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盡在不言中重要演出|何故專欄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是一部令人看罷心情複雜且沉重,難以用三言兩語來評論及總結的原創音樂劇!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是風車草劇團繼2019年的《米線女戰士》和2021年的《通菜街喪屍戰》後,「災難三部曲」的最終章,由梁祖堯編劇、導演和主演,繼續由阮韻珊聯合編劇,以及由Mike Orange擔任音樂總監,湯駿業除了是主演之一,今次更是聯合導演,其他演員還有邵美君、徐天佑、胡麗英、韋羅莎、陸昕和譚安婷。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正如宣傳標語「沒有最壞的三聖邨,只有更壞的三聖邨」,這是繼「喪屍」後,再次借用了都市傳說,講述擱淺在香港三聖邨的「美人魚」和人類的殘酷物語。梁祖堯飾演的漁民何木,數十年前為拯救「美人魚」時差點喪命,吃了一片魚鱗後不只得以活命,更多了50年壽命。故事開場時,何木已經九十多歲,跟當年相遇的美人魚更成為了莫逆之交,然而,「50年不變」的大限將至,雖然「可以正正常常咁生老病死,係種福氣嚟㗎」,但只要吃了人魚肉,他就可以長生不死!這班生活在三聖邨的「香港人」,連同「美人魚」,將會如何選擇?原本寧靜安逸的三聖邨,為此刮起了滔天巨浪⋯⋯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有很多令人共鳴的金句,相比前兩部曲,訊息量卻是豐富得令人吃不消,主題因此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有點跟前作自相矛盾。如果《米線女戰士》的主題是「我哋一定要守住個湯底」,《通菜街喪屍戰》的主題是「我哋要同佢哋鬥長命」,《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卻是「一言難盡」,實在難以用一句說話去解釋這個故事。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前後風格迴異,上半場是笑聲不斷的喜鬧劇,下半場卻是令人不寒而慓的恐怖故事!中場休息前共有八場:序幕【有難同當】,第一至七場分別是【I Love三聖邨】、【同伴】、【50年不變】、【一夜夫妻】、【另一個女人】、【傻女】和【縱分離仍然深愛你】,中場休息後只有三場:第八至十場分別是【賣魚唔好對魚有感情】、【人魚傳說】和【風調雨順】,每一場的名稱都暗藏玄機。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集合了一班好演員,胡麗英飾演的大波蓮亦成功以觀音造型突圍而出,譚安婷飾演的印尼女傭Yani惟妙惟肖,陸昕飾演的欣欣遊走於清醒與瘋癲之間,「冇衝突㗎。清醒都可以係癲㗎。我知我係癲㗎。我知㗎。」彷彿是很多香港人的寫照。徐天佑飾演的「家明」是一大驚喜,期待他往後更多幕前演出!然而,最搶鏡的肯定是韋羅莎飾演的紅髮Ariel,雖然下半場發揮不多。湯駿業能演能唱,我從未聽過如此令人心寒的〈莫再悲〉!邵美君的表現四平八穩,梁祖堯也許身兼多職,看似有點力不從心。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作為「災難三部曲」的最終章,何木是守護的究竟是不斷變遷的「三聖邨」?還是永恆不變的「美人魚」?抑或只能卑微地「雖然不能改變世界,卻不想被世界改變」?然而,「呢個世界嘅道德價值觀,唔係淨係圍住你一個人轉,呢個世界嘅善良,唔係淨係用你嗰一把尺去度㗎!」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時,各自為了自身利益而忘記良知,我們如何像純真的「美人魚」守護善良的價值觀?「魚,唔係唔會痛。魚,只係唔識得嗌!」答案也許令人非常唏噓。
《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在「災難三部曲」中,論內容和觀賞體驗,都不是我的首選,但相信對於梁祖堯、風車草、甚至整個香港舞台劇界,《三聖邨的Little Mermaid》絕對是「盡在不言中」的一次非常重要演出!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