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佈局智慧農業 無人機率先「啟航」

京東佈局智慧農業 無人機率先「啟航」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京東在北京舉行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將以無人機為農林業植物保護(簡稱「農林植保」)服務為切入,整合京東的物流、金融、生鮮、大數據等能力,與地方政府、農業上下游領先企業、農業領域專家等共同合作,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

作為共同體首個項目,京東農業服務(簡稱「京東農服」)手機應用程式APP上線,是京東無人機打造的智慧農業管控系統,讓農場選擇合適的無人機農服供應商,透過經濟高效的無人機代替傳統駕駛飛機和手動勞作,大大降低農場成本並減少農藥使用。此外,透過對作業的大數據分析,可以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氣象地理、病蟲災害等有效監控和決策服務。

與此同時,由京東打造的「京東農場」品牌亦首次亮相。京東將與合作企業共建現代化、標準化、智慧化農場,透過雲計算、大數據和無人機來監測和分析水、土壤、肥料、天氣和潛在災害,並對農作物耕種管收全過程實施管控和數據管理,確保高品質農作物生產全鏈條訊息公開。對於高品質農產品,將利用京東物流、冷鏈倉儲等縮短流通環節,直接從田間到餐桌。

京東︰為農民提供智慧化、訊息化服務

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表示,科技是推動農業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京東組建智慧農業共同體正是為了將自身的技術能力、供應鏈能力、數據能力、營銷能力、金融能力等對外賦能。無人機作為切入口,將率先與上下游企業展開合作,整合農林植保產業,利用京東無人機研發和應用優勢打造科技助農新場景,利用大數據管理為農民提供智慧化、訊息化服務。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農林植保無人機應用的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200億元。

屋宇署無人機結合AI勘察樓宇外牆破損 自動生成報告僅需一日

撰文:任葆穎
出版:更新:

針對多宗樓宇外牆混凝土或批蕩剝落事故,屋宇署2024年起恆常化外牆特別勘察工作,全年已完成檢驗的360幢樓宇當中,有352幢存在外牆危險,比率為97.8%.。
署方近年引入無人機勘察風險較高的樓宇外牆,務求精準地檢出欠妥之處,更於去年6月起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及評估樓宇外牆的狀況後,自動生成勘察報告供參考。
屋宇署研究及發展高級專業主任王呂強稱,技術符合日常要求,感到滿意。相比起以往花5個工作日以人手完成一份涉及12層樓的勘察報告,人工智能技術僅需一日便能完成。

研究及發展高級專業主任王呂強(左)及樓宇總結構工程師周昕(右)。(黃浩謙攝)

2023年發生多宗樓宇外牆混凝土或批蕩剝落事故,屋宇署遂於下半年針對風險較高的樓宇進行特別檢驗,2024年開始恆常化外牆特別勘察工作,根據樓齡、外牆狀況及「三無大廈」等因素,每年揀選並檢驗360幢樓宇,預計在雨季來臨前完成當中六成的樓宇檢驗及緊急工程。

無人機磡察更精準 去年應用於157幢樓

屋宇署自2022年起培訓無人機駕駛員,並開始引入無人機勘察外牆,有助精準地檢出欠妥之處。王呂強解釋,以往人員只能透過相機等工具在地面或天台視察,但距離較遠、解像度較低,未必能檢出所有受損的地方。

屋宇署樓宇(一)總結構工程師周昕稱,若樓宇高於六層便會考慮用無人機,人員可以近距離清晰拍攝外牆,加強勘察的準確性。即使樓宇矮於六層,但若大廈外牆視線被遮擋,亦有機會用無人機勘察。他指,去年有157幢大廈應用無人機勘察。

+2

逾九成被揀選的高風險樓宇驗出外牆危險

屋宇署於2024年揀選並完成檢驗360幢樓宇,發現352幢、主要集中在油尖旺區的樓宇有外牆危險;其中207幢由業主自行處理及維修、145幢則由政府承建商代辦,署方會向業主收取相關費用。

屋宇署稱,由2024年7至12月,全港錄得112宗大廈外牆或飾面剝落個案,較去年同期稍微下跌,具體成效仍有待觀察。

人手並用視察及無人機 至今培訓83駕駛員

周昕表示,會並用人手視察和使用無人機,因為無人機具限制性,例如只能在良好天氣運作,故不會完全取代人手視察。

去年第四季起,屋宇署獲批成為小型無人機「進階訓練機構」,可自行培訓遙控駕駛員進行勘察工作,其課程涵蓋理論和實習。相比起到市面上的機構訓練,現時可節省培訓開支。目前屋宇署已購入八部無人機,並已培訓83名獲發證書的駕駛員,正陸續培訓更多駕駛員。

屋宇署人員可透過無人機以近距離清晰拍攝外牆,加強勘察的準確性。(屋宇署提供)
+2

以往要5日以人手完成一份涉及12層樓勘察報告

2024年6月起,屋宇署利用無人機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將收集到的高解像度影像上載至人工智能平台,分析及評估樓宇外牆的狀況,並以黃、橙、紅的三種顏色展示欠妥的地方及其嚴重程度,然後會自動生成勘察報告,供專業人員參考,決定下一步跟進行動。

王呂強稱,技術符合日常要求,感到滿意。相比起以往花5個工作日以人手完成一份涉及12層樓的勘察報告,人工智能技術僅需一日便能完成。他又指,正與香港大學共同研發新人工智能,用於大廈勘察。

不過,周昕稱使用人工智能勘察時,有機會需封閉行車路。若屋宇署需勘察有關大廈,會提早一個月通知住户。

除了大廈外牆勘察,王呂強指人工智能亦用於檢查僭建物、分析斜坡是否屬私人地段等。

+1

已擬定2025年360幢目標樓宇

屋宇署於2025年會繼續進行有關勘察工作,並已擬定360幢目標樓宇的名單,旨在解除潛在風險。此外,屋宇署亦計劃向業界介紹如何使用無人機和人工智能檢驗外牆,包括在3月與物業管理業界會面,分享經驗。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