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龍25】幕後跑手 讓截肢者再度起跑
跑步是運動,也是連結。
透過跑步,我們認識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個故事。於是,《香港01》忽發奇想,何不把訪問用接龍的方式,將大家連結起來?逢星期日出現在「跑手接龍」的受訪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個故事,記者整理訪問資料後,會以受訪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在這個充滿未知數的連結裏,你會成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嗎?今天第25期,承接上一期截肢跑手Ki,今期是把「刀片腳」引進香港的杜sir。
2012年,刀片跑手比斯托利斯在倫敦奧運與一眾跑手競賽,他讓世人知道,憑着努力和刀片義肢(刀片腳),失去兩腿也能踏足世界舞台。
我是跑者,也是義肢矯形師。2007年,我引入這款刀片腳到香港,並尋找適合刀片腳的跑者。當年的截肢者比較隱閉,愛穿長褲遮掩他們截了肢的雙腿,要找出適合刀片腳的跑者並不容易,即使遇到截肢者,也要考慮他們的性格和狀況。性格文靜的,不喜歡跑步;熱愛運動的,也要考慮殘肢狀況是否足以支撐跑步,例如殘肢皮膚狀態不佳,便很容易受傷流血。
伙截肢跑手戰毅行者
香港第一個刀片跑手是人稱馮sir的馮錦雄,這狂人在智利沙漠完成250公里「超馬」,兼奪得隊際冠軍。為了了解刀片跑手,我開始跟隨截肢者跑步,最初我對跑步無甚認識,他們跑多久多遠,我便伴在左右。當刀片腳出現問題,便立刻研究和調教。某天馮錦雄邀請我一起跑半馬拉松,我一口答應,心想:「我10公里用1小時完成,半馬大約2小時完成吧。」沒想到半馬比10公里辛苦多了,我用2小時45分鐘才完成,我本來打算當馮錦雄的陪跑員,他卻比我快30分鐘,實在慚愧。
經歷半馬一役,馮錦雄邀請我組隊參加毅行者。汲取上次經歷,不想成為負累的我準備十足,每隔一天便跑15公里。我漸漸愛上跑步,因為在單調和重複的步伐中找到平靜。40歲將至,生活愈來愈像長跑,這年紀要懂得分配力量和時間,知道何時該收丶何時該放,不能再像年輕時任性地衝。
有朋友感謝我把刀片腳引進香港,讓截肢者重拾跑步樂趣。其實這是「Give and Take」,因為在這過程中我也得到快樂。記得在球場上為一個女孩裝上刀片腳,看着她的表情由緊張轉為快樂,我不禁會心微笑。雖然我幫助她的時間很短,但看她像雛鳥學懂飛,這快樂非筆墨能形容。
秉承「接龍」概念,跑手接龍將集合各路跑步手,並會定期舉行跑步活動,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連結起來!如果你也熱愛跑步,歡迎一齊來跑出生活平衡點!即加入跑手接龍Facebook群組
【跑手接龍】每個跑手都是故事 就從01開始
透過跑步,我們認識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個故事,既然如此,何不把訪問用接龍的方式,將大家連結起來?遊戲就從《香港01》開始……(按此觀看所有「跑手接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