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細樓就是慘?設計師張智強:「3百幾呎,也覺大。」
住得細,意味只是逆來順受或是認命?
本地設計師張智強(Gary)卻在其作品展示蝸居也不一定是蝸居。
七成時間也要往外工幹的Gary,絕對有能力住得更大,但他卻偏偏選擇住在別人看來狹窄,僅約344平方呎的「蝸居」。當然,他有做足功夫才令那個自14歲便開始生活在內的「白鴿籠」變成不一樣的單位《32 sq2》、《24變宅》,繼而令自己有一個稱心的屋企,更招徠地產商、外媒爭相到訪,成為全球迷你住宅案例代表,多年來仍引來不少報導和訪客參觀。
最近Gary分享說:「344呎,我都覺有點大 。」這並不是誇言,除了因為剛剛完成了一個更小的的住宅單位設計,他就是獨有一套生活智慧,才對小型住宅有着不一樣的眼光。
空間延伸論
「當你可以大條道理說忍受不了屋企細,有沒有想過什麼才是『屋企』?是不是你擁有的地方就是『家』?」Gary解說他對「住得細」的看法:「所有的事都不應只有一種定義和方向,總要花點時間想一想。」
「屋企」對於Gary來說,不是那兩個字的定義,最深層不是一個提問,讓人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那與人的能力和他自己擁有的東西怎分配有關。我就是不相信只有一種方法,在香港生活自己要想一種方法,我認識的人當中,甚至沒有固定的家,飄浮在城市,像urban nomad。」
先不說別人,說回自己。Gary的方法是用盡資源和空間,視社區、整個城市為家,將生活大小二事,分散在城市不同場所內發生,什麼是公共?什麼是私人?問題是你能不能夠使用。公司、咖啡室、酒店、會所,甚至別人意為他不會用的公共設施,Gary也視之為資源利用,「我的概念是有點像是『逼你出街』,如果你老是困在家,那為什麼要生活在城市?城市給你的好處是可以見多一些人,如果長期自閉,不應該住在城市。」
「或許有很多事情是逼出來,但當中又有更多可能性。」Gary強調:「344呎,無蝕底,無妥協」。
分散空間 以細換資源
雖然Gary將一些生活事情放在屋企以外,個他的家卻充滿衍生空間和變動機關,廳、廚、浴室、活動間、影音室、、衣帽間,一應俱全;至於他的兩層工作室,像探險空間,偶爾遇上長檯,不經不覺構成聚會的口袋休憩空間。這一切,除靠專業、觀察、計算和應用外,還有一招——散,他將素來以功能性分隔的空間融合,可說是將功能性的設施分散在有利位置,如家中咖啡機不在廚房,工作室也沒有明顯的茶水間,卻有交流的空間。
「我有一條看來有點阿Q精神的算式——如果你沒有買下一千呎豪宅,便可以不時租住數千元一晚的酒店,可以維持至少20年,除非你很富有。擁有很大的家,但人卻老是不在,沒甚意思。反之,人擁有細小住宅可以換來Quality of life,完全是兩回事。」Gary提到接受外媒採訪時也被提醒了。「住得細」卻利用多些城市資源,不單減低carbon footprint,仍令人想多一點,談論舒適,了解自己所需,或有更多資源充實生活。不管是往外跑或是提升生活質素的硬件,也是換來的資源。「當大部份的人都視『屋企』是完美,我便提供一種證據,讓人思考(住得細)可行不可行。」
Gary自己住了四十多年,並隨人生階段裝修了幾次的「蝸居」,感覺並不狹窄,還不斷引入新的生活設施。不過,他買樓的年代與現在相比,根本兩回事,除樓價以外,現在還有「奇則」的劏房單位,所以他的家以在現在準則來說已不算小,但在「344呎,也覺大」情況下,Gary對住屋大小上的底線到底是多少?
「產品有很多種。我最低的底線是200平方呎。」Gary剛剛設計了一個200平方呎的示範單位,「現在小型住宅已成為趨勢,也有點極端,不會鼓勵,但全世界都也有這現象。人的居所可以有幾細?可以再研究,但要有底線。嚴格來說,100平方呎,真是不知道怎在內生活下來,也許真的需要立例。」
EDGE DESIGN INSTITUTE
網站:www.edgedesign.com.hk
《設計「智」識周》
日期:6月12日至16日
地點:尖東科學館道17號唯港薈
網站:www.kodw.org
登記查詢
網站:www.kodw.org/buy-tickets
電郵:register@kodw-registration.org
查詢:6481 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