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實際使用外資 美元計按年增長4%

中國7月實際使用外資 美元計按年增長4%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中國商務部公布,7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FDI)為548.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8.7%,摺合約80.7億美元,按年增長4.1%。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今年首7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持續穩定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均保持較高增速,東中西部地區、自貿試驗區普遍增長,主要投資來源地投資增速不減。

主要投資來源地中,德國、韓國、日本、荷蘭對華投資分別增長72.4%、69.7%、12.6%和14.3%;歐盟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按年增長18.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按年增長5%(包括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穩外資再出招 商務部、發改委擴大開放電信醫療教育市場試點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北京官方2月19日發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將進一步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試點,並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以穩定外資流入並提升投資環境競爭力。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該方案由商務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明確今年穩外資工作的四大方向,共20項重點任務。當中,除了推動特定領域的市場開放,還強調優化外資併購規則,以吸引更多外國企業透過併購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同時,央視新聞引述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分析,稱這將有利於促進外商對中國的併購投資,也有利於中國優化調整利用外資的方式,吸引更多外資企業透過併購的方式深耕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開展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

此外,方案亦提出降低跨境換股門檻、完善併購管理範圍等政策,以提高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吸引長期資本流入。

在資金流動與融資環境方面,報道介紹該方案強調拓寬外資企業融資渠道,包括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外資企業的融資支持,並針對企業貸款需求與投資情況開展調研,促進銀企對接。

方案亦明確要求外資企業在政府採購中享有平等待遇,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出「確保不同所有制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產品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活動,打擊進出口環節侵犯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為」,以回應外商對市場公平性的關切。

《聯合早報》報道則指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地緣政治風險與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升溫的背景下,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仍持審慎態度。去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是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儘管中國政府持續推出穩外資政策,但外界關注這些措施能否有效提升外資信心,促使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加大投資。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