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抱青春記|電影英文名藏另一喻意 管教再嚴 也要尊重孩子自由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最近,Pixar出品、講述華人故事的動畫片《熊抱青春記》(Turning Red),被世界範圍內收穫了大量好評。
豆瓣8.2分,爛番茄新鮮度92%,一個激動起來變成小熊貓的華裔女孩,萌暈了全球觀眾,但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相當激烈的討論。

導演石之予,四川出身,前兩年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了一個傳統的「中國虎媽」,和一個努力想擺脱「虎媽」束縛的女孩。

有國內觀眾認為「虎媽」是一種對中國父母的刻板印象,非常過時;也有美國觀眾認為「這片子是不是在鼓勵小孩反抗自己的父母?」。

沒有爭議的電影不是好電影。《熊抱青春記》已經完成了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任務:讓中西方大多數觀眾都感受到自己。

《熊抱青春記》電影截圖:

+1

01

中國式成長 在「文化輸出」

和過往披着東方皮、卻用西方思維塑造角色的電影不同,這一次《熊抱青春記》是徹徹底底用一個東方女孩的經歷體現成長痛。

美玲今年13歲,是一個生活在加拿大的華裔女孩。

她是相當典型的中國小孩:短髮,一點點雜毛也被夾子夾在兩側,絕不會擋住眼睛影響學習。

穿的是媽媽牌手織毛衣,但在樸素中又偷偷夾帶了幾分愛美的小心思。

超級學霸,尤其擅長數學。不僅用成績卷死了其他同學,吹拉彈唱還樣樣都行。

對母親的話言聽計從,放學從不出去玩,而是回家和媽媽一起做打掃——她覺得打掃也很快樂!

為此,美玲的好朋友們都覺得她被媽媽pua了。

但這和美玲的母女關係,卻被一場意外破壞了。

美玲的家族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她們的祖先新怡是小熊貓的守護者,甚至可以變成超大隻的小熊貓。

這項變身的技能傳承了下來。

進入青春期後,每當美玲不能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她都會變成一隻兩米多高的小熊貓。

《熊抱青春記》的原名叫Turning Red,它一語雙關,既指的是紅色的小熊貓,也意味着少女來了月經初潮,開始了懵懂又叛逆的青春期。

身體心理的雙重變化,讓母女之間原本隱藏的矛盾顯露出來。

美美偷偷喜歡着流行樂隊「4-towns」,做夢都想去看他們的演唱會,媽媽卻覺得「他們是一群流氓」。

媽媽擔心女兒初潮不適應,竟跑到學校「監視」她,為此和門衛大叔起了衝突。雖說是因為母愛,卻害美玲被同學嘲笑。

因為朋友們不夠優秀,媽媽一直對美玲交友嗤之以鼻。女兒犯錯,她第一反應是被壞朋友帶壞了。

但對美玲來說,這些朋友們反而是無條件愛着自己的人,而媽媽的愛——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聽話、好好學習、繼承家族傳統......至於美玲本身的個性,不重要。

這樣「只有好好學習才是真」的成長經歷,加上一個控制慾超強的超人媽媽,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小孩的記憶裏。

對於美玲「在危險邊緣試探」的行為,我們也能會心一笑。

比如她想去看4-towns的演唱會,卻假裝自己不了解,而是「學校有很多孩子喜歡」,自己只是想學習更多音樂知識。

把「違禁物品」和沒考好的卷子藏在牀下。

既然媽媽不給錢看演唱會,那就想辦法自己賺錢,還要騙她自己是去上奧數班了。

13歲的美玲想要自由,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她對異性開始有了朦朧的好感,自尊心和羞恥心變得強烈——她覺得自己已經是個獨立的「女人」,而不是媽媽懷裏的寶貝。

這種青春期的變化,和文化背景無關,是每個人都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所以即便電影中的橋段是東方語境的,也不難被歐美觀眾共情。

所以《紐約時報》評價它是一部令人心動卻又極其任性的成長電影,CNN的標題更直接:現在就給你孩子看《熊抱青春記》。

更何況,誰能拒絕一隻小熊貓呢?

相關文章:Pixar首位華裔女導演 《熊抱青春記》功臣石之予用自身經歷創作

02

文化輸出不是一邊倒 而是找到共性

《熊抱青春記》帶給我們的真實感,來自導演石之予自己的經歷。

石之予1989年生於重慶,祖籍四川綿陽,兩歲時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多倫多。她的父親是四川美術學院的老師,母親是多倫多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奶奶是綿陽歌舞劇院的老藝術家。

作為獨生女,她一邊享受着父母無私的愛,一邊卻又感到束縛。

對成績的高要求是必然的。石之予小時候給聖誕老人寫信,媽媽假裝成聖誕老人回信時,寫的竟然是「我對你的成績很滿意。」

同時高度強調人身安全,和朋友出去玩要早點回家,畢業後選工作離家太遠也很擔心。

這些細節都化入了《熊抱青春記》。

美玲帶回滿分的考卷,媽媽開心地說「今天是優秀學生,明天會是聯合國秘書長。」

美玲僅僅晚回家10分鐘,媽媽就緊張得不行,怕她冷了餓了受傷了。

美玲因為畫「性感漫畫」惹得媽媽大發雷霆,現實中石之予也在中學時期偷偷畫下了無數同人漫畫。

相關文章:教養|應采兒家中嚴守2項餐桌禮儀 一原因從不問兒子要吃甚麼

+13

同樣受到好評的,是《熊抱青春記》中對傳統文化的妙用。

美玲的家,是一間傳統的宗祠,這也緣於石之予孩童時的經歷。她曾和外婆一起住在寺廟後頭,製作蠟燭賣給香客。

所以她知道一間中國寺廟是什麼樣子,角落裏會藏什麼東西。

片中漢服的還原度非常高,遠勝近些年很多國產古裝劇。

同時,石之予作為華裔,在普通中國女孩的成長煩惱之外,還多了一層「移民小孩的煩惱」。

「一方面要繼承家族傳統的使命,確保祖輩為移民做出的犧牲不會白費。同時你在一個全新的國家接觸到各種精彩的東西,在兩個世界裏左右為難。」

石之予曾經這麼解釋過她的創作理念,「我想向全世界展示,故事不一定只關於一種文化或一種種族──亞洲文化也可以是普遍的,而且我們比想像中更加相似。」

想要封印美玲身體裏的紅熊貓,必須要進行一場紅月儀式。

這場儀式,就徹底的表達了石之予的文化融合觀。

一邊是家人吟唱着古老的中國咒語,另一邊,她喜歡的4-towns也在用歌聲為她加油。

說白了,《熊抱青春記》的內核並沒有多麼高深或獨特。本質還是「少女找自己」,結論還是「即便困難重重,依然要有做自己的勇氣」。

但它的形式異於前輩們。

石之予並不是一開始就構思了美玲的故事,再加上「小熊貓變身」的可愛梗。事實上,她是先喜歡上了小熊貓,想以它為主角創作動畫,才有了美玲。

她發現小熊貓懶懶的,整天睡覺;喜歡獨居,相互之間不太交流,但是非常依戀母親;吃竹子,更愛吃零食......種種特性,讓石之予聯想到了一個每天吃薯片癱在牀上的青少年。

在小熊貓的可愛與創意之上,是《熊抱青春記》的大團圓不是來自與和解,而來自衝突。

發現美玲一而再再而三地違背自己「為她好」的意願之後,媽媽也爆發了。她變成了一隻堪比怪獸的超超超級大小熊貓,毀壞了一整個體育場。

雖然只是寥寥幾筆,但我們可以看出美玲的外婆是個更嚴厲的長輩。而美玲的媽媽在少女時代沒有勇氣反抗自己的母親,於是長久的壓抑變為可怕的怪獸。

相關文章:孩子問:「為甚麼別人都不用跟我說對說不對起」,父母該怎回應

+9

03

東西方不同的爭議

雖然《熊抱青春記》獲得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但它在東西方也面臨了不同觀眾的批評。

國內有觀眾覺得《熊抱青春記》裏對於中國家長的描繪,是徹頭徹尾的刻板印象,「自己的父母就不是這樣的」。

別說,國外也有人反對了,還不是一般人。一家美國娛樂公司的常務董事寫了篇影評,他覺得多倫多的青少年根本不是這樣的,順便嘲諷了一波Pixar黔驢技窮。

還有不少觀眾在爛番茄等網站上留言,認為美玲對異性產生的「性幻想」、她對母親的瘋狂反抗,都對青少年的成長起到了負面作用。

更有甚者,「迪士尼辜負了我們的期待,因為這部電影對孩子來說不安全了」。

正是這些負面評價,我們或許更能看到《熊抱青春記》的意義。

它不是對中國式家長的刻板印象,因為全世界的家長都這樣,只不過每家人有每家人的煩惱。

《熊抱青春記》只是用東方的表現形式,展現了成長過程中,家長給孩子適度的自由、以及自我接納的機會,是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