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夏季要防暑更要防濕 避免傷及脾胃影響消化及食慾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說起夏天,老生常談要消暑、清熱解毒,但是否凍飲加冰、多喝湯水利尿即等於有效的排毒和降溫?夏季需要防止中暑,而長夏季節需要防濕。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貪涼和過食生冷的食物,以免損傷身體的陽氣。另外,夏季屬火,與臟腑—心相對應,因此需注意心火上炎,容易神明受擾而見煩躁、心煩意亂。除了情緒也容易波動外,亦常見失眠、頭痛、心悸等症狀。而隨著立夏過後,氣溫逐漸升高,五個夏季節氣: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也接踵而至。六氣之一:「暑」,代表著夏至之後到立秋之前的氣候特徵。炎夏中身體代謝旺盛,然而,隨著消耗的體力及水分、電解質的流失,身體容易出現氣虛和津傷—— 即氣陰兩虛的情況。
本文作者:博愛醫院林之蘭中醫師

夏季注意飲食 宜清補脾胃、養氣益陰

在夏季,宜以清淡飲食為主,因長夏屬土,需注意脾胃的健康。「脾病起於長夏」,在夏季容易受到天氣潮濕、食物不潔、過量食用生冷食物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傷及脾胃、消耗脾陽,導致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不振,甚至泄瀉不止的情況。為了保護中焦,建議烹調方法以簡單、易消化食材為主。最近在為病人開方後,也囑咐他們勞動、大汗出後可以配合清粥,清補脾胃,以達到養氣益陰的效果。

在介紹消暑特飲前,先為夏季水果作的簡單分類:瓜類如西瓜、哈蜜瓜等,具有消暑利水的作用,但素體虛寒、脾胃弱的人不宜多吃。其他熱帶水果,例如荔枝甘溫能補氣益血,龍眼偏溫,並能養心安神,兩者適量食用有益,過量時氣有餘便是火,特別是陰虛火旺的人應慎量,避免上火。實際上,「濕熱水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濕是因為水果多汁,熱是因為其偏性屬溫。當我們「濕滯」—水濕過盛、停滯中焦(如舌苔厚膩、大便黏爛),又或「躁底」—陰虛陽亢時(如口乾舌燥、潮熱盜汗),就不適合食用所謂徧「濕熱」的水果了。

消暑飲品食譜

(以下飲料份量為1-2人份量)

+4

1.天然利賓納|洛神紫貝山楂蜜

紫紅色——紫背天葵:清熱解毒﹑養陰生津
深紫色——洛神花:清心降火、養顏
配合山楂:消滯解膩、增加食慾
材料:紫背天葵20g、洛神花20g、山楂15g

做法:
1. 洛神花、紫背天葵略為沖洗便可,切忌長時間浸泡
2. 煲滾水後放入三者,轉文火煲15分鐘
3. 最後隔渣,煮融冰糖入內,又或放凉後加入蜜糖

2. 清爽解渴:薄荷蜂蜜檸檬白苦瓜

白苦瓜:消暑熱、解煩渴
薄荷:清利頭目,疏肝解鬱

材料:白苦瓜1個、檸檬半個、薄荷葉5塊

做法:
1. 要減少苦瓜的苦味,可以去除苦瓜內的瓜籽、瓜囊和白膜
2. 將已切好的白苦瓜放進攪拌機內,加入兩至三湯匙蜂蜜和半個檸檬汁,然後攪拌均勻即可。
*蜂蜜的份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整
3. 最後可隨心放入適量薄荷,新鮮連枝風味更佳

3. 東洋風味:梅子荔枝肉桂梳打水

荔枝:補肝益脾、生津止渴
肉桂:補火助陽,溫經通脈
梅子:開胃解暑生津,日本紫蘇梅咸咸酸酸,能中和荔枝的甜膩

材料:荔枝 8至10粒、肉桂少許、梅子4至6粒
做法:
1. 荔枝剝皮,洗淨去核、內皮,放入鹽水浸泡
2. 肉桂,紫蘇梅按個人口味添加。
注意肉桂份量,味道過濃容易影響口感
3. 2碗水水加梅子、肉桂,水滾後放入荔枝,煲5分鐘後可溶入冰糖
4. 停置室溫後,按比例 1:2 或 1:3 加入梳打水

4. 古早糖水:糖冬瓜薏米斑蘭水

炒薏米:健脾利水,炒品兼能理氣,健脾力較生薏米為佳
糖冬瓜:清甜可口,同冬瓜清熱利尿,生津止渴
班蘭葉:消暑降火,安神解鬱
四季桔:寬中化痰下氣

材料:炒薏米 50g、糖冬瓜 12-15條、班蘭葉 2片(打結)、四季桔 1粒(切薄片)
做法:
1. 薏米洗淨,然後浸泡水中1小時備用
2. 薏米和班蘭葉落水,煮滾後轉文火,熬煮1個小時
3. 加入糖冬瓜糖,攪勻並轉武火煮滾,轉文火再煮30分鐘
4. 室溫攤凍後加少許酸柑片

作者簡介:林之蘭註冊中醫(註冊編號:008810)
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學學士 及 生物醫學(榮譽)理學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中醫學深造證書(臨床婦科學)
專業資格香港註冊中醫師(全科)

博愛醫院林之蘭中醫師

相關閱讀:小暑|宜避荔枝 轉食龍眼、綠豆消暑利濕 中醫教煲2款消暑湯水
兩款消暑湯水推介(2-3人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