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龍蝦到養豬 科技企業借助AI提高糧食產量
最近中國小龍蝦當造,阿里巴巴更趁世界盃快到,運輸10萬隻小龍蝦到俄羅斯,推廣這種中國人熱愛的美食。而人類食物需求一再提升,科技企業亦出盡法寶,利用高科技提升產量。
由生產到配送全程控制 科技應用少不了
進軍俄羅斯的小龍蝦,是由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與中國農發集團聯手推出。這些小龍蝦還在水塘時,就要控制水的酸鹼度、水溫和含氧量,出水後要超聲波清洗、液氮冷凍和封裝,運送過程均要保持在零下18度。
要做到品質一致、生產順暢,科技監察和應用就少不免。
監察生豬生活 AI分析篩出病豬與懶豬
中國是世界最大豬肉供應國和生產國,阿里巴巴亦在養豬業引用大量新科技。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該公司利用語音識別和智能傳感器,去監察生豬活動。
語音識別是要聽明白生豬說話?當然不是。這些都是分辨和監察生豬活動的工具,透過這些傳感器,將每一隻豬的資料傳送到電腦,再用人工智能(AI)分析,就可以知道哪一隻是病豬,哪一隻是懶豬。
安排懶豬做運動減肥 提高小豬生存數目
得出這些報告之後,豬農就能針對單一豬隻來做事,例如有病豬的話,就要安排治療、改善環境,遇上懶豬的話,就要安排更多鍛煉來燃燒脂肪及增加肌肉。如發現有母豬懷孕,就可以及早增加飼料。
這種阿里巴巴稱為「ET農業大腦」的科技,能讓每隻母豬生產的小豬存活數量增加3隻。這樣就能將中國母豬每年生下小豬的生存數量提高到32隻,與先進的養豬國家看齊。
農業規模愈來愈大 需要更先進管理系統
四川的特驅集團正利用阿里巴巴的技術,希望在2020年達到飼養1,000萬隻豬的目標,「普通的自動管理系統將無法應付如此宏大的規模,更不用說人手操作的管理系統。」
其實世界上有不少公司,都將科技應用到農業上。新西蘭乳品農業合作社Fonterra,利用數據為奶罐車隊設計路線。而全球最大即時服務軟件公司Salesforce,正邀請大量農業集團使用他們的服務。
AI協助管理供應鏈 冀可持續生產糧食
Salesforce創新宣傳大使Tiffani Bova對《金融時報》指出:「AI能從土地裡的種子一路應用到餐桌上。」她舉例智能拖拉機可以偵測到零件故障並報警,亦知道哪一排貨物由粟米轉換成大豆,協助管理供應鏈。
未來要管理龐大的農業生產、銷售過程,AI將會是不可或缺的技術。Tiffani Bova指出:「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地球上有會再多幾十億人,我們該如何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來餵飽他們?沒有技術引入,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