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小教室2】小孩去公園玩到唔願走?ACT三部曲幫到你
在育兒路上,各位爸爸媽媽最常遇到亦最令人頭痛的,應該就是如何教養子女、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編輯部就著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教養問題,向曾經擔任社工、現又為親職教育工作者的Natalie請教,根據她遇到的個案以及自己跟女兒相處的經驗,製作一系列的《親子教養小教室》,為各位爸媽提供一些建議。
第一回:【親子教養小教室1】小孩扭買玩具點算好?教你兩招應對技巧
第二回:
小孩去公園玩到唔願走?
上一回我們有提到,家長面對小朋友扭買玩具時,首先要做事前協定,之後可以用ACT方法跟小孩溝通。而這兩個方法在應付小孩在公園玩到不願走也一樣可行。
事前協定+時間觀念
首先,在進入遊樂場之前,家長可跟小孩作一個事前協定,跟小孩說清楚你們會玩多久,玩到什麼時候就會離開。同時,家長要按小孩不同的年齡、認知程度、對時間觀念的掌握去作配合。例如年紀較大的小孩,如果他已經對時間有概念,我們可以直接將時間告訴他;但如果一些年紀小的小孩,他未必知道時間是什麼一回事,我們可以用計時器或者直接告訴他看到天黑就走,給他一些環境的提示。
ACT三部曲
如果之後小孩真的在公園玩到不肯走,沒有達到事前協定,家長可以這樣跟小孩說:「我看到你玩得很開心,你玩這個滑梯玩很多次,你真的很喜歡玩,但很可惜我們事前協定的時間已經到了,已經是時候要離開了。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再玩,我們可以明天再來公園玩。」如果用這個方法令小孩覺得家長是真心明白他,他的情緒會慢慢平伏,然後會跟從事前協定去做。
小錦囊:
事前協定的時間長度要合理,例如小孩到全新、從未接觸的地方,可以容許逗留久一點。
在小孩玩的最後15分鐘可以作提示,更好的是陪他們玩。家長的投入是一個連接,把小孩從遊樂場帶回到日常的流程之中。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