍便導致神經敏感性變差,糞便一直儲存在直腸,隨著時間的累積,糞便愈變愈硬且愈來愈難解。便秘的治療首重非藥物療法,曾屏輝指出,因為長期使用便秘藥物容易造成不服藥就無法排便,對藥物產生依賴性。

曾屏輝建議有便秘困擾的民眾,應先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生活上一旦有便意就馬上去上廁所的習慣,配合規律的生活、適度運動、纖維及水分的攝取,特別是早上喝水更是重中之重。因為早上起床腸子會有一個大蠕動,此時喝500C.C.的溫開水可以讓胃腸反射、促進腸胃蠕動,對解便有非常大的助益。

▼12種蔬菜膳食纖維排行榜(按圖看清👇👇👇)

+8

相關文章:便秘飲食|12種蔬菜膳食纖維排行!第1名營養價值高可增強免疫力

怕便秘上身?三種檢查方式報你知

鄭乃源強調,如果是飲食、生活習慣造成的便秘,並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危害,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其他疾病腸躁症、腸癌等疾病造成的便秘,抑或是因年紀大、腸胃蠕動變慢造成糞便阻塞,進一步導致缺血性腸炎的可能。到底要怎麼判斷便秘對自己有害與否,主要還是仰賴醫師問診輔以理學或腸鏡檢查才能進一步診斷。

- 醫師問診:藉由病史以及醫師問診判斷便秘可能是哪種狀況,並判斷客戶是否真的是便秘。
- 理學檢查:以肛門與直腸的指診為主。
- 腸鏡檢查:無法直接判斷是否有便秘,但針對有便秘主訴者,可了解是否有其他造成便秘的原因,例如瘜肉或腫瘤。

馬桶坐太久恐釀5種疾病(按圖看清👇👇👇)

+3

相關文章:便秘|排便時間太久恐釀5種疾病!醫生:最好控制在3至5分鐘以內

排便要順暢 先懂6大心法

想要讓自己的排便順暢,最重要的還是從日常生活的型態開始改變。鄭乃源表示,以下6大心法可讓民眾遠離便秘:

1. 攝取足夠熱量:攝取的熱量會影響大腸的蠕動,因此每日攝取的熱量一定要能滿足身體的生理需求。

2. 攝取足量纖維質:纖維可分為水溶性(如木耳、秋葵)與非水溶性(葉菜類、菇類)兩種,建議民眾每日除了攝取足量纖維質,可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量。

3. 喝足足量的水:尤其剛起床時,可以喝一杯溫水,促進大腸蠕動,以利排便。

4. 早睡早起:上午腸道較為活躍,因此建議早睡早起,在腸道活躍的白天固定排便。

5. 固定排便時間:藉由吃早飯、多喝水、起床後走走路或是體外按摩等方式,增加便意,並固定排便時間。

6. 盡量不要憋住便意:排便時間不固定者,有時會因為通勤、開會等日常活動導致不能直接去洗手間解便,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腸道活動,糞便即可能在腸道停留太久,並造成糞便過乾。

延伸閱讀:

羊水幹細胞成保養皮膚、毛髮新利器!佔美學上四大優勢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