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管教技巧】家長必學! 4個代替體罰的重要招數

【親子管教技巧】家長必學! 4個代替體罰的重要招數
撰文:黃慧雯
出版:更新:

小朋友犯錯,有不少父母一時氣難下,不單止動口,更會動手打他們,防止虐待兒童會在去年曾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五成受訪兒童曾被家長體罰,近半數更受過精神傷害;而受訪家長中,有七成管教子女時會施以體罰。究竟體罰真係有用?還是會適得其反?

(Istock)
(Istock)

兒童行為治療師葉偉麟(James)表示,當孩子受到體罰時,要面對不能解決的心理矛盾:平日受外來傷害或恐懼時,會保護自己的父母,卻變成了受傷或恐懼的源頭,大腦會感到矛盾和混亂,腦部其中一個訊號告訴自己要盡快逃離正在傷害自己的父母;另一個訊號告訴自己要向父母尋求庇護,這個情況是他們無法解決的。

孩子誤以為暴力可解決問題

「一些研究文獻指出,如果孩子在家裏經歷了體罰,就會誤會可以藉此解決問題,在不知不覺間學習了暴力行為。」葉偉麟稱曾有6歲孩子每當犯錯之後,爸爸都會掌摑她,再將她反鎖洗手間,後來有一次妹妹搶去她的玩具,他就模仿爸爸的行為,掌摑妹妹並反鎖她在洗手間裏,而她在學校裏也會對同學做出攻擊性的行為。

體罰對孩子帶來負面的思想和感受,但面對孩子犯錯可以點做,真的無計可施?葉偉麟提供了四個代替責罰的技巧,在管教孩子時能一併運用,用正面的方法教導,比起懲罰或體罰更為有效。

1. 以身作則

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有些時候孩子因為不懂得如何做才犯錯,並不是有心跟你作對,父母可以做一次正確示範,並簡單地說:「你現在知道怎樣做了,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啊。」

2. 提供選擇

當孩子犯錯時,你可以提供不同選擇給孩子,但記緊語氣要堅定,不要帶有威脅或攻擊性,如:「孩子,你停止再亂跳。現在你有兩個選擇,可以坐在沙發或者離開。你自己選擇。」

(Istock)

3. 讓孩子承擔後果

家長要學習放手,孩子犯錯後要自己承擔後果,這反而有助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如孩子做不完功課,上學時難逃欠交功課的命運,家長不能心軟,更不要動手為他們做功課,孩子因欠交功課被老師責備,下次就會努力做好本份。

4. 共同解決問題

孩子犯錯不是問題,最重要是他們能夠從錯誤中學習,所以解決問題是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家長與孩子之間要找一個雙方都認同的解決方法,互相提出意見,再進行商討,篩選出雙方都願意接受的解決方案。

葉偉麟為兒童行為治療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主修輔導及心理學,曾撰寫《父母一句話,啟動孩子解難力 》一書。(受訪者提供)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