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Fantasy|情越灣仔昔日海岸線 回溯開埠初期發展 細味變遷

撰文:體育來稿
出版:更新:

生活再忙也要放鬆自己,盡量抽時間做做運動,城市散步就是其中一個都市人的運動良方。「行路Fantasy」經過一年半休息後重新出發,繼續為大家推介香港各區散步路線,希望能做到「用腳行路、放眼社區、筆記情懷」。
撰文:閒人止步

前言

一年半前,《01體育》推出「行路Fantasy」欄目,集合7位奇人異士推行城市散步路線,地點無限制(香港﹑外地皆可),實行以遊戲形式遊走城市,一起感受散步的好處。經過7個星期激鬥,小弟閒人最終更勇奪季軍。

閒人止步在行路Fantasy中的6條推介路線一覽。

即睇閒人止步過往Fantasy推介路線:

維港海濱漫步 由西環到北角 細賞香港發展之母
重拾維城足跡 淺談四環九約 今日風景尋覓往日情
踏上成長路 回望人生上半場 一封給中西區的情書
銅鑼灣懷古 念消失的物事 嘆人生有太多下落不明
逆走廣東道 求存 樂活 虛榮 殊途同歸 跑一趟生命之旅
賞花鳥蟲魚 購波鞋潮物 旺角五街享受平民化玩物養志

當日在撰寫最後一條路線之時,曾許願希望「行路Fantasy」有第二季,通過自我增值,進一步加深對香港的認識,來繼續為香港的美好留下點點足跡。殊不知天公聆聽到小弟的訴求,「行路Fantasy 2.0」真的能夠誕生。

不過傷感的是,除了閒人外,初代「行路Fantasy」其餘6位成員都暫時不會在2.0之中亮相,閒人會獨力肩負起介紹香港散步路線這份重責。正因如此,「行路Fantasy 2.0」將不會是一個每輪都計分的Fantasy遊戲,成為了真正「一個人的Fantasy」。

行路Fantasy 2.0正式開始

閒話家常完畢,正式踏上今次旅程。上輪Fantasy閒人推介過港島開埠初期有「維多利亞城」及「四環九約」等概念,當中提及下環,即今日灣仔。由於之前介紹主要涉及西環、上環及中環即今日中西區等地,較少提及灣仔,閒人今次路線就決定介紹香港開埠初期,灣仔原始海岸線一帶舊區的今昔。

皇后大道東洪聖古廟對灣仔整個地區發展有重大意義。(閒人止步攝)

灣仔之名來源於現今灣仔洪聖古廟一帶原來的小海灣地貌,故當地村民稱呼這個小海灣爲「灣仔」。香港開埠後,灣仔附近成爲華人的聚居地,正如前述,當時的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有「四環九約」的通俗分區,現今灣仔到銅鑼灣禮頓山以東一帶被稱爲「下環」,爲「四環」其中一環。

本文之後會提及的洪聖廟對灣仔這一社區起重要地作用,自該廟在香港開埠約十年後1落成開始,區內人流漸多,「灣仔」之名亦日漸流傳,至1881年港英政府根據民俗,將「下環」地區正式命名爲「灣仔」。

「日行萬步」挑戰2024|10.1起報名 11月日均行路1萬步可獲證書

閒人止步行路Fantasy灣仔拾步資訊一覽。(01美術製圖)

閒人今次先由灣仔口(或老一輩稱為「大佛口」)起步,從金鐘地鐵站走出太古廣場三期(PP3)出口,會見到永豐街和萬茂里,而這一帶就是香港第一所發電站───灣仔發電廠(Wan Chai Power Station)昔日所在地。

今次行程由這裏開始。(閒人止步攝)

灣仔發電廠舊地變身文青小區

香港是亞洲其中一個最早有電力供應的地方,而港燈亦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力公司之一。1888年,香港政府為了供應食水予山頂居民,與港燈簽署香港首份電力供應合約,供電予抽水揼抽水上太平山頂。港燈遂於灣仔興建首間發電廠,發電廠於1889年落成,位於灣仔星街和電氣街交界,除發電機組廠房外,亦設有員工宿舍及辦公大樓。

今日如此chill的灣仔小區,有誰想到昔日這裏是一所發電廠的所在地?(閒人止步攝)

1890年12月1日下午6時,港燈開始為香港島部份地區提供電力,包括燃亮位於中環德輔道中的首批50盞電街燈,使香港成為亞洲首批利用電力點亮街燈的城市。

街名為灣仔發電廠的存在留下痕跡:

隨着1910年起,港燈供電範圍由中環伸展至西環及山頂,開始發現灣仔發電廠逐漸不敷應用,便於1913年選址北角興建北角發電廠,並於1919年夏季正式取代灣仔發電廠。灣仔發電廠於1922年停產拆卸。

逾百年前灣仔發展廠舊址,今日已轉化為有格調的文青小區。(閒人止步攝)

至於發電廠附近的街道,除了光明街和電氣街外,更引用《三字經》中的「三光者,日月星」來命名,即今日的日街、月街、星街。由於發電廠燈火通明,所以當地該處又曾被稱為光明圍。

今日該區已搖身一變成為集合各類型格藝術廊、家居精品店、花店、咖啡室、主題餐廳及酒吧等小社區,充滿文青氣息和士紳化的痕跡。

逾百年前灣仔發展廠舊址,今日已轉化為有格調的文青小區。(閒人止步攝)

走到日街盡頭有一小樓梯,和皇后大道東永樂里連接,下望為東美花園:

教會建教堂演化為小區

穿過日月星街小區街尾小巷,連結着另一個富有歷史感的地方。話說香港開埠初期,下環尚算是偏僻地區。當時政府在一幅山坡地開闢作墳場,給離世的外籍人士下葬。至1845年,隨着人口漸增,墳墓逐漸遷往跑馬地。

墓地搬走後,天主教會利用墳場舊址興建房屋,租給貧窮教友居住,當中大都是由澳門來港工作的葡籍人士。當時教友們將此區命名為「進教圍」,英文為St. Francis Yard。

與此同時,正因區內的人多是貧苦大眾,賭博和賣淫業猖獗,風塵女子懷孕以致街上常有嬰兒被遺棄。1848年,有教會人士在進教圍設立孤兒院收養棄嬰,運作5年後始遷往附近的海旁東面繼續服務,故此區有一小街舊稱聖嬰里(Holy Infant Lane),相信是紀念當年天主教會在收養棄嬰的工作。後來由於比鄰發電廠在附近落成然後又搬遷,街道在1925年6月12日才改名為「光明街」,今日看來實在是個一語雙關的名字。

周日下午路過灣仔光明街時,彷如有一道聖光打在街上。光明街原稱為聖嬰里,於1925年改為現名。 (閒人止步攝)

由進教圍向東走到路口,垂直的一條斜路名為聖佛蘭士街(St. Francis Street),與進教圍一樣以聖方濟(St. Francis)命名,其實都是緣於區內曾有一所聖方濟小堂(St. Francis Xavier's Chapel)。早於1845年,聖方濟小堂已是當時區內所住的教友參與彌撒的聖所。由於區內教友人數不斷增加,教區遂於1925年在跑馬地建成聖瑪加利大堂,但仍有不少灣仔區教友到區內的小堂參與彌撒。其後百年經過多番搬遷易手,現時位於星街的聖母聖衣堂,其前身就是昔日的聖方濟小堂。

位於星街的聖母聖衣堂,與現時聖佛蘭士街和進教圍的發展大有淵源。(閒人止步攝)

走過聖佛蘭士街後,不向下走往大道東,繼續沿着一非行車路東行,拾級而上會見到秀華坊。這個地方較遠離大路亦沒有車能直達,相對僻靜,令我回憶起電影《月滿軒尼詩》以此為場景,張學友飾演那個頹廢角色住在這裏,每天慵懶地在附近踱步。

這街景令人想起電影《月滿軒尼詩》中頹廢的張學友。(閒人止步攝)

發展三十年 探靈勝地終變開揚

走在路上,其中一個巷口有標示「此路通往合和中心二期」,姑且走走看,結果發現新天地,原來是通往那個規劃卅年、即將落成入伙的新商場。這範圍雖然早已被發展商看中並規劃多年,不過早年一直未有動工,連帶鄰近船街、南固臺等等地點也因為長年荒廢而成為了尋幽探勝之地,連《01體育》都曾經在這裏舉辦過「搵鬼跑」活動。

【搵鬼跑.有片】跑手接龍再辦「搵鬼跑」 潘紹聰帶大家跑呢度!

昔日陰森的南固臺遣址,今日已變得豁然開朗:

南固臺門牌下「洋船街」的石街名牌,以及捷船街的街名,都令人聯想到此地以往與碼頭和航運有關聯。正如前文所述,皇后大道東一帶以往是灣仔第一代海岸線,而第一次灣仔填海後,莊士敦道就成為了第二代灣仔海岸線。

船街正是建成於1910年代,由於當時其附近的莊士敦道是碼頭,因此該處附近街道以海上交通工具以及中國港口城市命名。「洋船街」即今日的船街,這條街的樓梯由石板砌成,一直保存至今,為香港其中一條保存完好的戰前樓梯街。在1980年代合和中心未建成前,附近學校的學生,包括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及同濟中學,都會使用該樓梯上落。至於捷船街(Schooner Street)名字中的Schooner,是指有兩根以上的桅、且全部裝縱帆的帆船,同樣也反映昔日此地為碼頭。

如今這地早已將大部分舊建築和樹木拆掉砍走,雖然南固臺仍在,但地貌與鬼屋已不可同日而語,船街一帶變成了一個開揚的公園和廣場,成為了灣仔最古老海岸線範圍內,最新鮮的建築群。

灣仔最古老海岸線旁最新的建築:

+1

古廟見證滄海桑田

從船街公園回到皇后大道東,前行不久就會見到灣仔重要地標之一洪聖古廟,此廟現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所在地亦是灣仔昔日海岸線的一大佐證。

據現時負責管理的東華三院所考證,灣仔洪聖廟原為海濱岩石上的小神壇,由坊眾於1847至1852年間年依山岩建築,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擴建。廟宇原座落海邊,因灣仔海傍不斷填海,現已位處內陸。該廟最近一次修葺是於1992年,並使1867年擴建的望海觀音廟內花崗石過樑重現本來面貌。

洪聖古廟所在地亦是灣仔昔日海岸線的一大佐證。(閒人止步攝)

廟宇為三間設計,廟內供奉多位神明,包括洪聖大王、太歲、包公、華佗、文昌帝君、華光大帝,還有兩位女神「金花夫人」和「花粉夫人」。廟側建有「望海觀音廟」,高兩層,內奉觀音、城隍及灶君老張王爺的神位。

值得一提的是據推廣本港文化保育工作的「程尋香港」專頁記載,東華三院在2018年9月,為洪聖廟旁的望海觀音廟進行維修工程時,意外地發現了那裏原來是一間以魯班為主神的廟宇。

洪聖廟旁的望海觀音廟,近年修葺工人把「望海觀音」橫匾揭起後,發現蓋住了「北城侯廟」石額。現時望海觀音橫匾已被放高一格,該北城侯廟石額同時讓人見到。(閒人止步攝)

據指,當時負責維修工程的人員,揭開廟側兩層高唐樓上掛着那塊「望海觀音」木匾後,驚見「北城侯廟」石額,其與洪聖廟重修年份(1867年)相同。「北城侯」即魯班的其中一個封號,北城侯廟亦即供奉魯班的廟宇。不過在過往的一段長時間,魯班信仰已在該區消失,老街坊亦未聞區內曾有魯班廟之設。翌年1月,因應重新發現「北城侯廟」石額,東華三院特加回魯班神像於廟內供奉。

洪聖古廟依自然地貌而建,廟內外亦能建到建廟之地原來的岩石。(閒人止步攝)

由洪聖古廟繼續沿大道東往東走5分鐘,會見到舊灣仔郵政局。這座曲尺形建築物坐落於灣仔峽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於1912年至1913年間興建,於1915年3月1日啟用,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郵政局建築。1990年建築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由環境保護署於1993年開始作為環境資源中心環保軒,展示關於環境保護的資料及圖片等。

多姿多彩石水渠街

走上舊郵局旁斜斜的小路灣仔峽道,繞上堅尼地道再回到旁邊的石水渠街。石水渠街得名,全因為那處附近昔時曾經有一條石水渠。戰前香港政府着力建造排水設施,提升城市衛生水平,為了保護低窪地區,當時香港政府特別開通多條主排水明渠(drainage nullahs)。今天灣仔的石水渠街,據說早年曾經有一條石水渠,當時石水渠街鄰近是律敦治醫院的前身海軍醫院,水渠流經毗鄰醫院山山腳。該水渠於1920年代被逐步填平。

石水渠街以往真的有一條明渠,故此得名,遠方小山當時稱為醫院山,山上皇家海軍醫院為今日律敦治醫院前身。

石水渠街南端有一所道教北帝廟「玉虛宮」,於1865年建成,旁邊側建有石水渠街花園。玉虛宮主殿內供奉身高3米的主神北帝,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該廟香火最鼎盛時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坊眾聚集堪稱萬人空巷。廟的建築已有百多年歷史,曾經歷多次大小重修,廟內有碑誌陳述民國十七年(1928年)曾經重修。2019年10月25日,該廟獲評定為法定古蹟。

+3

除了北帝廟,遊走石水渠街一帶不得不提及一個香港的慈善機構───聖雅各福群會(St. James' Settlement)。該會總部正正座落在石水渠街,於1949年由聖公會及熱心人士創辦。最初專注於兒童社會服務,後來拓展至青少年、長者及復康服務﹐現時服務範圍要遍及全港島。

由石水渠街南端、聖雅各總會北行,一定會被右側多棟有顏色的大廈吸引住,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定必是現時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藍屋」。藍屋本來是石水渠街上一幢唐樓,其中門牌72號、72A及74號三幢外牆被塗上藍色,故被稱為「藍屋」;而74A在2010年前仍由私人擁有,一直維持灰色的外牆。

聖雅各福群會以石水渠街為根據地,亦是該會創會地點。(閒人止步攝)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佗醫院」(亦稱為「灣仔街坊醫院」),1886年關閉後變為用作供奉「神醫華陀」的廟宇。

石水渠街的藍屋建築群以藍屋為中心、橙屋及黃屋在兩旁。(閒人止步攝)

至1920年代原建築拆卸後,於1922年建成了現時的四層高建築,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72號地下原為「華佗廟」,1950年代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館取代,至1960年代林祖的武館再改為其兒子林鎮顯的醫館。一樓則曾經用作提供免費教育的「鏡涵義學」,而二樓及三樓則是戰前灣仔唯一英文學校「一中書院」的校址。另外兩門牌號主要都用作雜貨店和酒莊,約在80年代結業。1990年代,當時香港政府為藍屋外牆髹上油漆時,因物料庫只剩下水務署常用的藍色油漆,整座藍屋便髹成藍色。

藍屋建築群個性鮮明、佇立石水渠街:

藍屋兩旁另有兩幢同樣髹有不同顏色的唐樓,其中慶雲街一側的一幢為「黃屋」,現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另一旁景星街的則為「橙屋」。早於2006年,房協宣佈與市建局合作重新發展灣仔石水渠街及附近建築物,包括藍屋及鄰近的黃屋與橙屋,被一併視作「藍屋建築群」合併發展。但民間憂慮藍屋內最有特色的木製樓梯、天花和內部結構會被作出更改或拆除,而原有的居民將不會獲准在原處居留,而附近的車房和小商戶更會被淘汰,社區網絡將會被完全破壞,重建後只是一個古蹟空殼。

至2009年,藍屋建築群被發展局列入第二批供活化的政府歷史建築物名單中。2010年由聖雅各福群會提出的申請計劃獲得批准,將藍屋活化成民間生活館,並會首次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包括藍屋、黃屋及橙屋的14戶居民繼續留住,並獲加建獨立洗手間和升降機,更需要改建消防設施。原有由聖雅各在2007年開設的香港故事館及導賞團將會保留,同時會開設小食店及糖水店,亦會保留部份面積作公眾休憩用地。

藍屋建築群在石水渠街格外突出。(閒人止步攝)

離開藍屋後,初代灣仔海岸線的核心部份大致已走完,不過一場來到順道向北行,走到灣仔經歷第一階段填海後的新海岸線,又稱作電車路的莊士敦道。除了剛介紹過的藍屋、黃屋及橙屋建築群外,同區還有一幢曾經會一併被提及的「遠房親戚」───「綠屋」。

茂蘿街7號以往曾被稱為「綠屋」。(閒人止步攝)

電車路見證二代海岸線變內陸

現時被稱為茂蘿街7號的綠屋建於1920年代,分兩批完成,最早一批在1916年至1922年間落成,與藍屋建築群一樣樓高4層,是廣東式四層高唐樓的典型建築,包括露台。綠屋本來沒有名稱,因後來政府在收回綠屋後,其中茂蘿街的3、5及7號以綠色的油漆美化外牆,綠屋因而得名。

曾經被用作「動漫基地」的「綠屋」,在租約期望後改稱為茂蘿街7號。(閒人止步攝)

市建局在2013年7月中宣布完成活化「綠屋」後,整個群組由香港藝術中心獲批五年主營運合約,並命名為「動漫基地」。用作零售、展覽空間及動漫藝術工作室等,亦會出租予文藝團體用作不同用途。當年因為手機遊戲《Pokémon GO》興起,閒人亦經常坐在動漫基地的公共空間捉精靈和打道場,留下了不少腳毛。不過,動漫基地由於人流不足導致經營困難,市建局在5年合約期滿後無聲無息地停辦了動漫基地,建築群改名為現時的「茂蘿街7號」。

莊士敦道屬灣仔第二代海岸線。(閒人止步攝)

在莊士敦道沿電車路閒蕩一輪,看看電車來回駛近後,連灣仔第二代海岸線亦已走完。其實灣仔區由最初代海岸線所在地皇后大道東、一直至現時海傍會展新翼兩邊,都設有不少設施為遊人說明灣仔海岸線的往昔演變,如有閒情逸致不妨多駐足留意,細味這個港島小區的演變。

前述的東美花園,有大型展示牆,細說灣仔百年發展演變:

公園旁有大型展示牆,細說灣仔百年發展演變。(閒人止步攝)
+1

灣仔由南到北多條街道直至現海海濱,都有不少展示牌,告知大眾不同年代的海岸線位置:

一個人原來都可以盡興...

閒人在上次整個「行路Fantasy」賽事的文章,其中一個個人習慣是一定會介紹一首伴隨上路的歌,因為閒人對 #哪個時勢能沒有歌 深信不疑﹐今次再度登場亦不例外。今次行程一路走着,想起「行路Fantasy」其他6位戰友今日各有各忙未能相聚,腦海中不期然浮現起這首歌:

《一人之境》(2020年)

泥路上邊走邊數數腳印 竟發現某些裂痕
聽到內心 學會修補再嵌 別把聲音軟禁
一個人原來都可以盡興 多了人卻還沒多高興
沉默看星 聽到月光呼應
繼而平靜到訪這一人之境

路線:皇后大道東 > 萬茂里 > 永豐街 > 星街 > 月街 > 日街 > 進教圍 > 聖佛蘭士街 > 皇后大道東 > 灣仔峽道 > 堅尼地道 > 石水渠街 > 灣仔道 > 茂蘿街 > 莊士敦道

時間:約3小時
步數:11157(Garmin fenix 7X作紀錄)
難度:1/5
時間/天氣:下午,晴天

【行路Fantasy/灣仔海岸線】整條路線閒人約花費3小時。(Google地圖)

上屆行路Fantasy各輪路線重溫:

第1輪賽果|首位台主誕生 誰人率先跑出?
第2輪賽果|啟德散步路線輕鬆實用成心水
第3輪賽果|熟悉又陌生的廣東道 街道冷知識此中尋
第4輪賽果|訴說大埔墟太和前世今生 用腳理解歷史
第5輪賽果|大埔大戰中西區 兩代工業村穿越感稍勝
第6輪賽果|維城路線創紀錄 九龍大學遊引人反思
第7輪賽果|港九新界三區大戰 偽遊客九龍遊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