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龍20】醫生跑手.冷靜思考 迅速決策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跑步是運動,也是連結。
透過跑步,我們認識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個故事。於是,《香港01》忽發奇想,何不把訪問用接龍的方式,將大家連結起來?逢星期日出現在「跑手接龍」的受訪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個故事,記者整理訪問資料後,會以受訪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在這個充滿未知數的連結裏,你會成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嗎?今天第20期,承接上一期主角、狀元跑手James,今次是他的師姐,同是醫生的Heidi。而且,她是4x1500米香港紀錄保持者之一。

跑步比定向變數少和容易掌握狀態。(相片由Heidi提供)

我是麻醉科醫生,也是跑手,更是野外定向選手。中四加入香港田徑代表隊,讀大學時初次接觸定向,表現卻未如理想,10公里最佳成績為38分56秒的我,大感挫敗。

定向比賽每一次也有美中不足,正是吸引Heidi繼續參加的原因。(相片由Heidi提供)

跑步是挑戰極限,務求以最短時間完成特定距離;定向則充滿變數,既要跑,又要動腦筋,一次失誤、一次猶豫,都會影響賽果。就如5月的意大利世界排位賽,我一直名列前茅,可惜一次換圖失誤便花掉很多時間,名次一落千丈。當麻醉科醫生跟定向比賽一樣,要在短時間尋找方案和下決定,病人生死就在彈指間。

Heidi在替病人進行全身麻醉。(受訪者提供)

很多人覺得麻醉科醫生在麻醉病人後便離開手術室,實情是整個過程也要伴在左右監測病人。麻醉方法大致有三種,分別是全身丶半身和局部麻醉。進入手術室前,我會根據病人的病歷、年紀和手術類型等決定麻醉方法,例如年紀大、心肺功能差,全身麻醉的風險較高;又如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半身麻醉可能不適合。手術時,我會一直觀察病人的維生指數,若有突發事情例如血壓或血含氧量突降,我要迅速找出原因,一一拆解,再下對策。

有些手術做過很多次,但每次也是獨特的。因為每個病人對藥物反應也不一樣,所以同一種手術也充滿變數。麻醉科醫生追求的就是穩定,讓病人平安完成手術。同樣地,定向比賽也追求穩定,不是爆炸力。兩者遇到突發事故也要冷靜,在最短的時間找出解決方案,把影響降至最低。

Facebook群組 : 跑手接龍

2016年的渣打馬拉松10公里賽,Heidi奪得全場女子總季軍和組別亞軍。(相片由Heidi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