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教育孩子第一步─培養安全感│Suet@Artsedge

撰文:藝術樂園
出版:更新:

相信每個小朋友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看著小孩一天一天長大,會不捨,既希望他們長大,又不希望他們大得太快,非常矛盾。尤其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長們往往忍不住伸手去抱,抱得多了,卻又造成孩子的過份依賴。當小孩到了上學的年紀,大多數孩子都會哭鬧不想離開媽媽,媽媽心裡何嘗不是在淌淚。
【編按:作者為Suet@ArtsEdge】

(Getty Images)

別以為只有小孩才會不捨離開父母,其實父母也會不捨離開孩子,兩者關係息息相關,當中與安全感相關的是依附理論。依附理論藉由小孩對照顧者的依戀關係,顯示出小孩對人的信賴、對自身的價值觀,並且會影響日後長大對自己的伴侶和後代的依戀。

依戀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生到三個月)

對人無差別反應的階段。這階段的嬰兒對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哪怕是對一個很像人的面具也會表示微笑。他們喜歡所有的人,最喜歡注視人的臉。見到人的面孔或聽到人的聲音就會微笑。

第二階段(三至六個月)

對人有選擇反應的階段。這時期的嬰兒對母親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應與對陌生人的反應有了區別。嬰兒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對陌生人的反應明顯減少,但依然有這些反應。

第三階段(六個月至三歳)

積極尋求與照顧者親近。嬰兒從六、七個月起,對照顧對象產生依戀。當依戀對象離開時,就會哭喊,不讓她離開;當依戀對象回來時,會顯得十分高興。只要依戀對象在他身邊,他就能安心地玩,甚至放膽去探索周圍的環境。與嬰兒對專門照顧者表現出明顯的依戀的同時,對陌生人的態度變化很大,大多數嬰兒會產生怯生。

在開首的兩個階段,是由於嬰兒的眼部發育尚未完成,嬰兒在這兩個期間的視線是模糊的,他們主要是靠聲音、氣味和粗略形象去分辨人。當到了大約一歲前後,眼部發育逐漸形成,他們便會開始認人,變得照顧者以外的陌生人都難以親近。及後到了兩三歲,小孩的視覺發展才能達到成人一樣。

嬰兒的依戀可簡單分為安全依戀和不安全依戀

顧名思義,安全依戀的孩子在與照顧者一起時,能夠安逸地玩玩具,對陌生人的反應比較不抗拒。照顧者離開時,會出現短暫情緒。當照顧者回來時,會熱烈歡迎,卻又很快地平靜下來繼續玩自己的玩具。

(VCG圖片)

而不安全依戀的孩子大致有兩種,有一種是迴避的,孩子對照顧者在不在場也沒有太大的情緒反應。對於陌生人也沒有過大的反應。另一種是反抗的,孩子在照顧者離開前就已經很警惕,當照顧者真的離開,會表現極度反抗。照顧者回來時甚至會發怒,如照顧者抱起他,他會反抗,若要他繼續玩玩具,他會不停回望照顧者,生怕照顧者再度離開。

嬰兒對照顧者的信任感,正是嬰兒依附行為的心理基礎,之所以會形成安全依戀或不安全依戀,完全取決於照顧者在撫養嬰兒時的態度:

1)對於嬰兒發出的各種信息能敏感地及時作出反應
2)與嬰兒互動時,尤其在指導兒童時,充滿熱情、鼓勵

所謂提供安全感的照顧,不二法則就是陪伴,那是一件非常「困身」的長期工作。不是説孩子做什麼都要跟在旁邊一起做,但最起碼孩子呼喚你的時候,你不要敷衍他,而是看他是否有什麼需要又或有什麼想分享,適時給予鼓勵與肯定,久而久之,安全感與自信心就會慢慢建立了。

相反,有些離不開孩子的父母,要懂得慢慢放手,當然,放手的準則是基於孩子已有足夠安全感的前提下嘗試讓孩子一個人玩耍,適當的調節距離,讓孩子學習獨立,畢竟上學就已經是孩子們踏入社會的第一關卡。

(VCG圖片)

有一些研究把早期依戀對兒童發展的影響總結如下:

1)對照顧者的依戀為嬰兒提供了情緒安全的基地,也為日後父母敎育兒童打下了基礎。

2)依戀的強烈程度不能決定兒童發展的方向。如果父母能按社會化的目標鼓勵、教育兒童,依戀強烈的兒童就能健康地沿著社會化目標順利地成長;但是,如果父母對兒童的期待與敎育不符合社會化要求,強烈依戀的兒童就會産生不適應社會的行為。

3)兒童與照顧者的依戀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家庭內部關係的變化而變化,切記不要在小孩面前吵架。

4)兒童個性是兒童經驗的歷史與現實活動結合的成果,年齢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須十分重視早期依戀的形成,同時也要正視現實環境對兒童個性的影響。

嬰兒若然有安全的依戀行為,越有助於他日後在社會行為的發展。以上提到,依戀關係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安全依戀和不安全依戀是可隨照顧者而轉變的。現今家庭父母多數外出工作,照顧小孩的重任可能會落在祖父母或工人身上,最常聽見的是「小孩痴工人多過痴媽媽」,其實此類型媽媽不必過份擔憂,試問當媽的,誰會捨得與孩子分離?最重要的還是照顧者能夠帶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打造好孩子以後進入社會的第一步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