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科幻小說經典 《玩具》智能叛變 《尋夢》業報轉世︱開卷樂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今年7月3日離世,是香港文學界的一大損失。他撰寫的小說天馬行空,想像力衝破無垠的宇宙,不少讀者言他真正的被外星人「接走」了。對於倪匡來說,小說沒有特定的框架,只有好看與不好看之分。香港科幻會前會長李偉才博士明言,小說最重要是將讀者帶入故事之中,他笑言倪匡的大腦構造特殊,才華不容置疑,淺白文字正正能夠講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文:開卷樂、原題:倪匡——來自外星的香港文壇先知

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今年7月3日離世,是香港文學界的一大損失。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倪匡與中文科幻小說》由馮傑主持,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我們總覺得倪匡的作品與科幻掛鉤,但倪匡沒有特別標榜科幻,如《鑽石花》便是一本驚險小說,與科幻無關;《尋夢》寫一宗謀殺案,沒有科幻的成份卻利用了投胎轉世、宿命業報的概念,情節令人毛骨悚然。倪匡強調創作要與眾不同,因此早於60年代早期,便在作品中加入科學元素,如「女黑俠木蘭花系列」加入了幫派抗爭、武俠、科幻等;衛斯理小說追求的,是大自然中各種奧秘,亦是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個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認知。

「倪科幻」超越科學

倪匡的想像力無遠弗屆,不少忠實讀者戲言倪匡其實是來自外星。倪匡撰寫的小說別樹一幟,形成了屬於他獨特的「倪科幻」。「倪科幻」與西方科幻最大不同,在於想像的空間。倪匡寫作並沒有嚴謹的科學論證,但他卻嘗試使用這種「半桶水」的科學語言去解釋事物,甚至自圓其說。科幻的意味是新科技與新知識對人心及世界帶來衝擊,太空探險、外星人、機械人各種情況無一不包,詭異的情節帶讀者上天下海。而李偉才最欣賞的,是倪匡小說對於貪婪、自私、權力等各種人性的刻劃。倪匡創造出比科學想像更宏大的世界,或是探討科學世界無從入手的課題,這種衝突令故事更具趣味,也不能用西方科幻小說的尺度去量度。舉例說,《玩具》是一部倪匡精心設計的長篇小說,以另類方式解釋命運。故事講述電腦造反,毀滅全世界的生物,保留小量的當成機械人的玩具。衛斯理闖進入這個時代,他嘗試逃走,但「走」的過程也是「被玩弄」。書中最後寫道:「命運在玩弄着人,人好像也很甘心被它玩弄,一旦人不甘心被命運玩弄了,他會有什麽結果?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根本沒有人可以擺脫命運的玩弄!/人,根本就是玩具!」

倪匡寫作貫徹了佻皮的寫作風格,於2005年出版最後一部作品《只限老友》後,書名是因為衛斯理認為書寫了一半便不能繼續,其他讀者或許深感不滿,只有老友才能夠體諒。他死後不忘「考驗」一眾讀者,倪匡的媳婦周慧敏在他死後發文,寫倪匡「蒙C寵召」,又言「遵奉遺訓不設儀式不發訃聞,一切從簡。」倪匡撇除了世俗的目光,不願死後有什麼儀式,走時亦不帶走一片雲彩。忠實讀者會知道「蒙C寵召」出自小說《頭髮》,書中寫地球人原本的家鄉是外星,人類只是實驗室利用無性生殖方式製造的「實驗品」,智力及頭髮功能被剝奪,集體遣送到地球。外星再派「A、B、C、D」來地球,創立四大宗教,主張相信他們就能得救,書中亦形容C來到地球時,三個牧羊人看到天空有異樣的光亮閃耀。有讀者解讀A是阿拉伯語的伊斯蘭Al-'islām,即穆罕默德,B是佛陀Buddha, C是基督Christ,D是道(老子)Dao。倪匡曾於2009年港台節目《科幻解碼》中表示,他認為四大宗教均有共通點,認為人有罪孽,再由神解救世人。有人問他是否如讀者解讀般故意使用ABCD,他卻笑言自己只是順手拈來,什麼也不知道,甚至他聽畢D是老子才「恍然大悟」。

充滿睿智的預言家

倪匡幾十年前便曾經預言,電腦會「作反」,會反過來控制人類,《玩具》一書就是代表作,只是當時未有人認真看待。今日重看,不但沒有過時,他的科幻隱喻儼然成為不少人的憂懼。君不能抵擋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乃至矛盾與衝突,這早已成為更多文學、電影、劇集的主題。從科幻作品中,讀者往往不但見到虛構的雄奇想像,還有對人類世界的思考和反省。

倪匡開創了香港科幻文學先河,淺白文字深入民心,故事情節扣人心弦,極具個人風格。華人文學界更設有「倪匡科幻獎」,表揚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品,可見倪匡對中文科幻小說發展的貢獻。在此,為這文壇巨匠獻上最深切的敬意。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本文並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延伸閱讀:夏目漱石上世紀初來港乘「朝星」 即現在什麼交通工具?︱開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