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聞】意國危機緩和 歐元區兩大矛盾猶在
意大利新政府上周組閣成功,動盪政局暫時告一段落。不過,亦不代表歐元區的經濟「一天都光哂」,其實當中暗藏隱憂!
據市場研究機構Sentix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受意大利政局變化及歐盟與美國貿易爭端拖累,投資者對歐元區經濟的信心顯著下滑,期望值降至2012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當時歐元區正陷入債務危機,面臨解體的威脅。
6年過去,歐元區雖然擺脫經濟崩潰的威脅,但麻煩事接踵而來,背後折射出區內經濟存在兩大矛盾。
制度影響下 歐元區經濟「強者愈強」
首先,歐盟28個成員國,有「富親戚」亦有「窮親戚」,有時難免「貌合神離」。就好像歐盟各國之中,德國當之無愧是個「富戶」,內需不算強勁,屬於出口導向型經濟。由於不少歐盟成員國都採用歐元,本來「單一貨幣市場」原意是促進國各國的商貿往來,實行「同撈同煲」。
只可惜,這個制度似乎對德、法等「富親戚」尤為有利,原因是其他成員國欠缺匯率、關稅等工具保護本土市場,令本國貨難以跟較先進的德國貨和法國貨競爭,造成「強者愈強」的局面。
據歐盟統計局的統計,意大利實質國民收入自2000年以來僅增長3%,遠遠跑輸德國的24%及法國的22%。
各國經濟表現不一 貨幣政策陷兩難
此外,歐盟亦面對貨幣政策上的兩難。2012年為應對歐債危機,歐央行開始「放水」,至今遲遲未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其中一個原因是歐元區各成員國經濟表現不一,如何在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同時,又確保不會對部分成員國帶來較大的衝擊,教人頭痛。
須知道,多個歐元區的經濟體仍然債台高築,一旦寬鬆貨幣政策立場出現逆轉,令歐元區息率會上揚,將加重這些國家還債或再融資的壓力,加劇區內的信用和金融風險。
設歐元區財政部長會否解決問題?
歐洲各國其實都意識到這個問題,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又倡議在歐洲聯盟內設立歐元區財政部長一職,實行統一預算,設立歐洲貨幣基金,將歐盟用於救助重債國的緊急救助金注入其中,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
這個建議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態支持。不過,「重塑歐洲」是件大事,如果沒有其他歐盟成員國首肯,「富親戚」又會否「大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