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濕疹 :濕疹問題根源在腸道 │ Echomama
有人說濕疹是文明病,發展中國家鮮見過敏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但近年城市裡,卻愈來愈多嬰兒出生不久便長濕疹,如果找不到濕疹的內在因由,只當皮膚病醫治表皮,是真正的治標不治本。
【編按:作者為 Echomama】
濕疹問題根源在腸道
濕疹的根源並不在皮膚,而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有說根源在腸道。美國著名內科醫生馬克.海曼認為,人體免疫系統的60%在腸道裡, “在腸道的內層瓦解後,被當成外來侵略者的食物粒子啓動免疫系統,而這種情況引發了連鎖反應,導致全身的發炎”。 (註一)
那又是什麼令孩子的免疫系統由一出生便出了問題﹖似乎還未有很明確的答案,專家們有不同的推斷﹕“或是因為我們現在所吃的灑了抗生素、荷爾蒙、殺蟲劑、添加物的混和種或基改食物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在一、二代前所不認識的。” (註一)現代農業、畜牧業和食品工業在不斷破壞地球生態的同時,也壓上了下代人的健康。 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就只能坐以待弊嗎﹖非也!
好食物改善免疫系統
我有幸在女兒濕疹很嚴重的時候拜讀香港兒科專科醫生,醫學博士梁淑芳的《飲食配合濕疹治療》一書,明白到原來免疫系統可以透過飲食改善﹕“吃大量的、多個種類的蔬果,以提供充足的抗氧化劑、微量元素和植物性化學物,有助建立並修補破損的免疫系統和皮膚。”(註二)
簡單而言,就是不吃人工精製加工食品,而吃天然的真正的食物,但具體來說,該怎麼選擇食物呢﹖《食物與療癒》的作者Annemarie Colbin提出選擇食物的七大原則”(註三),讓當時還是新手媽媽的我深受啓發﹕
植物類食物增加腸內細菌種類
日本的感染免疫學教授藤田紘一郎也有此論調:“要提高免疫力,只要增加腸內細菌的種類和數量即可。首先,要先攝取腸內細菌的食物,也就是穀類、蔬菜類、豆類、水果類等植物性食品。”(註四)這幾年來,我每天堅持在廚房親手準備家人一天三餐。早上我們一般以植物奶(一歲後)、小米粥,蕃薯、牛油果,水果作早點﹔午晚餐均以米飯為主食(白米混合胚芽米、小米,藜麥,扁豆lentil.......),配以多款不同顏色的蔬菜或豆類等植物性食物,魚和肉食女兒和先生則每星期只吃兩三次(選購無抗生素和激素的優質雞或豬肉)。小食則以新鮮水果,自家風乾水果,和各種無添加的自製零食取代包裝食品。
經過四年的堅持,女兒濕疹現在只會在天氣極乾燥或吃了白糖或加工食物品後才復發,連帶我那個已患數十年嚴重濕疹的先生,情況也在這幾年間“無故”不藥而癒。真的就是這麼簡單,改變飲食,身體便會慢慢出現轉機。
易行難!都市生活忙錄,許多香港人每天至少有一兩頓飯依靠外食,甚或隨便以現成食品充飢,很難吃得好。生活在這裡的小孩就更加可悲,大家都知道,加工蛋糕、餅乾、含糖飲料和各種糖果,都是無益有害的食品,但孩子的茶點往往就是這些。 我是個非常固執的人,一但認定了某樣事情,就會不顧一切堅定去徹實執行,我深信食物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只要和好食物走得愈近,就會離壞食物愈遠。希望我的分享,能激勵大家,一起透過飲食,改善家人和小朋友的健康!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分享,濕疹病人的情況各有差異,如有需要應咨詢醫生專業意見!
(註一) 馬克.海曼(2017)。《重回健康心靈:6星期大腦修復計劃木》頁 227 。台灣: 灌溉者出版社。
(註二)梁淑芳醫生(2013)。《飲食配合濕疹治療》頁 13 。香港: 香港預防醫學協進會。
(註三)安瑪莉.柯賓(2008)。《食物與療癒》頁 5 。台灣: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註四)藤田紘一郎(2012)。《提高免疫力的關鍵》頁 14 。台灣:星晨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 Echomama,80後媽媽,愛發掘問題尋找真相。因女兒初生便患上嚴重濕疹而退下八年傳媒工作,當上全職媽媽。憑着記者的拼搏精神、敏捷反應、深入的觀力和創造力,新手媽媽順利轉型,且每天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