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師爸爸與自閉兒:調整心態最重要 別放過高期望在孩子身上
與SEN(特殊教育需要)孩子溝通,需要投入更多心思及耐性,因為他們的障礙,普遍在於溝通及社交方面,這亦令不少父母頭痛萬分。爸爸阿高(Ahko)任職插畫師約20年,今年6歲的兒子晴曦,約2歲時確診有自閉症,需要特殊教育服務。
一直以來的SEN專題報導,也是由媽媽主力四出尋找方法,助小朋友與社會接軌;而阿高一家,卻是由爸爸作為主力,他更以自己擅長的繪畫技能,以圖畫讓孩子明白怎樣與別人溝通。
攝影:潘思穎
阿高一頭烏黑的短髮,爽朗的笑容,靜靜地分享他的故事,他笑說:「雖然現在好像很輕鬆,但當時知道孩子有自閉症後,便會想『以後的生活會否艱難?』、『自己應付得了嗎?』等問題。」阿高與太太Denise是新手爸媽,過往的工作也不曾與育兒、孩童範疇有所關連,如何面對重重障礙,憂慮及疑惑少不免,但後來阿高再想多一重,認為「用這樣的心情面對,孩子亦會不好過,這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幫助小孩面對困難。」所以他開始學習調節心態,不要把自己過多期望放在孩子身上,要以小朋友為本。常言道:「講就簡單,做就難。」阿高也摸索了一段時間,究竟如何實踐?
你要嘗試要走入小朋友的角度去看,你唔好笑佢,小朋友認真的事,佢會覺得真的會發生。
像偵探一樣 找出問題所在
疑難一:為什麼每當地鐵列車一到,晴曦便叫着走?
阿高一家住將軍澳,晴曦要要到鑽石山上學,需要乘坐地鐵。每當地鐵列車駛入月台時便逃走,爸爸說捉也捉不住,二人拉扯,像「鬥大力」的拔河一樣,仔仔當然跑不掉,便大叫大喊,隨之而來的畫面,大家應該想像得到,就是四處也向他們投射奇異的眼光。
此刻,阿高並沒覺得這是歧視的目光:「反而覺得好宏偉,呢刻,我知道自己過到一些事,原來自己不介意別人目光。」最後他發現,仔仔在同台等候列車時,玻璃門會反射自己的影子,因為列車一過,便會「撞到」他的影子,因此怕地鐵會撞到自己,當爸爸知道兒子害怕的原因時,真的有點哭笑不得,但他明白自己認為無稽的事,在孩子的眼中卻是十分認真。因此,經過爸爸多番耐心解釋後,現時已不再害怕。而這亦令他明白,要找出問題的根源,要先從兒子的角度出發。
疑難二:開始不怕地鐵,但最怕東涌綫列車!
晴曦的視覺能力比較強,他知道不同的路綫外,亦記得列車有不同的型號。有一次,他們乘坐地鐵到主題樂園,怎料在轉到東涌綫列車時,他不願上車。爸爸最初也十分困惑,想強行拉仔仔上車,但當他像偵探一樣,細心觀察仔仔的表情及情緒變化時,他才恍然大悟!爸爸笑說:「原來列車車門,關門時的聲響較大,晴曦怕車門夾到他。」明白問題所在,時間便易解決,他在兒子的角度去想,最後決定讓仔仔戴耳機聽音樂,聽不了關門聲,便不再怕坐東涌綫!
無論點樣,佢都係我個仔,我都會同佢玩,會協助佢解決困難。
繪圖助孩子理解溝通方法
爸爸憶述當初,晴曦的語言能力不太好,表達不了想要的事、討厭的事等,只懂拉着他們過去,但他們亦不明白他的意思,在這樣的情況下,溝通及社交問題亦難以改善。最後經社工提議,阿高嘗試利用圖畫與孩子溝通,他繪畫出不同的社交情景故事,從而改善兒子社交及溝通技巧,如晴曦與小朋友溝通時,並沒有眼神接觸,於是阿高以社故事卡,當中的主角改為晴曦自己,圖文並茂一樣,逐步教他說話時需要看着別人,若對方明白你正在他對話。因為晴曦對視覺圖像比較敏銳,因此爸爸便經常帶着紙筆,與兒子解說不同的情況,現時在仔仔在社交溝通上有明顯進步,亦跟爸媽說個不停,甚至面對我們時,亦不怕羞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果只有我太樂觀,只會縱了小朋友……媽媽的堅持反而會幫到小朋友。
最佳的夫妻組合是……
爸爸阿高笑說:「我比較樂觀,隨意一點,但如果只有我太樂觀,只會縱了小朋友,媽媽反而會有一點約束,媽媽的堅持反而會幫到小朋友。」他笑說他們可說是「一凹一凸,互相補足、扶持。」媽媽Denise在照顧孩子途中,曾患上重病後,需長時間搬回娘家休養,因此阿高成為照顧仔仔的主力。當媽媽在身體好了一點時回家與孩子睡,怎料仔仔說:「我要嫲嫲,我唔要你。」這句話刺進了媽媽的心,淚流不止,不過爸爸安慰說,自閉症就是如此,可能是他與嫲嫲睡覺已成為習慣,他的日常,因此一時轉換不了過來,這才能她釋懷。
有一次,仔仔上音樂興趣班時總是集中不了,阿高以為仔仔沒有興趣,因此僅上了一堂就和太太商量讓兒子嘗試另一樣樂器,但媽媽卻看到仔仔是對音樂有興趣,亦有點天份,平日也會彈琴給她聽,希望阿高不要太早放棄,於是夫妻二人再想方法令他上堂時集中一點,結果表現有進步。阿高說:「如沒有太太適當的鞭策,可能會連唯一知道晴曦喜歡音樂的機會都抹殺了。」
最後,他希望父母明白:「每個爸爸都有愛自己孩子的方法,我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希望大家用多一點時間及耐性,尋找與孩子同行之路。
後記:在接觸SEN的領域後,令我最深刻的是SEN Rights代表之一吳教授的一席話:「態度障礙才是最大的障礙,我們時常假設家庭永遠都是穩定,可以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但事實一定如此?」要父母明白,再接受孩子的獨特之處已需要很大的勇氣,再希望大眾理解及體諒特殊孩子的需要,是多麼漫長的道路。然而,尋找共融、突破的腳步,從未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