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80後繪畫老師童年受挫 望學生有自由自信隨心創作
80後的小花自小愛繪畫,但媽媽極力反對,更把她的畫作撕掉,令她自信受挫。長大後,小花仍然對繪畫充滿熱誠,她三年前開始教小朋友畫畫,有着一套讓學生自由發揮的教學風格,希望小朋友能有跟她不一樣的快樂童年。
攝影:黃寶瑩
這天,小花老師的繪畫課主題是「水母」。她拿出平板電腦顯示水母的照片,問小朋友對水母看法。同一個主題,小朋友的腦袋裏蹦出不同的想像:
「水母會電人」
「水母好像彗星」
「水母是長髮公主」
「水母像碗裏面放了一條裙子」
在小花老師的課堂中,你不會找到一般畫室中一式一樣的畫作,水母可以是彩色的;可以是掛着笑臉的;可以是戴着皇冠的。小花老師曾在較商業化的畫室代課,她說那裏的小朋友差不多每次下筆前都會問老師該用什麼顏色,因為已經習慣要達到大人心中「美」的標準,而不是自己發揮想像。她不想自己的學生是這樣,在她的課堂中,火可以是藍色的。除了自由想像,小花老師也鼓勵小朋友多留意生活細節。藍色的火,就是她的學生從媽媽在家做菜時的片段中找到的。
鼓勵小孩多思考 拒絕人云亦云
「大海裏有火嗎?」「魚可以是紅色嗎?」「水母像什麼?」小花老師的每一個提問,都是想訓練小朋友多思考,開通自己的思維,從中得到啟發。她形容「給他們一個問號,他們便會得到一個感嘆號」。小花老師認為,繪畫於小朋友來說,是一個把回憶、幻想和生活經驗混合在一起,然後變成自己真正的認知和價值觀,把它們表達出來的過程。
直線思考是小花老師最抗拒的事情,「如果一味接收知識,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即使接收多海量知識也是毫無意義的。小朋友能放膽想像是最重要的,「因為雖然現在只是跟隨老師的指示,但這會漸漸形成他們人云亦云的性格,毫無主見。小朋友學畫畫,應該要學堅持己見,才會有自己的創造力。
自己得不到的 也希望下一代得到
雖然小花老師自幼就喜歡畫畫,畫功更好到連同學都願意花錢買她的畫,班上的設計和繪畫工作都由她負責,可是家人思想傳統,認為畫畫沒前途,每次看到她的畫作都會把它撕掉,令她不敢再在家中畫畫,漸漸對畫畫失去信心。直至工作後,她才從興趣班中重拾對畫畫的熱誠。
小花老師坦言從小自我形象低落,因為無論她多用心去畫畫,都不會得到家人的欣賞,甚至受到打擊,她希望這一代小朋友不會有她的負面經歷。大部份小朋友未上畫班之前,都會認為自己不會畫畫,或者畫得不美,就不願動手畫。小花老師會不停鼓勵他們,給他們笑容、擁抱,每一個回應都能讓他們漸漸欣賞自己,「我教畫畫是想給小朋友自信、自由、安全感」。
家長的態度最為重要
小花老師深明繪畫班只是佔小朋友生活中的小部分,他們是否享受畫畫,家長的態度是決定性的因素。有一次學生用了紅色來畫青蛙,家長就立刻責怪他說:「很醜啊!你有沒有認真上課?」那位學生在畫班中很享受畫畫,但下課後總會得到父母的批評,缺乏自信。之後小花老師嘗試給每位小朋友一張小小的成績表,總結幾個月的作品,在每一幅圖畫旁寫評語解釋小朋友的畫作,讓家長更了解小孩的想法。期後該位家長恍然大悟,感激老師讓她有機會一探小孩的內心,從此對小孩的態度有所改變。
家長應多了解小朋友的畫作,每一個細節都有意思,他們在解釋當中的意思同時也是在開放自己的內心。
小朋友在畫畫的過程會不斷幻想,他們懂得的畫畫技巧有限,未必能清晰表達心中所想,所以經常出現很多大人看不懂的畫面、物件,但相比起文字,繪畫已是一個最佳的方法讓小朋友去表達自己。小花老師認為,「家長應多了解小朋友的畫作,每一個細節都有意思,他們在解釋當中的意思同時也是在開放自己的內心」。即使小朋友畫到一團糟,只要父母主動去了解小朋友畫中的含意時,他們也會樂意跟大人分享。
小花老師指,閱讀畫作,也能閱讀小朋友內心的轉變。「小朋友開初比較害羞時,偌大的畫紙上只會畫在小小的角落,物件整齊,用色保守;但當他們慢慢放開懷抱,畫面就會開始有分別,物件體積變大,色彩更豐富。」而每幅畫作都盛載着每位小朋友獨特的個性,小花老師會認得所有學生的畫作,她指:「我的學生畫功可能沒有其他畫室的高超,但每一幅畫作都是獨特的」,她希望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畫作是會感到自豪的。
以興趣為起步點 畫畫無分貴賤
小花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畫卡通人物,但媽媽跟大部分家長都認為這些難登大雅之堂,要畫風景、物件、素描等才有價值。但其實小朋友學畫畫,興趣是最為重要的,他們對畫畫有興趣,才會繼續學,才會學到更高階的技巧。小花老師在課堂上亦留意到「上堂可以畫自己有興趣的範疇,小朋友會更用心去學」,所以家長讓小朋友學畫畫,應以他們的興趣為起步點。
另外,沒有一種畫風是「不正經」的。家長會覺得畫漫畫、卡通人物不是「名門正派」,但小花老師指其實漫畫跟素描一樣,要觀察和分析才會畫得神似。小朋友可以透過畫漫畫學習很多繪畫技巧,「以日本漫畫的可愛法則為例,原來眼、鼻、額頭和耳仔的距離,左右平衡、對稱、光暗等,全部都需要配合,才能打造可愛的畫風。」小花老師解釋。學懂這些基本的技巧後,任何畫風、對象小朋友都能輕易駕馭。
畫畫無分美醜 比賽輸贏不是一切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幅填色比賽得獎作品,聲稱出自一位年僅3歲的小朋友,但水準媲美專業水平,網民就質疑是家長出手。小花老師也會為學生報名參加比賽,但她認為最重要是讓小朋友自己完成任務,「對於小朋友來說美醜不重要,勝出比賽不是他們畫畫最大的樂趣,只要作品上的顏色、線條都是他們心中所想、由自己包辦的,他們便十分滿足」。她會以「抽獎」跟小朋友解釋比賽這一回事,「你那麼用心地畫畫,應該讓大家欣賞你的作品。比賽就像抽獎,運氣好可能抽中得獎,抽不中也不代表你畫得差。」
小朋友是老師的快樂來源
眼前這位笑容燦爛、毫不吝嗇地分享的小花老師,原來兩年前曾患上輕度抑鬱症。她坦言,唯一有動力做的事是就教畫畫,「那時候我整天都很難過,毫無動力,但一踏進課室就找回動力,下課又再次失去動力」。日復日照常工作,她漸漸從小朋友身上得到啟發,「小朋友很簡單,很容易開心,即使只是畫到一顆星星、畫上加上閃粉,他們也會興奮無比,滿足的表情會令你十分感觸。會想:『他很開心,為何你不開心呢?』」加上小朋友經常擁抱她,表達對老師的喜愛,小花老師終於走出陰霾,學懂小朋友那種簡單的快樂,看到陽光心情也會愉快起來。
小朋友的感染力很強,看到他們快快樂樂,大人也會不期然會心微笑。為了讓小朋友有愉快的學習、成長過程,小花老師除了繼續當繪畫老師,也希望將來可以畫繪本啟發小朋友,將學生對她的愛傳達給更多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