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平權不止靠遊行 「同讀文化節」以閱讀深化同運
周六,中環天星碼頭的橋上人來人往。第二屆「香港同讀文化節」的籌委在天橋上擺地攤,放置了一些比較輕盈的同性議題讀物,偶爾也有路人停下翻閱。對於舉辦同讀文化節的原因,籌委之一的郭可芹解釋:「雖然這幾年大眾對同志議題討論多了些,但平權運動不止遊行或者議會,所以希望在文化層面有一個後續的深度討論。」
上屆逾二千多參加者 今屆需網上眾籌
2015年首辦的同讀文化節有超過二千人入場,一眾籌委本以為有機會再申請到平機會和巴克萊銀行的贊助金,結果卻不順遂,去年十二月上旬開始在網上集資,目標是三萬元,最終也籌得兩萬以上,能請到一些海外嘉賓。郭可芹認為資源不多,加上又是「第二屆」,少了新鮮感,所以即使上屆反應不錯,也較難取得贊助。
活動有辣有唔辣 考慮不同程度參加者
對於去屆的成功,郭可芹憶述:「一開始也會擔心,比起台灣,香港讀書風氣的確較差。而且畢竟是性小眾,加上是性小眾的書,等於是小眾裏面的小眾。」
三日的文化節除了講座、讀書會,也有工作坊,去年大受歡迎的Condom Workshop今年再辦,就吸納了不少新血報名。「這類大型活動有點似渣馬,考慮不同程度的參與者,Condom Workshop或者市集面向那些初接觸同志文化的人,而稍有些認識的就會參加講座。」郭可芹說。
今屆首設「真人圖書館」,找來九組性小眾與參與者作小組對話,包括台灣同志運動代表呂欣潔、香港變裝皇后Coco Pop、雙性人等。「一來今年的主題是『對話』,二來其實近距離的溝通一直好少。你去同志遊行,只會見到一班人行出來,其實好遙遠。」郭可芹認為真正與小眾溝通才有對話效果,因為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每個人物也都有不同故事。
突破預設框框 邀請明光社對話
明光社的反同志立場向來為人熟知,但今屆同讀文化節卻請他們來,和支持同性戀的教會組織「基恩之家」對話。一開始要邀請明光社時,郭可芹心裏也有點淆底,一個電話打過去,向對方提出「從信仰方面講講同志議題」,竟然得到不錯的反應。
「可能我們平時無嘗試去做,覺得溝通一定是嘈交,但其實又不是。蔡志森同小曹(女同學社執行幹事)多年對手,蔡志森邏輯清晰,只是立場不同。」郭可芹覺得,與明光社之間的關係或許可以求同存易。
立法非平權終點 做好公衆教育
以郭可芹觀察,近年港人對同志議題多了正面的看法。五年前在旺角擺街站,有阿叔會批評「你咁核突」,現在多了人說「支持」。不過,她還是看到有所不足:「2012年出櫃潮之後,同運明星化, 大家都會覺得同志就是中產或靚仔靚女,而其實同志都有好多面向。」近年的同運引起關注,「做大了餅」,但嘉年華式活動畢竟一日半日就完,而同志運動「不是一日放完炮仗就完的東西,需要有些深度活動」。
「不是說一句『支持』就算。為何要支持,支持什麼,都要有人討論。」郭可芹說,現時大家眼光都只在是否立法、婚姻是否平權,但這些都只可以依仗政府和議會政治。「美國同性婚姻通過了立法,但平權運動就完成了嗎?社會上一樣有不少人反同、歧視同性戀,這是人文質素的問題。」她認為政制倡議和公衆教育相輔相成,人文質素提升了,議題打入議會也會容易些。
回想起大學年代,郭可芹覺得性別議題在那時無法帶到學校,座談不會講,亦無性文化周。近年大專院校多了很多性別研究課程,很多學生對這類書不抗拒,她說:「其實上一代的同運前輩都看很多書,只不過當時沒有這類大型活動。」
第二屆《香港同讀文化節》
主題:對話
日期:2月17-19日 12:00 – 20:00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石硤尾白田街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