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征》首個中譯本 理解清代「中國」概念發展與建構過程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本文節選自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暨歷史學系博士孔令偉,有關美國學者濮德培著作《中國西征》(China Marches West)中譯本的推薦序。《中國西征》成書於十六年前,是美國新清史研究重要里程碑著作,卻現在才有首本中譯本面世。根據作者觀點,《中國西征》一書旨在探討「清朝是如何重塑中國」,從中反思清朝軍事征服與邊疆治理,不僅能將「中國」重新理解為多元而變動的歷史概念,讓能有助大家思考當代「中國」一詞的多元可能。
(本版獲出版社授權轉載,篇幅所限,文章經刪節。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中國西征》(China Marches West)是一部講述清朝如何將新疆納入帝國版圖的歷史著作。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中國西征》(China Marches West),是一部講述清朝如何將新疆納入帝國版圖的歷史著作。這部著作二○○五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在美國出版後廣受好評,二○○七年曾獲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頒發列文森圖書獎(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其學術貢獻可見一斑。

文:孔令偉 |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暨歷史學系博士

本書作者濮德培(Peter Perdue)為美國著名中國史學者,目前執教於耶魯大學歷史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時期中國的環境史、社會經濟史以及邊疆史。濮德培史學涵養深厚,尤其以宏觀視野與綜合論述見長,其長期耕耘清代中國史研究,並於二○○七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研究成果廣為國際學界所認可。筆者由於從事中國與內亞史(西藏、蒙古與新疆)研究,曾有機會在學術會議等場合與濮德培多次交流並研讀其著作,故對其學術貢獻有所管窺。藉由此次《中國西征》中譯版的問世,筆者有幸為其作序,重點向台灣乃至於華文世界的讀者引介本書的學術貢獻以及現實意義。

準確來說,《中國西征》的核心內容在於透過重構清朝征服準噶爾汗國的歷史進程,以中國史視野出發,進一步整合經濟史、環境史乃至於全球史等新興觀點,以此重新檢視歷史概念意義上的「中國」。對於多數台灣甚至華文世界的讀者而言,與新疆相比,準噶爾可能是較為陌生的詞彙。然而在清朝於十八世紀中葉消滅準噶爾汗國以前,操蒙古語系的準噶爾人以及操突厥語系的穆斯林所占據的大片領土,並不屬於當時「中國」統治下的「新疆」。根據歷史檔案與多語文獻,清朝征服準噶爾以前不僅沒有「新疆」這個地理概念,清朝當時也並沒有將準噶爾汗國視為「中國」的一部份,反而是將其視為棘手的勁敵。換句話說,今日的新疆固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然而當代的政治現實是否適合套用來理解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歷史事實,則是一個值得反思的議題。要言之,百餘年前作為「中國」代表的清朝,與今日作為「中國」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在本質上並非完全重合的政治實體,二者所聲稱的「中國」也並非相同概念。而清朝歷史語境中所謂的「中國」,與當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聲稱的「中國」,二者之間有何異同,正是《中國西征》乃至於美國「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思潮所關注的史學問題,而這點或許也是台灣乃至華文世界讀者所普遍留心的思想議題。

乾隆皇帝圖像。

從歷史的縱深與地理的橫向視野來看,準噶爾與清朝的角力不僅影響了後世對「中國」的認知,同時也改變了十七至十八世紀歐亞大陸地緣政治的格局。為了解除準噶爾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危機,清朝先後透過軍事征服與政治策略,陸續將西藏、蒙古與新疆等地納入「中國」的版圖。換句話說,清朝為了對抗準噶爾,徹底改變並擴張了「中國」的歷史格局。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歷史概念的「中國」是一組不斷變動的符號,其文化範圍與地理疆界在不同歷史時期持續浮動增減,而非亙古不變的教條。至於本書探討清朝對準噶爾的征服過程,正體現出「中國」是如何被重構以及再詮釋的歷史過程。

【出版資訊】
書名|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作者|濮德培(Peter C. Perdue)
譯者|葉品岑 蔡偉傑 林文凱
出版|衛城(2021.01)

如果我們進一步將視野從歐亞草原延伸至台灣海峽,便不難發現清朝在十七、十八世紀對準噶爾所進行的軍事征服以及隨後對新疆進行的統治策略,與其在十七世紀末消滅明鄭政權後對台灣所進行的邊疆治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比性。也就是說,反思清朝軍事征服與邊疆治理,不僅能將「中國」重新理解為多元而變動的歷史概念,同時亦能透過比較視野,重新觀照台灣歷史的主體性。由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試著提出幾點歷史性的問題:與準噶爾人相比,被清朝納入邊疆的台灣社會,尤其是漢人移民以外的原住民族群,他們的歷史際遇有何異同?與此同時,歷史書寫該如何透過反思清朝官方對準噶爾人以及台灣原住民的權力敘事,進一步重新發掘強權支配下歷史失語者的低聲呢喃?所謂「中國」 的歷史,究竟是屬於誰的歷史,而誰又有權力來書寫或者詮釋歷史?以上這些透過閱讀《中國西征》所衍生而出的歷史問題,不僅是有待歷史學者探討的學術課題,也是值得讀者大眾反思的思想議題。

在閱讀《中國西征》的過程中,部份讀者或許在剛開始會對各種語文的人名以及地名等陌生的專有名詞感到困惑。然而筆者在此想要強調的是,閱讀歷史的精髓在於享受思考的過程,而非記誦專有名詞。筆者在從事歷史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的同時,時常會聽到有人問:「歷史事實既然已經發生了,那麼歷史學還有什麼值得研究的?」事實上,深入地學習和研究歷史,並不是像應試教育那樣為了回答是非題或者單選題而背誦年代與人名等歷史事實,而是藉由分析歷史事實去理解並詮釋多元的歷史脈絡。根據這個邏輯,讀者在閱讀《中國西征》或者其他史學著作時,與其抱持著「清朝是不是中國?」這種二分的有色眼鏡,不如採取多元的開放態度去理解作者書寫背後的問題意識,亦即反思「清朝是如何重塑中國?」而又「何謂中國?」這類開放問題。透過考察清朝對準噶爾的征服,濮德培在《中國西征》中提出了他個人的觀察與詮釋。然而這類開放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多元而非單一的,就好比作為歷史概念的「中國」是一組變動的複數。而透過認知「中國」概念的多元性,也有助於當代台灣以及華文世界的讀者進一步反思自身的國族與文化認同,進而理解並尊重蒙古、西藏與新疆當地的多元文化。

《中國西征》的英文原版出版迄今雖已逾十六年,然而其中的史學觀點仍深具參考價值。中譯本的出版,對於台灣乃至於華文世界讀者重新理解清代「中國」概念的發展與建構過程,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據片面了解,多年前中國大陸便曾有清史學者組織過《中國西征》的中譯工作,然而由於作者的學術觀點與中共官方所主張的歷史敘事有所出入,加之以種種因素,簡體中譯稿迄今尚未付梓。由此可見,《中國西征》所探討的課題除了歷史意義外,同樣具有現實爭議,然而過去由於各種限制,學術界象牙塔以外的一般華文讀者對於本書認識有限。此次衛城出版《中國西征》中譯版,想必將為台灣以及華文世界的讀者進一步認識清朝與準噶爾史,乃至於反思「中國」的多元性,提供一本值得參考的歷史讀物。至於未來讀者將如何評價《中國西征》這本史學著作,則仍有待獨立思考與開放精神的檢證。

(原題:何謂中國?從《中國西征》反思「中國」一詞的多元可能。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