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工廈】政策只看經濟不談藝術:資源分配如「人形蜈蚣」

撰文:何阿嵐
出版:更新:

政府當初推行活化工廈政策,本意是為提升工業大廈的使用率,以免補地價方式,吸引業主重建和工業大廈整棟改裝的措施,政策背後的理據是為了配合香港不斷轉變的社會及經濟需要,提供更多樓面作合適的用途,更能支援六大產業──文化、創意工業、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及環保工業的發展。但事實上又是否如此?
攝影:梁鵬威、王嘉豪、羅君豪、鄭劍峰、曾梓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周俊輝表示,經過這四年,文化圈內人士對參選選委會的想法有所改變。(資料圖片)

政策實施6年來,一直被指摘只照顧業主利益,同時,政府修訂了俗稱「強拍條例」的《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降低大廈拍賣門檻,由原本90%業權修改至80%,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進一步令業主更容易壟斷和輕易修改土地用途。對於為尋求創作空間的藝術家們而言,在這個以經濟發展主導,並將自由市場放在首位的社會中,他們根本不能應付市場上變幻莫測的地價和租金。

強拍政策從沒考慮文化思維

「當一項政策最後只滿足於提高地價,使用率和租金,那就足夠嗎?這只是開放了工廈的地價,並沒有開放工廈的空間,當這隻有形之手來到工業用地,影響的何止是藝術家?對於周邊的使用者影響也相當大,這也反映出政策背後,從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包括文化思維。」

漫長的爭取,只換來少許的改變,藝術家與政策當局究竟何時能平等溝通?

2009年,視覺藝術家周俊輝與梁寶山、黃津珏等人組成「工廈藝術家關注組」,於政策落實前,展開了一連串行動,從發表立場書、聯署到遊行,高舉「趕走炒家,留住用家!」的口號,只希望當局能正視工業大廈內用家的不同需求,更爭取到與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作非正式會面。「林鄭(月娥)當時更聲稱會為文化界開綠燈,並修改條例,吸引業主租借給藝術家。」周俊輝道,「當初我們擔憂,因活化工廈所帶來的商業化問題,至少在伙炭是難以落實,曾有不少畫廊、餐廳進駐,但最後都放棄,這地方連商業機構也生存不到。」

政策實行不久,伙炭的工業大廈已經吸引了不少買家,令樓價在短時間內上升了超過10%,更有業主在這裏開設骨灰龕場和非法經營酒店,但相對於步入士紳化的觀塘,火炭因其交通和地理位置,反而能保存一點點藝術生態,雖然現時的租金和地價,相比十多年前仍然偏高。「慶幸的是,至少在伙炭裏,藝術家沒有成為士紳化的幫兇。」但活化工廈所帶來的問題卻持續惡化。

政府的藝術資源分配如「人形蜈蚣」

對周俊輝而言,政策從沒有顧及藝術家,以至藝術生態發展,起因在於從沒有一個「對口」單位能為藝術家們在體制內發聲,他一再強調,藝術家不是擁有特權,但是也需要創作空間,藝術家群體更絕非自由市場的受益者,面對競爭激烈的地產市場,藝術家租戶並非業主首選。雖然政府每年在財政上也分配至少1%左右於文化藝術上,但這筆錢當中大多會落入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話劇團等九大表演藝團手裏,而餘下的資源分配上更出現壟斷情況,令中小型的藝團生存變得更為困難。

試想像,政府機構發放藝術資源的情況,大概如恐怖電影《人形蜈蚣》裏的狀態,藝術資助對於純藝術創作的協助更少之又少。「有很多公共藝術項目,也並非由認識藝術生態的人所決策,像現時的『油街實現』,雖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旗下的藝術推廣辦事處管理,但這座建築的決策源自規劃署,藝術推廣辦事處也只是舉辦展覽、收集資料。」各種有關藝術的公共政策,實際上與藝術家所需背道而馳。

藝術家大部分創作時間都在藝術工作室裏進行,對創作空間也因而變得特別有需求。

藝術文化機構應有的角色

現時香港政府的文化政策和資源分配都由民政事務局制訂,然後由其屬下的康文署執行,而不在正式政府架構之內的法定組織,如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和西九管理局,亦有相關的藝術資助。「像藝發局這樣並非在政府架構內,雖然被指為法定機構,為藝術家提供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等,但實則沒有任何權力,難以將我們的聲音帶入建制。但它們是最有能力為藝術家發聲的,單從藝發局委員的選舉,其選民基礎已經比起功能組別更為多元和民主。」

周俊輝補充指,當初構想的藝發局,確實有變成文化局的可能,而藝發局早期亦為不同的藝術事件發聲明,但近年如港視發牌等影響影視和藝術工作者的事件,藝發局有沒有發揮其倡議和發展的角色,難免受人質疑。「現時所謂的文化和協助單位也只做到資源上的分配,多於政策上的定位,並不等同於是一個決策局,所以政府部門也不太參考他們的意見。」

周俊輝不少作品均涉及政治題材,圖中為以兩任特首作主題的油畫創作。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