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消化千億港元騰訊巨盤 有難度 |伽羅華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騰訊控股的南非大股東Nasper三年後再大手拋售騰訊,上次大手配售拖累騰訊股價半年內大跌,較配股價405元累跌近38%,加上近月有投行因對沖基金爆雷而勁損手,券商處理超大型配售項目更形審慎。表面上,配售後騰訊股價反應冷靜,但要消化如此巨盤的負面影響並非一兩個月可以做到,未來三個月將是騰訊股價最凶險的時間。

科企或面臨監管壓力

配股計劃剛塵埃落定,上周六(10日)便傳來騰訊頭號對手阿里巴巴高達182.28億元人民幣(約216億港元 )的天價罰款,這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針對其境內網購平台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所作出的行政處罰,罸金相對於阿里在港的4.68萬億元市值,以及其去年底止淨現金3,460億元人民幣都是小數目,但中國政府收緊內地網絡平台的壓力便迅即轉移至騰訊、京東及美團身上。

有說阿里遭到天價重罰,與創辦人馬雲於去年底發言觸怒領導人有關,而騰訊手游業務的基本面強勁,按理所受影響應該較輕,不過,騰訊業務太過倚重手游(佔營收近三成),本身已潛藏隱憂,最近因中印關係交惡,原本寄望印度成為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海外市場,這如意算盤已不能打響。一旦內地再嚴打手游濫收課金的不良問題,或按照分拆螞蟻業務的思路,將財富通等金融業務剝離騰訊,對其股價壓力不可小覻,而且還未計入拜登新政府逐步圍堵中國高科技公司的不利影響。

今次騰訊沽盤規模為歷來第二大,僅次於美國財政部2012年以207億美元(約1,615億元)出售美國國際集團(AIG),配股以上限595元訂價,較市價僅折讓5.5%,反映市場認購反應不錯,據悉上次坐貨有甜頭的基金大都願意添食。與三年前一樣,大股東Nasper承諾三年內不沽貨,不同的是當年負責處理巨型沽盤是摩根士丹利、花旗及美銀三大投行,今次由主經紀業務商更強的高盛換上美銀,主導角色仍是大摩。

阿里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罰逾182億元人民幣。(資料圖片)

三年禁售期滿即轉倉 沽盤如箭在弦

騰訊大股東Prosus(Nasper子公司)在配股前的3月22日將1.92億股股份轉移到大摩倉位,時間剛好是上次配股(2018年3月23日)的三年禁售期屆滿日。從後來事態發展看,這宗原本如箭在弦的配股計劃有可能被美股基金爆倉事件意外地延後,意味一旦市場氣氛逆轉,交易何時重啟要望天打卦。

騰訊股價在3月25日(周四)盤中曾穿600元大關,但即市有大手支持,成交股數較正常暢旺日高三成,當日收報606元,反映股價再跌或令即將進行的配股有告吹風險。翌日市場傳出老虎仔Bill Hwang旗下Archegos爆倉的消息,當大家以為高盛是第一個拋出105億美元的沽盤時,後來發現大摩更早於高盛大手拋售Archegos重倉股,單單大摩的沽盤規模便達數十億美元。

要同一時間處理兩宗合計涉資數百億美元的大型沽盤,投行界承受風險可謂壓力山大,可以想見大摩與高盛隨後狠掟Archegos重倉股也別無可選擇。隨後拜登政府為防止中國發展軍武,首次主動出擊制裁7家中國超級半導體實體,而且揚言將動用所有政策工具打擊中方,加上南海、台海等爭議性海域的軍事衝突隨時升溫,可見大摩等投行處理這批千億港元騰訊沽盤的窗口期其實很短。雖然配股計劃火速完成,但是否如外界認為騰訊已掃除股價最大的不明朗因素,仍要拭目以待。

騰訊於2018年3月時已遭大股東Nasper首次減持。(資料圖片)

騰訊沽盤有序表現 反映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當年騰訊大股東配股事件對市場是相當震撼,畢竟香港市場從未處理如此巨盤,而且中美關係亦開始出現嫌隙,對本港金融基建是個考驗。

2018年3月23日Nasper宣布首度減持騰訊約1.9億股,當時配售價405元,沽盤市值769.5億元(約98億美元),規模為有史以來第三大。配售完成後數日騰訊股價尚可高於配股價,但市場平衡很快受到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商品開徵新關稅所打破,再加上同年3月底暫停網絡遊戲版號審批,所有新網遊無法商業化,手游市場大戶騰訊首當其衝,自此股價急轉直下,至同年10月底低見251.4元收市,較3月21日業績公布日收市462.6元低四成五。

雖然難以預測騰訊未來半年股價走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從兩次騰訊配股的初步反應,作為中美金融角力的磨心—香港發揮超強的融資角色,亦宣示香港仍然是美國以外最具競爭力的股權融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