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緩解膝痛點做好?中醫5穴位減輕痛楚 一文看清按法位置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要緩解膝蓋痛,中醫治療常會刺激特定穴位,透過改善氣血循環、減輕膝痛的症狀。中醫師分享,有效緩解膝蓋痛的5大穴位,也提供建議按法,膝蓋痛的人快試試看。

緩解膝蓋痛5穴位

台灣中醫師吳建勳指出,膝關節痛宜按摩、敲打數分鐘或針灸,包括:犢鼻穴、內膝眼穴、鶴頂穴、陰陵泉穴;如果不僅兩腳痠痛,全身也有疼痛感,按摩後谿穴更有效果。

相關文章:膝痛|關節僵硬腫脹4症狀代表膝蓋在退化 注意3重點延緩關節老化👇👇👇

+3

1. 犢鼻穴

屬於足陽明胃經,犢是小牛,膝部髕韌帶兩旁凹陷有如牛犢鼻孔,穴在其中,故名。《類經圖翼》也記載,「在膝髕下,胻骨上,骨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

位置:屈膝,犢鼻穴位在髕骨下緣,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左右各有1穴,主治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腳氣。

按法:以大拇指按壓30秒,連續按壓5次以上,或以掌心搓熱,左右穴都要做。

2. 內膝眼

穴屬經外奇穴,膝關節的髕骨下兩側有凹陷,形如眼窩,所以稱為膝眼,其穴在內側者叫做「內膝眼」。

位置:屈膝,內膝眼穴位在髕骨下緣,髕韌帶內側凹陷中,左右各有1穴,主治膝痛,下肢無力。

按法:以大拇指按壓30秒,連續按壓5次以上,或握空拳以拳頭下緣肌肉敲打數分鐘,建議左右穴都做。

九招改善膝蓋痛(按圖了解👇👇👇)

+25

相關閲讀:膝痛|運動會令膝關節退化更嚴重?9招簡單強化運動改善膝蓋痛

3. 鶴頂穴

屬於經外奇穴,膝關節狀如仙鶴之頭頂,穴在髕骨頂端,故名鶴頂。

位置:鶴頂穴位在髕骨上緣正中凹陷處,左右各有1穴,主治膝痛、足脛無力、下肢癱瘓等。

按法:以大拇指按壓30秒,連續按壓5次以上,或握空拳以拳頭下緣肌肉敲打數分鐘,建議左右穴都做。

4. 陰陵泉穴

屬於足太陰脾經。內側為陰,突起為陵,泉出於下。穴位於小腿內側(陰)脛骨內側髁(陵)之下,與陽陵泉相對,是陰筋陵結甘泉,升潤宗筋,上達胸膈,以養肺原,所以稱做陰陵泉穴。

位置:陰陵泉穴位在脛骨內側髁下緣,脛骨內緣的凹陷中。左右各有1穴。主治膝痛、腹痛、腹脹、腹瀉、水腫、小便不利、遺尿、尿失禁、黃疸、痢疾、陰部痛、月經疼痛。

按法:以大拇指按壓30秒,連續按壓5次以上,或握空拳以拳頭下緣肌肉敲打數分鐘,建議左右穴都做。

1分鐘自我檢測肌少症(按圖了解👇👇👇)

+7

相關文章:肌少症|預防肌少症不能只靠蛋白質?做1動作超過12秒恐中招

5. 後谿穴

屬手太陽小腸經。後,是手小指本節之後;谿是小溝。手小指外側握拳肉起如山峰,按之似小豁之曲,故名。

位置:後谿穴位在小指外側,第5指關節處。

按法:後谿穴可通身體後中央線的督脈,貫通整個背後的氣血,讀者以大拇指按壓30秒,連續按壓5次以上,或握空拳以拳頭下緣肌肉敲打數分鐘,左右穴都做。

延伸閲讀:

降血脂喝這杯!何首烏烏髮、強筋骨、防血管硬化 選對才有效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