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敏感】同鍋煮過海鮮也中招 中大研發貝類敏感疫苗紓困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食物敏感是香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香港中文大學過往進行的調查發展,本地近5% 14歲以下兒童報稱或確診有食物敏感,而比例最高的患者竟不是雞蛋或奶類敏感,而是貝類敏感。
貝類敏感是終生免疫系統疾病,目前並沒有相應的脫敏治療。中大正研究針對貝類敏感的免疫疫苗,現正招募12至50歲出現過海鮮過敏的人士參與研究。

致敏原因是由於身體接觸貝類或甲殼類肉質的原肌球蛋白(TM)後,誤以為是有害物質而產生免疫球蛋白E(IgE)。越多IgE和TM結合,過敏的反感便越大。(VCG圖片)

外出食飯易中招

貝類敏感的患者一旦接觸或食用貝類和甲殼類海鮮,如蝦、蟹、龍蝦、蜆、青口等,便會在數分鐘至2小時內出現咀唇、眼睛腫脹、皮膚發疹、上吐下瀉,甚至血壓下降和呼吸困難,危及性命。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衛懿欣博士指,患者一般是對貝類和甲殼類的肉質敏感,「雖然海鮮不如雞蛋和牛奶等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戒口也可以避免敏感。但外出吃飯時也可能誤食含海鮮的食物,又或是同鍋炒完海鮮再炒菜,也會中招」,而且敏感症狀是伴隨終生,可謂陷阱處處。

中大分別在2009年及2012年在本港進行調查,發現在14歲以下有食物敏感的兒童之中,高達37.8%患有貝類敏感,比雞蛋敏感(14.5%)、牛奶敏感(10.8%)和花生敏感(8.5%)還要高。惟目前,並沒有針對貝類敏感的脫敏治療,患者只能隨身攜帶腎上腺素的「注射筆」,萬一出現敏感症狀時,立即為自己注射紓緩,治標不治本。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衛懿欣博士(王淑君攝)

理論上能根治貝類敏感

從2011年起,衛懿欣博士和其團隊已開始研究貝類敏感的成因和反應,嘗試在DNA疫苗中加入貝類的低致敏性致敏原,期望打入體內後,能誘導身體產生免疫能力,減低患者對貝類的敏感程度。疫苗已初步在老鼠身上試驗成功,原本接觸貝類後會「口腫鼻腫」、身體痕癢,甚至抽搐的小鼠,在注射3針後,過敏的程度大幅減輕。衛博士稱:「疫苗在理論上是能根治貝類敏感。」疫苗的研究即將步入下一階段,並獲得AXA安盛科研基金資助124萬元支持,研究是否在人體亦得到同樣效果。

衛博士指,如研究順利,料最快2年後在人體身上進行臨床實驗,她預計疫苗的價格和副作用必然比現行的脫敏治療都為低。研究現正招募12至50歲曾食用貝類和甲殼類食物後出現過敏反應的人士,抽取約25至30毫升血液。他們將在血液中培養細菌,來測試疫苗的效用、安全性、在人體的停留時間和治療機制。衛博士稱,對參與研究的患者數量不設上限,「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如想參與研究的貝類敏感患者可聯絡:

電郵:allergycuhk@gmail.com

電話:56149123 / 35052829

更多文章:【愈食愈痕食物】飲食陷阱 中醫教你避開20種致痕食物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